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針對云南少數民族特有的手工藝產品進行保護與開發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其中,大理扎染作為少數民族民間工藝品的代表產品之一,目前多以手工制作家庭作坊生產為主。本文在對大理扎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通過GEM模型探討了大理扎染企業集群競爭力,找出制約大理扎染行業產業化的瓶頸,對加速云南省民族民間手工藝產業化進程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扎染產業;GEM模型;產業化
一、大理扎染行業的發展現狀
大理扎染工業主要集中在大理喜洲鎮周城白族自然村與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下面分地區介紹大理扎染工業發展的現狀。
1.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扎染工業發展現狀
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主要以家庭企業為主,截止2013年,巍山縣共有7家扎染廠,全年生產扎染布98萬米,其中4戶企業還取得了出口自營權。巍山縣扎染制品的產銷渠道主要是以銷定產,批量銷售,市場多集中在國外,多與日本、韓國等外國客商間的交往合作。
近年來,扎染業作為全縣“十二五”期間的支柱產業之一被加以重點扶持,縣委縣政府不僅給予產商無息貸款的優惠政策,減少征收扎染產商的賦稅,并給予扎染企業出口補貼,扎染企業得到不斷發展,為農村勞動人口就業開辟了一條廣闊的渠道,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4年,巍山縣開展民族文化項目建設,下一步,將做民族文化展示區,讓銷售、展示、旅游、文化、經濟一體化結合,促進扎染產業發展。
2.大理喜洲鎮周城白族自然村扎染工業發展現狀
截止2014年2月,周城以家庭作坊式生產為主,共有30多家家庭作坊生產扎染產品,其中規模較大的有五家。周城扎染制品的產銷渠道主要有兩種:其一是以產定銷,分散銷售,這是周城銷售扎染產品的傳統產銷方式;其二是B2C銷售,如在淘寶上放上扎染制作流程及產品樣品以吸引顧客注意,進行網銷,擴大銷售市場。在政策方面,周城村政府、喜洲鎮政府通過削減賦稅、民族文化遺產補貼、無息貸款等途徑給予周城扎染產業大力支持。
二、大理扎染產業的GEM模型
參照GEM模型6因素設計調查問卷以及根據調查問卷結果、相關統計年鑒和實地調研訪談,采取層次分析法得到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然后根據GEM模型的6個因素,結合大理扎染行業的特點明確與大理扎染行業集群相關度較高的各個因素的內部組成部分。最后,應用GEM模型進行計算,得出大理扎染企業集群競爭力的GEM為349.3461。
對影響大理扎染行業的6個因素分析如下。
1.資源。從上式可看出“資源”的得分為7.01,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表示大理扎染行業在資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從“資源”指標的各組成部分來看,勞動力供給是短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傳統文化產業普遍存在招工困難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的培養逐漸使得勞動力平均成本升高,靠手工制作的大理扎染行業等一系列少數民族工藝品在原有銷量、利潤下降的情況下,無法承受高成本的生產。原材料供給分數高于全國水平,這是因為大理地區廣泛分布著品質優良的板藍根等染色原料,這表明原材料作為保持大理扎染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
2.設施。數據顯示“設施”的得分為6.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具有一定優勢。近年來,當地政府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扎染行業發展的政策,為大理扎染行業創造了良好的商業環境,大理扎染行業對外招商引資的吸引力逐年增強,這使得大理扎染企業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市場策略,不斷推出迎合不同層次的新產品。
3.供應商和相關輔助產業。從上式可以看出這一因素得分為4.5。相比于其他民族工藝品生產企業,大理扎染行業的作坊式、家族式的組織模式傾向于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式生產。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出現了板藍根商業種植,為扎染行業提供了高品質的天然原料。在供應商和相關輔助產業中,可以直觀了解到本地供應商的專業化水平是本因素中唯一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組成要素。低水平的行業間交流與合作以及落后的生產設備有賴于行業協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切實需要轉變當地生產商保守的思想。
4.企業的戰略、結構與競爭。這一因素的得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得分僅為4.81。從這一因素的組成要素上來看我們可以了解到整個大理扎染行業呈現的是“散而小”的特征。由于技術門檻低,人們并不是特別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但激烈的競爭環境迫使企業家們不斷進取,加上近年來回鄉從事扎染生產的高素質人才不斷增加也保證了這個市場的競爭活力。
5.本地市場。這一因素得分為5.76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大理是云南少數民族聚居區,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都存在著對扎染的消費。近年來,隨著政府的政策扶持、宣傳,本地人也越來越關注扎染產品,饋贈親友扎染成為當地風尚。大理州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都意識到拓寬大理扎染市場對于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介紹當地特產時側重對扎染產品的宣傳。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大理扎染的本地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并不高,一是因為人們對于扎染文化內涵及品質關注不夠,二則是因為大理扎染行業目前落后的生產方式也難以滿足未來市場規模需求。
6.外部市場。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一因素得分為7.06,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反映了大理扎染產品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近年來,大理扎染行業將扎染技術運用到開發具有日本原宿民風格、韓國印花、波西米亞風格的服飾中,獲得國外市場的青睞,逐漸取得一定的影響力。但由于一些家庭作坊商家為使扎染銷售量提高,故意使用一些化學染料,摒棄板藍根,黃草等一些植物染料,造成廢料污染較大,在環保方面容易遭到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環保稅”的制裁,這需要引起整個大理扎染行業的重視,及時制定應對之策。
三、結論
影響云南省少數民族特色工藝品產業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歷史上的、民族性的、觀念上的等原因,影響工藝品產業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相關產業政策和龍頭企業的引導、資金技術不足以及民族產品與民族文化如何融合的問題。因此解決好少數民族特色工藝品產業化問題的關鍵,一是政府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引進龍頭企業;二是扎染與民族文化相結合(旅游、文化、扎染),創立扎染文化體驗區(南詔文化結合),學習西方奢侈品文化,讓扎染企業產品成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郭占鋒,羅樹杰.發展視角下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基于云南的田野調查[N].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0,27(1).
[2]余宏剛,蘭釗.大理巍山彝族扎染淺談——以云南大理巍山三彝扎染廠為例[J].現代交際,2010(7).
[3]楊建梅,楊靜.評價企業集群競爭力的GEM模型及其應用[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24(9).
[4]趙金陽.“企業+農戶”模式在民間工藝產業化中的應用研究——以綏化草編專業村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1).
[5]Mukti Khaire. The India Fashion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ia Crafts[J]. Business History Review, 2011, 85(2).
作者簡介:閉菽珍,孟醒,云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商務碩士研究生;劉明,譚文珍,云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奎翔,云南大學經濟學院會計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