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京城美食達人小寬聚在前門皇家驛棧天臺SHANG吧吃飯聊天時,正值傍晚,落日的余暉映紅了半邊天,也將SHANG吧由青磚與原木組合成的樓頂露臺渲染出一層迷離且溫柔的罩衫。放眼四周,沒有鋼筋水泥的高樓林立,老北京的四合院在層層樹冠的掩飾下,只撲朔迷離露出部分青灰色的屋頂,再遠處,北京城標志性的建筑物.前門與天安門的城門樓子清晰在目。
當北京還是北平,這里是美食版“三里屯”
友人小寬,是京城美食圈里出了名的文人吃貨,近來有文列數京城美食圈十二大“酷刑”,其一,便是在飯桌上聽喝醉的小寬朗詩誦文。這是玩笑。小寬不光會吃,還能將與吃有關的人文歷史講個門兒清,卻是事實。那日,在前門皇家驛棧SHANG吧,小寬將前門的美食從古至今娓娓道來,從老字號便宜坊的燜爐烤鴨、全聚德的掛爐烤鴨、烤肉季的芫爆散丹,到鮮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小吃天興居的炒肝、錦芳的豆汁,無一遺漏。就在我口水流轉之際,小寬卻話鋒一轉.其實,那年月的前門,便是如今的三里屯嘛!在北京還叫北平的時候,前門已經是京城時尚、美食的聚集地,那個年代的潮人們就像如今的潮人們喜歡三里屯一樣喜歡前門。小寬甚至告訴我.馬連良喜歡教門館兩益軒的炸烹蝦段,譚富英和裘盛戎喜歡都一處的燒賣,唐魯孫最愛正陽樓的松樹枝子烤上腦、烤黃瓜條、烤三叉、烤大肥片,而袁世凱獨獨鐘情厚德福的河南菜……
小寬的這番言論,倒是清晰了我每每來前門時,那科迷離光惚,猶如時空穿越的感覺。確實,如今的前門在不經意間總能流露出當年盛世繁華時霓虹流溢、觥籌交錯的樣子。而這么多年,前門歷經了一個又_個時代,也被烙上了一個又一個不同卻鮮明的時代印記。穿行其間,都一處還在,三鮮餡兒的燒賣依舊如菊花一般開著,只是吃客已不是譚富英和裘盛戎。除了念舊的老人、摯愛這口兒的食客,更多的便是來自于五湖四海,想嘗個正宗北京味兒的游人。在前門,除去都一處、全聚德這樣的老字號實力大店在各自的地界盤踞著外,還有一些老字號的北京小吃從別處迂來,聚集在大柵欄西街等處,這些店多是家庭作坊、小本買賣,現如今他們的兒孫輩多半不樂意干此行,手藝實難傳承,又在售價高不起來、成本和質量不好兼得的情況下,這些曾被老北京人熱愛著的地氣美食或真假難辨、或今不如昔,能在大眾點評上保持好口碑的已然不多,其中,位于前門大街門框胡同廊坊二條56號的爆肚馮算是一家。與中國絕大部分集商業、旅游為一體的區域一樣,前門也被各種烤腸、臭豆腐、炸串充斥著,伴隨著震耳欲聾的“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成為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旅游景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肯德基、星巴克之流,攜帶著洋味、內藏著急欲燥動,也是當今這個時代賦予前門的又一個標簽。
不過,我倒是喜歡來前門的,不是因為上述的那些地方,而是緣牽一些小店,如鈴木食堂——鈴木食堂位于楊梅竹斜街10-14號,你難以想象在古舊甚至有些破敗的胡同深處,竟會藏著這么清新安逸且時尚感十足的小店,不僅和風味的東西十分好吃,而且附帶的家居雜貨店也叫人喜歡得緊!把著鈴木食堂的斜對角,是家叫做Soloist Coffee Co的咖啡店。咖啡店占據的就是最普通的老京城的民房,上下層,上層的陽臺門打開,往下可以全覽老京城里最普通的胡同,來來往往有提籠遛烏的大爺,有買菜回來的婦人,還有滿地亂竄的小孩與狗。在這個小店,有我最喜歡的咖啡,店家連咖啡豆都自烘自磨,充斥著時尚感的美味與老舊的屋居,在這里混合出一股子迷人的味道,做了一次最唯美的碰撞,于是,時空全錯亂了!是的,也許,Soloist Coffee Co、鈴木食堂、大柵欄乃至整個兒的前門地界,吸引我、讓我著迷的正是這種感覺。我想著,若坐上那高仿的鐺鐺車,在宛如昔日的銅鈴聲中,在這地界溜達一圈,還真的能觸摸到一息時空穿越的感覺!
