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國梁+趙尚哲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本文以河南省乒乓球隊、河南省乒羽中心乒乓球培訓基地、鄭州市乒乓球隊、濮陽乒乓球實驗學校的運動員、教練員、管理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五種方法,對河南省乒乓球運動員、教練員、管理者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與分析。了解我省目前的培養現狀,找出了河南省乒乓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河南省 乒乓球 后備人才 對策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雄居世界乒壇五十載,是我國競技體育典型的優勢項目之一。河南省是我國乒乓球傳統強省,為我國的乒乓球運動發展做出了貢獻。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只有注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梯隊建設,競技體育的發展才有足夠的后勁。加強對河南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對河南省乒乓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河南省乒乓球競技后備人才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主要收集、鑒別、整理文獻,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系統查閱 2000 年以來有關后備人才培養、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乒乓球訓練方法的相關文章、著作。并查閱相關文章。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任務制定了問卷調查表,本論文問卷共發放100份,回收 97 份,回收率為 97%,其中有效問卷為96份。
3.數據統計法
調查的指標與研究的問卷回收后,用常規的統計方法和 SPSS10.0 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處理。
4.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學的相關知識和原理對所整理的資料進行比較、歸納、分析與綜合,說明和總結出本文中的研究觀點。
5.訪談法
先后走訪了河南省體育局領導、省乒網中心領導及部分專家、省隊及重點訓練基地、高校乒乓球老師、教授進行調查與走訪。
三、結果與分析
(一)河南省乒乓球后備人才現狀
1.河南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年齡分析
從調查的結果顯示河南省乒乓球運動員年齡呈現出兩級分化,年齡分布在 14-16之間較多,其中8-10歲的占18.7%,14-16歲之間的占20%,17-19之間的占16%,11-13歲之間的僅占12%。今后在后備人才的培養中要加強對年輕隊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比賽經驗。
2.河南省后備人才訓練年限分析
一名乒乓球運動員從選材到培養出成績大概需要 5 年以上的時間,河南省乒乓球競技后備人才的訓練年限集中在 1-2、3-4年之間的各占 20%、18.7%,7-8 年之間的占 12.0%,8-9年之間的占 16%,高水平的運動員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磨練,結果說明河南省乒乓球競技后備人才偏年輕化,培養體系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銜接紐帶,所以應該重視對年輕運動員的培養,使年輕運動員能盡快的擔負起比賽的重任。
(二)河南省后備人才面臨問題分析
1.河南省后備人才學訓矛盾
長期以來,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和訓練一直矛盾,運動員文化水平較低的因素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文化知識。(表1)統計表明,在被調查的100名運動員中選擇半天上課的有28人,占18.7%,選擇不上課的有24人,占16%,選擇其他的有30人,占20%。
2.河南省后備人才中教練員基本情況
經調查河南省教練員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運動員退役后進入體育院校學習然后再從事教學工作;二、體育院校學生畢業任教;三、運動員退役后直接任教。根據相關理論及國內成功經驗證明,以第一種成為教練的途徑為最佳,他們既有豐富運動訓練實踐經驗,又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第二種途徑次之,他們雖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理論知識豐富,但相對運動訓練實踐經驗缺乏。第三種途徑,他們雖有很豐富的運動訓練實踐經驗,但文化素質和專業理論水平較低。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河南省后備人才年齡結構不合理,要注意培養年輕隊員多參加比賽。
2.河南省后備人才學訓矛盾突出。
3.教練員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二)建議
1 優化管理體制、豐富培養模式,增加資金投入。
2.科學化訓練程度需要進一步提高與完善。
3.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建立教練員培訓體系,改善教練員待遇。
4.重視運動員文化學習,完善運動員培養體系,疏通運動員出路。
參考文獻:
[1] 鐘秉棟.社會轉型期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及其可持續發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55-56.
[2] 劉曙亮.我國青少年排球教練員隊伍建設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2):287-289.
[3] 于洋.影響河南省乒乓球競技運動成績因素的調查與分析[D].北京體育學.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