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
摘 要:隨著貴廣高鐵的修建及開通,伴隨著“國發二號文”對貴州省的支持;近些年貴州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給貴州大力發展物流業,建立計算機倉儲中心城市,建設大型商貿也集聚區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本文主要從貴州省三州六市GDP角度下對貴州省三州六市的就業情況進行研究與分析,為貴州省三州六市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貴州省;區域經濟;產出就業系數;就業彈性系數
一、理論綜述
1.理論發展階段
區域經濟理論主要來自西方經濟學,在西方區域經濟發展曾經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在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區域經濟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學者對產業、公司企業在區位空間選擇抉擇及內部組織結構工程方面。這段時期涌現了許多到現在仍有影響的區域經濟區位理論。
上個世紀40年代末期,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由于戰爭的摧毀世界各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區域問題,從事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學者逐漸將重點的研究開始轉向區域政策問題與經濟發展的計量化和模型化研究,提出了許多戰略模型和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到上個世紀70年代后期,也就是逐步到達冷戰及其現在的全球化年代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區域經濟理論研究由之前的理論轉向實證研究,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日益加劇,區域問題日益復雜。
2.理論學派綜述
在上述各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的這些年中,西方經濟學家有著各自的學派區分;其中有著較大影響的理論學派是,建立在以研究西方各國經濟區域發展歷史經驗問題為基礎總結而成的歷史經驗學派;建立在國家高速發展所建立的強調工業化和城鎮化為中心的現代學派;建立在強調農業發展與鄉村城鎮結合部為主要的鄉村學派等。
根據本文筆者總結區域經濟理論研究,上述這些理論學派之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特點如表1所示。
二、基于GDP視角下貴州省區域發展實證研究
本部分是借助前人區域經濟理論研究的部分模型對貴州省三州六市的就業彈性系數及產出就業系數經濟分析,為貴州省個區域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1.借鑒就業彈性系數分析
此處主要借鑒就業彈性系數是從業人數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即GDP增長1個百分點帶動就業增長的百分點,系數越大,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當就業彈性水平較低時,即使經濟保持高增長,也不一定會對就業有較強的拉動。從就業彈性系數可知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的比率關系,但在現實的經濟運行中,由于受到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表現出不同的互動模式,就業彈性的強度和方向也會有所不同。
點彈性就業彈性E=就業增長率(%)/經濟增長率(%)
基于就業點彈性的就業情況分析:E=∑Wiei,Wi城市人口占所占省份人口比重,ei為個城市的時間段內的就業彈性平均值。
根據數據處理,得出實證結論如表2所示。
2.借鑒產出就業系數分析
為了考察不同規模城市的GDP所創造的農村從業人員的就業量,這里我們使用了產出就業系數進行分析。各城市就業系數Ai=(Lt-Lt-1)/(GDPt-GDPT-1),L單位萬人,GDP單位億元。然后利用公式A=∑Wiai,Wi城市人口占所占省份人口比重ai為個城市的時間段內的就業系數均值,多次取均值。
根據上面已有的數據計算,有如下就產出帶動農村就業能力表3:
四、結論與展望
可以從表2看出這幾年貴州省各市州的第一產業就業都在下降,說明農民居民正在逐步向城市轉移,農村居民人口也在不斷的下降,與前人實際研究相符。而第二產業的就業彈性都為正,表面各市州這幾年的就業主要來自第二產業的發展;以貴陽為例GDP每增長一個點就業拉動0.13810928。依次類推。第三產業我們發現畢節,遵義,貴陽的就業彈性出去前三甲;這表明著三個市第三產業發展比較發達,也是符合貴州省“金三角”——貴陽、遵義、畢節發展戰略要求的。而黔西南州,黔南州,黔東南州三州的第三產業就業彈性畢節接近,這也是比較符合貴州省這三州的旅游發展服務業吻合情況的。
從表3中我們可知,整個貴州省依然處于第一產業,每增加一億元的GDP產值能促進貴州省農村就業人口在第一產業的增加就業1499個,依然處于以第一產業為主帶動就業的省份。其它依次類推。
參考文獻:
[1]周勇等.要素角度的產業劃分[J].當代財經,2006(3):88.
[2]韓順法,李向民.基于產業融合的產業類型演變及劃分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9(12):66.
[3]高義.國外關于城市化理論研究的概況[J].北京社會科學,1990(4):143-148;121
[4]陳甬軍,景普秋.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理論及發展目標預測[J].經濟學動態,2008(9):4-15.
[5]馬克斯·韋伯(著),于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