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本文對地方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論述,分別對課程體系未體現出職業性、師資隊伍的實踐經驗不足以及實踐基地缺乏先進性這三點現狀進行了分析;接下來,又提出了促進高職創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相對接的策略,包括促進高職院校辦學體制多元化及大力推進產學合作教育兩個方面。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地方產業;產學合作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當中,地方高職教育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與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高職教育更加關注教育與地方經濟的關聯性,力求通過職業教育,使社會人才的潛在優勢轉化為實際優勢,更加重視發揮教育對當地產業的促進作用,以創業教育為主導,具備教育及服務經濟建設的雙重功能和意義。為了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完善地方的產業結構,就必須從源頭出發,積極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相關人才,為產業的優化升級提供不竭的動力,彌補當前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缺口,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速度。
一、地方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現狀
1.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對于任何一種教育形式而言,其教育目標的實現,都應將課程內容的設置作為一項重要的手段。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在高職教育方面經驗相對不足,基礎較為薄弱,因而始終未能確立起屬于自己的標準化課程內容體系,而是在高等專科課程的基礎上稍作改動,其教學定位基本沿用原教學課程,缺乏職業性教學應有的特點。而有些院校在創業素質養成的理論建設方面,往往只在市面上較為籠統的間接經驗的基礎上稍作改動,或是憑借主觀想法及某些“創意”。隨意性較強,缺乏科學根據,使創業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背離了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教學目標。
2.師資隊伍的實踐經驗不足
為真正達到創業教育的目標,就必須保證擁有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不僅能夠掌握專業化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豐富的創業經驗。而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實力較弱,不僅表現在教師本身的學歷層次上,同時也表現在教學經驗、職業素質以及時實踐水平方面。同時,由于創業教育活動大多由兼職教師擔任,因而教師在創業理論研究,創業教學方法探索方面投入精力不足,因而很難形成有效運作的創業教育體系。而從隊伍構成來看,學科型教師仍處于絕對的優勢,所占比例較大,而基礎知識過硬,專業技能水平較高,能夠全面總結創業經驗的全面型教師仍然數量不足。由于創業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創業,使其能夠滿足社會需要,抓住市場熱點,因而實踐經驗不足,或技能水平欠佳的教師,很難勝任重大的教學任務。
3.實踐基地缺乏先進性
要想使高職創業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實踐教學的地位和比重。在實踐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實踐基地的建設是一項重點的工作內容,實踐基地的質量和水平將直接關系到實踐教學的成效。在教學工作質量的考核體系當中,實踐基地的先進性是極為關鍵的評價指標。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籌辦經費缺乏可靠的資金來源,同時,在院校申報的準入制度方面,尚未出臺嚴格的審核制度,因而無法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把關,從而造成教學設備及條件的滯后性。這樣一來,在監督評估機制并不完善的前提下,根本無法保證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對于大多數高職院校來說,尤其是民辦類院校,由于實踐基地建設不完善,先進教學設備的缺乏,因而無法開展有效的校內實訓。
二、促進高職創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相對接的策略
1.促進高職院校辦學體制多元化
在辦學主體方面,既要保證公辦的所占比重,也應積極鼓勵并扶持民辦院校。辦學體制應當包括完全的公立性質辦學體制,歸國家所有但由民間資本參與運作的辦學體制,以國企為主導的開放式體制,社會化辦學體制,“公轉民”體制,民營新型學校體制,股份制經營的體制,完全私營性質的體制,中外合資性質的體制等等,通過匯集多方辦學主體,以充分多元化的辦學體制來促進院校實力的提高。在機構類型方面,為全方位配合當地產業的發展,僅僅設立高職院校是遠遠不夠的,最好同時發展社區學院,并設置相當數量的開放性職業、就業培訓中心。為擴大高職院校的覆蓋規模,應廣開途徑,可根據已有的高專院校、職業學校、成人教育機構的辦學機制,結合實際的發展需要及可行性,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和設計,使其在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發展中發揮作用。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積極提倡本科院校對高職教育給予支持和援助,如聯合企業共同開展職業技能教育等。在地區分布上,目前的趨勢是教育重心的小幅度下移,在個地方的建設規劃當中,應將高職院校的建設納入規劃方案當中,集中力量,努力辦好職業性強的,能夠服務于本地經濟的高職院校。
2.大力推進產學合作教育
一方面,學校為加強創業教育的實踐性,應強化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實訓水平。通過近距離接觸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業務處理流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和信心,參與其中并充分鍛煉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能了解到更多的行業資訊,減少自主創業的障礙,不僅可以展示自身能力,還可樹立起創業觀念。為解決學校實訓基地先進性不足的問題,學校應積極尋求合適的校外基地,加強與建設委員會的溝通,將方便提供實訓基地的企業作為合作對象,如果企業能夠長期合作,并接收本校學生進入企業實習,雙方可達成一定協議。
三、結論
在地方經濟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有效的人才基地建設在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就應得到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地方高職院創業教育與地方產業發展對接進行實證分析,指出建設高職院校的重要意義。本文對地方高職院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深入詳盡的分析和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二、促進高職創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相對接的策略。
參考文獻:
[1]疏靖.高職教育與地方經濟的共同發展[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03):189-190.
[2]段素菊,莊曼麗,董新穩,等.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對北京部分大型企業的調查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0(03):100-101.
[3]劉紅.協同發展走大型國企與職業教育互動共贏之路—“魯商集團”職業教育辦學的理念、策略及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1(28):15-17.
[4]程培堽,顧金峰.校企合作的企業決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論分析[J].高教探索,2012,10(05):88-89.
作者簡介:呂和(1968.08- ),漢族,湖北鄂州人,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企業管理、技術經濟、管理理論、創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