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枝洪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
淺析教師專業品行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辛枝洪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師德師風是教師專業品行的核心內容,是高校提升師生全體素質,樹立良好學校形象的關鍵,直接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素質。當今,教師的人格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重中之重,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教師人格主要從激勵性人格、以成功為導向鼓勵引導、專業品行三方面特征對師德師風建設產生深刻影響,本文主要針對教師的專業品行進行分析,進一步理解教師專業品行對師德師風建設的作用。
教師專業品行師德師風意義
教師專業品行是指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自省行為。抓住教師專業品行這個核心,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師資專業能力,是促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效途徑。在世界性的社會大背景下,教育正處于從傳統教育向現代化教育的轉折,教師的專業品行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作用越加明顯。
1.1豐富的知識
嚴明、嚴謹、嚴慈是師德的基本要求。常言道:“學者未必是良師”, 教師知識結構的組成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人文知識、扎實的理論功底以及創新能力,除此之外,自身的文體素質、人文素養、生活趣味等等亦是教師知識結構不可或缺的因素。通曉專業知識、教育心理學知識的教師能夠選擇、計劃并實施最有效的教學。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為能夠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比較清楚地引領學生的思維回歸正軌,要求其講課機變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到什么程度、學到什么程度”做到了然于胸。尊重愛護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
1.2靈活地運用
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思想基礎。具備良好知識結構的老師能夠看問題獨具慧眼,講課中旁征博引、得心應手,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無窮的啟迪和引導,幫助學生生動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養成良好行為規范,提高道德修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大時發表講話,提出“立德樹人,這是大學青年教師的價值取向”。用科學的教學風格引導學生,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展現的專業品行,有條理的行為,必要的機動靈活能力,獨特的創造性,是教師良好師德師風的凸顯。在教學中,教師應用親和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要樹立平等意識,教出氣質;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有激情,學生會被教師的激情震撼,更樂意接受教師的言行;教師需要具備過硬的語言能力,用語言征服學生,言語精煉準確,具有藝術性、啟發性。
2.1條理清晰
課堂上的任務就是學習。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師德的歸宿。有條理的教師注重可能幫助學生學習的課堂活動,用各種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仔細、謹慎地安排教學,引導自己和學生去順利高效地獲得有意義的學習成果。
2.2機動靈活
有效課堂的打造,需要教師保持冷靜的大腦,靈活地處理課堂上的變化,通過學生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掌握課堂正在發生的事情,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在幾秒鐘時間內選擇有效方法幫助自己達到既定目標。例如學生不能正確或自信地回答問題時,教師會據情況進行補充:提供正確答案,深入探究,重新引導或重新表述。師德的機動靈活, 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發展學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將學生放在教育主體地位,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同時也嚴以致學,嚴格要求學生。
2.3創造性
教育事業是創造性的事業,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獨特的創造性的教學風格,才能自然有效的駕馭課堂,與學生融洽相處,教學相長,打造出高效課堂。但是,高校教師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科學世界觀、方法論,通過日常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必須堅持以德育為首,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教師的內在約束能力也就是教師他律和自律中的自律。從理論上和外因上加強師德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他們轉化為個體的內在品質,變成個體的道德需要,才能推動教師自覺能動地進行高尚的道德行為選擇。可以說自律比他律更有助于提升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3.1批評教育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嚴于剖析自己,相對而言,自我批評更為關鍵。首先要對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出高標準,嚴要求。這是師德修養中的“立志”問題,我們需要高尚師德、現身教育事業的決心。其次,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所謂認識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自知之明”,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經常檢查自己、審視自己,尋找自己在思想和行為上的不足,加以改進。
3.2要做到“慎獨”
“慎獨”既是一種修養方式,又是一種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作為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磨練才能實現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按照教師的道德要求去行事、做人。
高校教師是承擔高等教育重大任務和實現高校職能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講話中突出強調了師德的重要性。他還引用韓愈關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論述,強調“傳道”是第一位的責任,要求廣大教師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教書育人,師德為先。只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風,為組建高尚的道德修養師資隊伍,全面提高教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水平提供適宜環境。教師是推動全面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者。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需要教師轉變思想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更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品行。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教師不斷探索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專業品行,促進著高尚師德師風建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