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芬
【摘 要】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依托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良好內部基礎和外部環境,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改進數學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本質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信息素養
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談幾點較為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相遇問題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講解,無論進行多么詳細的講解,還是會有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兩個人分別從兩個地方相對行走的畫面動態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明白相對行走、相背行走、相向而走的具體含義,這樣以后再遇到應用題中的各種相遇關系時就可以迅速、準確地理解。然后,教師可以將兩個人已經走過的路程,現在還相距的路程,以及最后兩人的相遇再以動畫的形式顯示出來,整體展現相遇的概念。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掌握相遇的概念,解決關于相遇的各種問題。同時,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有助于豐富小學教學內容,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完善思維
“加強學生空間觀念形成”這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之一,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難點能否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而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就可把抽象的空間概念轉化為學生能直接感知的具體表象,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為促進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飛躍發展架橋鋪路。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為了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條規律,制作了展示撕拼過程的課件。使學生在直觀感知中驗證了猜想,正確的建構了新知,使學生在動手撕拼以后,進一步得到了驗證。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完善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把知識的重點、難點、抽象的知識形成過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在圖、文、聲、像的直觀生動的變化過程,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尋求解答的最佳途徑。
三、信息技術為數學課堂提供網絡資源,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如在教學《吃西瓜》一課中,學生對幾分之幾理解得很好,但我發現有個別學生對西瓜了解甚少,有的同學還天真的認為西瓜是長在樹上,由于學生從小生活條件太優越,只知道吃西瓜,不了解西瓜的生長過程也情有可原,學校這方面的圖書較少,為此教師可以直接組織學生上網查詢,以西瓜為線索,上網進行拓展閱讀,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當學生坐在電腦前,便會覺得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消除學生的陌生感與約束感,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學習。這樣,他們有了更獨立的思維空間和合作學習的機會,學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體現,教學氛圍更加生動活潑。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解決書本問題時非常快,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束手無策了。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實只是我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過分地知識化,而忽略了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脫離了生活的學習,也就沒有意義了。新課程理念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應當來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來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而現代信息技術恰好具有這種優勢,它可以為學生提供各個領域的知識,讓學生接觸更廣闊的天地。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一課,把學校附近十字路口上的汽車流動情況拍攝下來,將此真實場景帶入了課堂。由于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播放一段路口來往車輛的錄像,要求同學們統計各種機動車流量情況,學生熱情高漲,紛紛投入到活動中。播放完后,沒人響應。那我再放一遍,又放一遍,仍未完成。多數學生著急了,說:“老師,太快了,記不下來。”我說:“可以想想辦法呀!”同學們開始自發的分工,有的當記錄員,有的數小汽車,有的數大客車,有的數貨車,有的數摩托車。再放一遍后,順利完成任務。把真實生活場景帶入課堂,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好奇心、求知欲強,同時培養了合作意識。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供了平臺,也為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開闊了廣大的空間,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整合起來,進行創造設計,讓它在課堂上發揮它真正意義上的作用,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小學數學教育》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南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