SHANG上,跳躍時空的新中國古典菜
如此說來,我對前門皇家驛棧天臺SHANG餐廳第一眼的熱愛便尋得由頭來了!不得不說,SHANG餐廳利用其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將穿越這個元素做得完美且自然。
外在來說,前門皇家驛棧原址為老北京老字號著名浴池——興華園,建于民國中早期,有羅馬立柱、有中國傳統的纏枝花紋,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美國ASAP事務所秉承著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以及皇家驛棧品牌的精髓內涵,將這當年的浴池設計改造成了如今京城首家“水”文化創意精品酒店。位于皇家驛棧頂層天臺的SHANG更是把這種將時間與空間交錯融合、承接延展的設計理念運用得淋漓盡致。
SHANG吧雖然緊鄰北京城中心軸線,距離天安門廣場僅咫尺之遙,卻大隱于前門大街鮮魚口里,又高居于樓層之上,用鬧中取靜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的。就餐于其中遠可眺望紫禁城,近可觀前門全景,餐廳的地與墻只用木層地板與青磚來完成,契合環境,簡約大氣。整個天臺分為兩層,雖然坐擁500平方米的面積,卻只設置了20張餐臺。所以,那天雖有外國友人在鄰桌熱熱鬧鬧地辦Party,也沒干擾到我們聊天,因為離得足夠遠。更絕的是餐廳別出新裁地在二層天臺上做了一個透明游泳池,營造出一份“上善若水,連接天地”的獨特體驗,很難想象那種在皇城根下、碧水池邊泳裝大趴的感覺,會帶著皇家的氣勢,滲透最時尚前沿的激情,最時空穿越的演繹吧!
主持SHANG上吧菜品研發的是廚師界“京城四少”之一、有“新中國古典菜之父”名號的大廚郝文杰。之前以獨特的菜品呈現形式而紅極一時的紫云軒茶事、茉莉餐廳,背后的男人都是這位愛書法、喜歡創意的郝大廚。郝大廚信奉的,不是把高貴的食材做出高貴的味道,而是把簡單的食材做成無上的美味。精致烹調、寫意擺盤、食材搭配、季節遵循、營養均衡,藝術追求,以及所在酒店的性格和所在城市的人文精神,都被郝大廚融入菜品的設計之中。
由于前門皇家驛棧以水為主題,因此中國菜中和水結合最為緊密的“洛陽水席”成為郝大廚的菜品靈感源泉。另外,郝大廚還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為導向設計菜單,以顏色或器皿來呈現金木水火土的概念。但考慮到酒店客人以外國人居多,而他們比較難理解“五行”概念,所以郝大廚將“五行”演變成外國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五色天堂”。上菜的習慣也遵循西方的習慣,頭盤、湯、附菜、主菜和甜品。中國與西方的飲食理念就在狀似無意中被融為一體。
我點的第一道菜是嫩芽龍井蟹肉山藥酸湯,這名字就很誘人,果不其然,湯被盛在一個青花瓷的小盅中,蟹與酸湯的味調和得剛好,且每一品都能嘗到山藥的脆爽,最特別的是后口有淡淡的苦,我認為是龍井造成的,沒有違和感,很開胃。
第二道菜,是餐廳熱情帥氣的主廚李央推薦的鮮花椒烹汁牛肉粒,焦紅色的牛肉夾雜著辣椒被放在水藍色的長盤中,并在盤下襯了原色的木板,從這唯美的擺盤上就足見SHANG上對這道主打菜的用心。牛肉是被紅酒秘制醬料腌浸過的,鮮花椒和干花椒的麻辣混合在一起深入其中,—入口便連著牛肉的香在味蕾上彌散開來,還有攻城掠地的強勢,叫人無法抵擋,只好心甘情愿地被它俘獲住,直至欲罷不能
第三道,禿油皇釀苦瓜綠茶翠豆腐。禿油皇配雞蛋豆腐,原本是很傳統的一道菜,SHANG卻創新地取苦瓜與綠茶的色與味摻和進豆腐里,不光豆腐好看至極,吃起來也不膩,再加上菌菇類的澆汁,可以體會出SHANG的匠心獨運。
甜點為這次聚餐畫上了一個讓人滿足的句號。宮廷養生藏紅花酸奶,混合著原味酸奶、藏紅花蜜以及蔗糖的味道。當冰涼細膩綿軟的酸奶在嘴里慢慢化開,當那些甜的、輕盈的、厚重的感覺慢慢呈現出來,分明感覺味蕾也是醉了。
夜色越來越深,餐廳早已客滿,喧鬧的氛圍越來越濃。露臺上風有點大,服務生殷勤地為女客取來披肩,又每桌奉上一盞印有皇家驛棧LOGO的桌燈,整個餐桌立即被恰到好處地籠罩在舒適的光暈下。我不由感嘆,作為一個餐廳,其靈魂還是菜品,而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玩出“穿越”概念的SHANG上餐廳,其出品無論是從口味還是擺盤上都沒讓人失望,從內涵上真正體現了中西交融,承古啟今。餐盤里已經只剩下殘羹,但是在座的朋友們都沒有離開的意思。前門的喧鬧被隔絕在外,老北京的靜謐在夜色中又重新歸來。抬頭,我竟然在黑黢黢的天空中看到幾顆星星,這在當下的北京真是件叫人高興的事。平視去,不遠處城門樓子的輪廓燈都已被點起,明亮著,像是在見證著這一世世的升沉起伏、繁敗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