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建 楊克軍 席振海
摘 要:2014年在黑龍江省密山布855農場以墾粘5號為試驗材料,進行了糯玉米6個播期試驗(播種時間分別為: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探討不同播期對糯玉米光合特性及產量形成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播期對糯玉米的光合特性及產量形成有顯著的影響。隨著播期推遲,生育期縮短,葉面積指數下降,產量隨播期推遲表現為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趨勢,以5月5日播種的產量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關鍵詞:糯玉米;播期;光合特性;產量形成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6-33-02
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中,播期是影響玉米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的栽培因素之一[1],不同播種期條件下,玉米生育進程、形態指標表現出較大差異[2],其中氣溫是影響玉米生育期長短的主要因子[3-4]。薛慶禹[5]等研究認為,玉米隨播期的推遲,出苗-吐絲的生理日數和吐絲到成熟的日數都縮短;劉戰東等[6]認為,不同播期處理間夏玉米株高和葉面積指數(LAI)差異顯著,晚期播種的玉米LAI峰值推后;劉明[7]等認為,隨播期推遲,春玉米葉面積指數呈增加趨勢。目前有關播期對北方地區糯玉米產量形成及光合特性影響的研究較少,本試驗旨在探討播期對糯玉米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為確定當地糯玉米最佳播期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4年在密山市855農場試驗地進行,土壤為崗地白漿土,肥力中等,耕層18~20cm,有機質含量3.8%,堿解氮163mg/kg,速效磷29mg/kg,速效鉀97mg/kg,pH值6.0,試驗地地勢平坦,墑情較好,肥力耕作均勻一致。試驗地6~7月份雨熱條件較好,5~7月的月降雨量分別為173.2mm、132.5mm、141.3mm,6~8月的日平均氣溫分別為20.0℃、21.9℃、14.4℃。
1.2 供試材料 供試糯玉米品種為適宜本地區種植的墾粘5號。
1.3 試驗設計 4月25日首播,以后每隔10d播種1期,共7期。每期種植面積19.5m2(15m×1.3m),種植密度45 000株/hm2,施肥量(商品量):磷酸二銨165kg/hm2,氯化鉀45kg/hm2,追肥尿素150kg/hm2,N∶P∶K比為1.5∶1∶0.5。采用空間隔離,與普通玉米隔離200~400m以上。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氣象數據由試驗地臨近氣象臺(密山市855農場氣象站)提供,觀測出苗期、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吐絲期和成熟期相關數據。并分別于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吐絲期和成熟期測定葉面積指數和干物質積累量。成熟后每小區取中間2行測產,記錄總株數、有效穗數,另取10穗測定穗粒數及百粒重。數據處理使用Excel 2007。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期對玉米生育時期的影響 由表1可知,糯玉米的生長期隨播期推遲呈縮短的趨勢,播期每推遲1d,生育期平均減少0.8~1.3d。從圖1和表1可以看出,隨播期的推遲播種到拔節期的平均氣溫不斷升高,使出苗到拔節期所需的生育時間較少,而吐絲到成熟期的日數延長。
2.2 不同播期對玉米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由圖2可知,葉面積指數(LAI)表現為自拔節期開始迅速增加,大口期以后增勢變緩,吐絲期葉面積指數達到最大值,此后葉面積指數逐漸下降。整體來看,隨播期推遲,葉面積指數下降,尤其是大口期和吐絲期各播期葉面積指數差異較大,可能是隨播期推遲玉米出苗至吐絲的時間縮短,營養生長期縮短導致玉米最大葉面積指數降低。
圖2 不同生育時期的玉米葉面積指數
2.3 不同播期對玉米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穗數隨播種時間的推遲而升高,穗粒數隨播種時間的推遲而降低,百粒重隨播種時間推遲先增加后減少,產量以播種時間為5月5日和5月15日最高。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1)隨播期推遲,糯玉米出苗-拔節期時間縮短,吐絲-成熟期時間延長,全生育期縮短,播期平均推遲1d生育期減少0.8~1.3d;(2)隨播期推遲,糯玉米營養生長期縮短,導致最大葉面積指數降低;(3)隨播期推遲,玉米產量呈現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趨勢,隨播種時間的推遲,穗數升高、穗粒數降低,百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最佳播期為5月5~15日。
參考文獻
[1]馬國勝,薛吉全,路海東,等.播種時期與密度對關中灌區夏玉米群體生理指標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7,18(6):1247-1253.
[2]Seyyed G M, Mohamad J D S.Effect of planting date and plant density on morphological traits,LAI and forage corn(Sc.370) yield in second cultivation[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and Basic Sciences, 2012,3(1):57-63.
[3]劉唐興,官春云,雷冬陽.作物抗倒伏的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5):203-206.
[4]朱英華.不同播期對玉米品種生育進程和產量潛力的影響[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3.
[5]薛慶禹,王靖曹,秀萍,等.不同播期對華北平原夏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17(5):30-38.
[6]劉戰東,肖俊夫,南紀琴,等.播期對夏玉米生育期、形態指標及產量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10,19(6):91-94.
[7]劉明,陶洪斌,王璞,等.播期對春玉米生長發育與產量形成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17(1):18-2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