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遠與近有著明確的刻度關系,但在很多情況下,這僅僅是一種相對概念。早在2013年,有人就將原本高大上的視頻會議系統搬進餐廳,推出視頻餐飲,千里之遙的親友分坐兩邊屏幕前,吃著同樣的美食,暢談的鄉音切切,畫面美麗而溫馨。說到底這并不是一個多么高深的事情,在社交網絡高度發展的今天,空間維度上的距離已經被極度弱化。2014年春節,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和千里之外的父母共度佳節,不得已我們嘗試跨越距離過個“視頻年”,于是與父母分坐視頻兩端,一起吃飯聊天,多少有些慰藉。最為心悅的是,就這樣在我們連續的飲食影響下,父母幾十年來形成的高鹽飲食習慣竟然慢慢得到了改善,這讓我欣喜若狂。
更近一些,首先是因為打破了空間阻隔。回想與《健康與營養》相伴的這幾年,所有的工作本質上都是打破空間阻隔、將公眾所需的健康正能量集結并分享。這些年,我們采訪著名醫生、營養專家、運動達人,組織專題文章,開展線下體驗活動,就是將原本需要向專業人士面對面咨詢的健康問題變成為一本本精美的生活讀本,以更為輕松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在建立雜志、微博、微信等固有分享渠道之外,2015年我們推出了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太太學院客戶端”產品,致力于打造太太和準太太智慧成長的切身伴侶,除及時推送價值健康資訊之外,將逐步推出個性健康服務產品和互動社交圈。這一切,只為離你更近!
更近一些,是以另外一種表達式打破了時間上的阻隔。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品嘗了中國傳統藥膳,作為傳統的飲食文化,藥膳本身是傳統中醫理論與食療養生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在古代達官顯貴家族家中逐漸沒落后,很多年來被人們當作歷史敬仰。然而,當它們不經意間出現在你面前時,我相信你會同樣驚訝,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已經從烏黑瓦罐中蛻變成了美食藝術,更是因為它在追求味覺極致之外,將食材營養與功能的發揮看作生命線,藥膳名家將其稱作 “用腦吃飯”,的確,我們已經吃得足夠好,但還不夠智慧。顯然,這種時間維度上沉淀的事物給我們的不僅是一道道經典美食,更是健康的智慧。打破時間維度上的限制,尋找那些可能的生命智慧是我們希望的另一種分享。
近距離認知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所有更好第一步都來源于改變,改變就像是一個按鈕,按下,健康之門就會一扇扇打開。此刻,我相信,你正與我們一道按下這一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