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 畢愛民 陳元剛等
摘 要: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是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重要舉措。該文在對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基礎上,從區位自然條件、污染現狀、監管應急能力等方面對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進行了識別與評估,分析了存在問題,并提出了有效防范環境風險的對策建議,對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評估;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TU9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6-103-03
Eval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Risk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Nanjing City
Jin Zhe1 et al.
(1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masses and the source of.The assessment is based in Nanjing city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risk from the regional natural condition,pollution status,supervision and emergency ability,analyse the existing problems,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environmental risks,have certain reference meanings to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 work.
Key words:Drinking water sources;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南京是長江下游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東部地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科教文化中心,目前的支柱產業為電子、汽車、石化、鋼鐵、電力等。由于產業帶多集中于長江沿岸區域,這樣的產業結構布局給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和風險防范工作帶來了極大壓力。因此,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防范各類涉及飲用水源地的突發事件,深入開展相關評估及對策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水源地環境現狀概述
1.1 水源地及主要水廠概況 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共10個,其中夾江水源地、燕子磯水源地和八卦洲(左汊)上壩水源地、江浦、浦口水源地、江寧子匯洲水源地、龍潭水源地(擬建)、八卦洲(主江段)備用水源地、橋林備用水源地8個水源地類型為河流型,屬于長江南京段;中山水庫及方便水庫水源地類型為水庫型,固城湖水源地類型為湖泊型(表1)。
1.2 環境監管工作概況 南京市所有用飲用水源地均設置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標志牌,并開展了常規監測,每月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表2中所列64項進行一次監測,并確保了每年至少進行一次109項全分析,同時對檢出的特定項目均納入到每月例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2011-2013年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一直保持在100%。
1.3 飲用水源水質現狀 南京市2011年開始組織市、區(縣)環境監測站對全市各類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進行了例行監測和普查工作。例如,對城南、北河口、城北、遠古4家自來水廠所在區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開展旬、月常規監測和全指標監測;對江浦自來水廠、江寧濱江水廠、溧水自來水廠、高淳自來水廠4家自來水廠所在區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每月開展64項常規監測(湖泊型水源地加測葉綠素a和透明度,共66項);此外,對城南水廠、北河口水廠、城北水廠3家自來水廠所在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每年開展2次生物發光菌毒性、底棲動物監測;2012年鎮江、柳州等地發生水源污染事件后,又增加了對城南水廠、遠古水廠水質自動站增加在線生物毒性監測儀。監測結果表明,2011-2013年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Ⅲ類標準、表2和表3標準值,水質達標率達100%,達標率持續穩定在100%。
2 水源地環境風險評估
2.1 自然條件評估 目前,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無化工、有色金屬冶煉、醫藥制造等行業的污染源。長江南京段現有棲霞山油運錨地和揚子專用錨地2個危險品錨地,中石化過江油料管道1條。長江南京段共有危險品碼頭82個,主要集中在八卦洲左汊江段和南京長江四橋南岸附近,主要危險源為油類和化學品。長江南京段取水口附近水體擴散能力較好,湖庫取水口附近水體擴散能力一般。中山水庫及方便水庫水源地因污染源結構以非點源為主,無主要污染源。
2.2 環境污染現狀評估 2011-2013年,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穩定在100%。固城湖處于輕度富營養狀態,除龍潭備用飲用水源地外,保護區范圍內無工業廢水排口,污染源結構以城鎮生活污染為主。中山水庫及方便水庫處于中營養化程度,污染源結構以非點源污染為主。長江南京段八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夾江飲用水源地、江浦、浦口飲用水源地、江寧子匯洲飲用水源地以城鎮生活污染為主;8卦洲(主江段)備用水源地污染源結構以非點源污染為主,其余4個飲用水源地以工業污染為主。
2.3 環境監管及應急能力評估 目前,南京市已建立了較為全面的應急保障機制。在夾江飲用水源地的上游建立了水質自動站,實現了飲用水源地水質遠程自動監控。市、區縣環保部門和供水企業分別建立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場巡查和信息通報制度,強化對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監控。2010年編制的《南京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寧政辦發[2010]86號),建立了沿江化工行業危險污染源檔案庫,沿江化工等重點企業全部編制了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2012年印發了《南京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環保應急響應程序》,進一步規范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的操作流程及部門職責。
2.4 環境風險等級評估 綜合水源地環境現狀及環境風險隱患評估情況,可得出目前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等級為3級,風險一般。
3 環境風險管理及對策
3.1 存在問題 (1)南京市暫無與長江相獨立的備用飲用水水源地,一旦長江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全市主城區及部分郊區縣將面臨無水可喝的境地。(2)上游安徽、江西等省市近年來為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大力發展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項目的產業,多采取粗放的發展方式,對于長江南京段的水質形成了潛在威脅。(3)泵站的排污問題需要得到相應重視。由于泵站排水受降雨量影響較大,不定期的向附近水體排污排澇,容易引起較為嚴重的水體污染問題。因此,應采取相應措施,保證不在飲用水源地附近新建泵站,并對既有泵站進行改造。
3.2 對策建議
3.2.1 大力推進備用飲用水水源地方案研究 加快備用飲用水水源地研究方案論證與工程實施,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工程建設是一項龐大、系統的工作,應大力推進備用飲用水水源地方案研究工作,盡快啟動備用飲用水水源工程建設。
3.2.2 強化長江水源省際聯席會商機制 為保障南京市飲水安全,防患于未然,一是要加強和提升本市各部門應急聯動水平;二是與上游安徽、江西等省市之間建立聯席會商制度。
3.2.3 強化日常管理 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強化長江水域與沿岸環境保護的日常管理,開展長江沿岸污染風險源排查,建立長江沿岸污染風險源數據庫,確保一旦水源地受到污染,能在第一時間切斷污染源,第一時間了解污染物的特性,第一時間采取防治措施。
3.2.4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設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專項資金,用于完善各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硬件和軟件建設。繼續推進雨污分流工程和泵站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強大型污水處理廠水處理工藝,推動采用深度處理技術,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參考文獻
[1]周克梅,陳衛,單國平,等.南京長江水源突發性污染應急水處理技術應用研究[J].給水排水,2007,33(9):13-16.
[2]陸燕寧.加強南京市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思考[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9,33(1):43-45.
[3]丁仲平,景衛華,陳輝.長江南京段水功能區管理的若干思考[J].水電能源科學,2009,27(2):136-138.
[4]劉繼莉.吉林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評估與管理對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0.
[5]殷振華,夏健偉,夏豪剛.長江蘇州段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風險及防控對策[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3:56-5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