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萌+徐凱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也暴露出市場壟斷、融資比例失衡、供給不足和價格管制等問題,降低了居民消費率,并提高國民儲蓄率和投資率,加大了國際收支平衡。我國不完善的金融市場會造成我國經濟結構失衡,本文將對我國及金融市場不完善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從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加強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提高我國金融體系的整體功能。
【關鍵詞】金融市場 經濟結構 金融體系 收支平衡
一、我國金融體系不完善的具體表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金融市場也得到了長足進步,金融資產總量的迅速增加,完善了金融市場體系,并推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但對我國金融市場進行整體研究,可以看出我國的金融市場并沒有實現金融自由化,仍受到許多方面的干預,抑制了金融活動的開展,阻礙了金融體系的完善。早在改革初期金融體系便受到利率、信貸和匯率等方面的限制,隨著金融體制改革進程的推進,金融市場的管制由于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初步放松。而金融市場也更廣泛的受到市場化影響,取得了穩定的發展,但我國金融市場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融資比例失衡
我國的金融市場的融資環節,主要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市場為主,直接融資市場所占整體比例較低。融資比例失衡導致了我國直接融資市場與間接融資市場之間的結構不均,使得我國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緩慢,進一步突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而銀行聚集大量金融資產,卻并沒有充分體現分散風險和市場轉移的功能。資金融通過程中的配置效率較低,并出現結構性失衡現象。國有大中型銀行占據了我國主要銀行體系,大多數民營中小銀行沒有得到重組發展,不充分的市場體系競爭,使得金融服務效率較低,融資問題較為突出,許多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公平獲得資金支持,融資比例的失衡使得不公平的資源配置,進一步推進了經濟結構的失衡。
(二)不完善的證券市場制度
我國的證券市場在發展過程中,缺少相應的制度約束,存在較多市場欺詐和內部交易等不法行為,在市場操控、利益保障和信息紕漏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完善證券市場制度。我國的證券市場指數受到較大的政策影響,長期在低位徘徊,行情的漲跌并不能充分反映出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許多的投資者并沒有獲得合理收益,企業債市場的滯后發展,造成證券市場緩慢的發展速度。許多民營企業并不能滿足上市條件,又無法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只能依靠長期的企業資金積累和民間融資,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制定和證據市場的發展。
二、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始終保持著高速的增長速度,但經濟總量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也出現許多嚴重問題。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現象,儲蓄和投資出現失衡,不協調的投資和消費環節,造成了高儲蓄、高投資和低消費的內部失衡。而國際收支的增強,提高了國民儲蓄率和投資率,而消費水平卻始終較低。我國采取宏觀調控措施擴大內需,讓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加強居民的消費水平,但并沒有取得相應成效,嚴重失衡的經濟結構,使得我國經濟無法保持穩定發展。而我國經濟結構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完善,政府對經濟發展過度干預,沒有完全發揮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而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受到金融市場的重要影響,金融市場的完善關系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進程。通過完善金融市場能夠加強金融發展水平,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分散控制風險,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資本的使用效率,完善儲蓄與投資的轉換機制,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一)高儲蓄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相應提高,人們加強了資金的保值增值意識,更愿將資金投入到金融市場中,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分析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進程,不完善的金融制度導致金融市場高風險、低收入的特點,大量的內部交易和市場欺詐現象,使得居民更傾向于將資金存入銀行,推高了我國的儲蓄總量。
(二)高投資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作為各地的發展中心,強烈的經濟發展愿望與低成本生產資料相結合,提供了投資所需條件,而我國利率并沒有完全市場化,資金定價沒有反映資金供求的實際情況。并且受到資本市場功能定位偏失的影響,許多行業出現投資嚴重過剩現象,國有企業的投資擴張速度極快,造成了我國投資結構失衡。
(三)低消費
收入水平是消費的決定因素,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使得居民工資收入無法增加,中小企業往往通過高留存、低工資的手段進行資金積累,企業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進一步加大,導致我國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而不發達的今日融市場,也使得居民很難獲取財產性收入,我國個人貸款和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并不能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而金融市場不均衡的分布現象,也使得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無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相同金融支持。
三、結語
我國經濟結構失衡原因較為復雜,完善金融市場是解決我國境界結構失衡的重要手段,并不能高估金融市場的影響作用,只有營造相應的政策環境,才能改善高投資、高儲蓄、低消費的制度環境,通過金融市場改革,改善經濟結構失衡現象。
參考文獻
[1]華桂宏,吳曉松.金融發展與二元經濟轉型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11):03-06.
[2]韓心靈.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4(02):12-16.
作者簡介:韓延萌(1975-),男,漢,山東青島人,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資;徐凱(1981-),男,漢,山東青島人,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