
與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不同,對于藝術家鄒操而言,藝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門類的區分,所謂藝術的分科、門類只是傳達個人信息和觀念的一種方式或手段。首先,由于他的學識背景(哲學博士),因此對于這種信息或觀念他則更傾向于理性與思辨。其次,鄒操并不是一個拘泥于一種固定表達形式的人,在此繪畫、裝置、行為、影像等都是他表達個人思維或觀念的一種方式或手段,對此它們并沒有固定不變或喜好之分,只要這種手段能更好的表達觀念他便選擇它。因此鄒操是一個觀念先行的藝術家。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當代藝術與以往藝術的本質的區別在于——評價藝術的標準照比以往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在“藝術”這一永恒不變的名詞背后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對藝術可變的評價標準。換言之,一個東西在什么條件下是藝術取決于對藝術地認識在什么條件下是可能的。因此,重要的不是對何物是藝術的定義,而是對何物可能或是藝術的評價標準。而當代藝術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應是更多地去考慮“能指”之間的關系,即語言、符號之間的關系,從而進入了符號或藝術語言的階段。其強調藝術形式在于藝術符號或藝術語言之間的自我生成與重構,通過符號的重組,既表現藝術家的內心情感,同時又達到對客觀事物的某種抽象和變形的模仿。在這一階段,藝術擁有了高度抽象的形式,需要特殊的解讀方式才能夠了解藝術符號是如何組成以及它所包含的意義是什么。這樣,在藝術的形式和藝術的內容之間存在著間接的關系,它需要借助于專業的藝術鑒賞或闡釋才能夠搭建二者的關聯,因此這也就構成了我們對鄒操作品闡釋的原由,但是這種闡釋也只不過是一家之言也不免有失偏頗。因為正如美國學者蘇珊·桑塔格所指出“就一種業也陷入以喪失活力和感受力為代價的智力過度膨脹的古老困境中的文化而言,闡釋是智力對藝術的報復。”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講——藝術(包括作者、批評家、受眾在內)是無法完全正確闡釋的。因此,對于以下對其作品的闡釋也只是亮觀點,談思路,不展開。
手印這個符號是鄒操近幾年藝術創作、思考及運用的主要符號。對于這個符號它表征了權利、體制、身份、身體、文化、歷史等多重含義和立場。鄒操近幾年藝術創作的主要工作也正是在于對手印這一符號進行破解。
作品分析
《以我的指紋重新塑造了我的指紋》
在這個系列作品中,鄒操是將指紋這一符號作為解構與重構的對象來加以思考和創作。指紋這一符號是鄒操藝術創作中本源的母體和母題。作者信息或觀念的表達是經由這一符號而派生或延伸出其他的意義的。而這次,鄒操將自己的指紋造型放大到一塊巨大的畫布上,然后再用自己的手印粘上顏料重新塑造出這個大指紋。通過這樣一次放大與重塑,以此向這個“本源的母體和母題”提出發問和質疑。正如題目所指“以我的指紋重新塑造了我的指紋”。
《藝術史的復寫系列》
在西方現代藝術史中,馬格利特曾經創作過一幅《形象的反叛》,在這幅畫中馬格利特描繪了一支煙斗,并在這支煙斗下方寫下了:“這不是一支煙斗”。他向我們提示了一個問題,即實物與意旨之間的關系。換言之,畫中的煙斗與現實中的煙斗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畫中的煙斗不具備現實中煙斗的任何職能與屬性,它只不過是一幅描繪有煙斗的繪畫作品,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因此,馬格利特用這段文字向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同時他也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是對鄒操而言,馬格利特的這個提問顯然沒有結束,于是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構了這張名作。首先他按照自己指紋的形狀制作了各種大小不等的印章,然后再依原作的形式重新復寫了這支煙斗,最后他又在這支煙斗的下方用手印粘色直接拓印出一句英語“這僅僅是一些指紋!”,從而他以回答問題的方式又重新向受眾再次提出了一個問題。延續這條思路,鄒操將杜尚以后的現當代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進行復寫,這些作品大多集中于“波普藝術”,這其中隱含了藝術家三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第一、“這僅僅是一些指紋”,從語言學意義上講,這句話本身便是對馬格利特“這不是一支煙斗”的回應。如果說鄒操其它藝術史的復寫作品下方的那句“這僅僅是一些指紋”是對馬格利特那句“這不是一支煙斗”的回答,那么這張作品下方的那句“這不是一個指紋!”便是對馬格利特“這不是一支煙斗”的反問與超越。因此在語言學意義上講,其完成了對前輩大師思想系統的解構與重構。第二、此系列作品圖像大多取材于“波普藝術”。“波普藝術”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大量引用人們所熟知的現成圖像,因為此舉在很大層面上可以排除形象的晦澀性。因為這種將人們已經非常熟悉甚至已經感到麻木的圖像以各種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引導人沒去重新發現形象的意義。然而鄒操將這些經典的波普藝術圖像再進行復寫,這便構成了引導受眾再次去重新發現波普藝術及其形象背后的意義。第三、此系列作品在形式上采取了對原作拷貝、復寫的手段,而復制本身便是后現代主義思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這便同時賦予該系列作品一個鮮明的時代性。基于以上幾點,該系列作品藝術家思考的并非只是簡單的藝術問題,而更都的是藝術之外的哲學、思想等學術問題。
《絕代佳人》系列作品分析
《絕代佳人》系列作品是我整個《指紋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在這個系列作品中我選擇了很多國際知名的女性電影明星作為刻畫的主要對象。如果從作品的內容來看,這些女明星首先代表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大眾審美特征與時尚取向。透過這個現象也許我們會發現當代社會的某種女權問題。因為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當代社會中,女性尤其是漂亮女性往往是男性產生性幻想和發泄私欲及追逐的對象,這在女電影明星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這典型地表征了某種男權思想和大眾文化。因此在這個系列作品便是去試圖揭示這個問題。作品中的指紋形狀代表了某種性暗示,而紅色或粉紅色背景則是為了烘托畫面的時尚、魅惑和精致的需要所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