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嘉 王晨升
(1.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北京 100876;2.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北京 100876)
智能手機界面設計中用戶審美情態研究
楊慧嘉1王晨升2*
(1.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北京100876;2.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北京100876)
隨著手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用戶需求的不斷擴大,智能手機外觀設計簡潔、操作簡便、功能強大、界面個性化十足,已經成為眾多用戶的購機首選,掀起全球購買熱潮。本文通過對當下市場已有智能手機及其應用系統界面深入的分析,總結智能手機應用系統界面設計的原則,并運用深入訪談、問卷調查的用戶研究方法,對智能手機應用系統的界面視覺設計進行解構和分析,拆解出能夠被評估、量化的審美原素,如色彩、圖形、結構、材質,了解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用戶群對于手機界面的審美需求,總結界面設計中的審美規律和視覺設計方法,并將此研究結果運用到實際項目中去。
界面設計深度訪談審美情態
界面是手機各個功能與人溝通的媒介,良好的界面設計可以使人在產品的使用中快速、高效、愉悅完成任務。隨著智能手機功能、技術上的趨同,界面視覺設計必定是未來用戶購買產品的重要因素。目前手機企業的關注點往往是產品技術,往往忽視了視覺設計上的問題,沒有深入了解用戶的審美傾向、需求,只能從設計師經驗、視覺優化的角度對界面進行設計。這樣的產品即使技術、性能再優異,也難以維持市場。本文運用用戶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將用戶的審美情態作為研究為出發點,對用戶審美偏好及手機功能的研究,可以使智能手機的界面從風格、顏色、布局、材質進行重新定義,可以設計歸納符合用戶審美需求的智能手機應用系統的標準化界面。
通過對特定的目標用戶群的什么情態的研究,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偏好和投射在手機界面中的審美偏好,繼而研究用戶在界面的色彩、圖形、材質方面的審美傾向,建立用戶對智能手機應用系統界面的審美模型以界定界面設計的整體風格及格調,指導界面視覺設計的方向。
審美情態是以個人喜好的方式所表現出來對審美的傾向性,是人對美的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它源于人們對審美的理想,是審美知覺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斷力、創造力的綜合體現,審美情態決定人的審美標準。審美情態因為文化、情感、經驗和審美疲勞等因素對界面給人予影響,審美情態始于用戶的情感,如何把握用戶對美的需求,是界面視覺設計成敗的關鍵。
用戶一直是產品使用的主體,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才是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在界面視覺設計中,用戶的審美需求滲透到每一個環節。當然用戶群體特性存在很大差異,但在某一個特定的階段,均有一種或幾種相對穩定、主流的設計風格,這些風格反映了用戶群體在審美上的標準。
2.1研究目的和方法
2.1.1研究目的
在界面的視覺設計中,用戶審美情態決定用戶對產品界面視覺設計的接受程度和滿意度。以用戶的審美情趣的研究為出發點,通過深度訪談對智能手機特定群體的審美情態進行研究,總結出用戶對視覺的的審美傾向和設計趨勢。
2.1.2研究方法
用戶研究中對特定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是,一般采取定量的研究方法,在此次對用戶的審美情態研究中,則深入訪談作為的主要研究方法。用戶深度訪談一般分為訪談的準備階段、訪談階段、訪談結論階段三部分。
2.2訪談準備階段
2.2.1定義
從設計師或研究利益相關者獲取產品風格定位的,例如“簡潔”“科技”等等。如果
覆蓋范圍不夠廣度,通過訪談再進行補充和確認。
2.2.2收集、整理資料
對用戶進行審美情態的深入訪談,需要準備與其相關的各類素材資料。訪談素材包括:生活圖片、色彩、質感、圖形和系統界面等。
2.2.3設計訪談提綱
在明確訪談目的和訪談資料整理歸納之后,要根據訪談目的擬訪談提綱,大綱需要針對訪談的每一條需求,在做到詳細、縝密,同時要考慮用戶對訪談題目的理解。在訪談提綱的設計中避免使用用戶不易理解的語言或使用誤導性的問題。
2.2.4用戶招募
據Nielsen公司發布的報告統計,年齡在25歲至34歲的人是智能手機的最大用戶群體。2014年第二季度,他們的智能手機擁有量86%,并且他們采用設備的速度還在不斷的增長。而以用戶使用手機應用量來看,年齡在25歲至44歲的人群每月使用的應用程序最多,平均每月要使用29個。
根據樣本最大化人群理論,在本次訪談中主要針對年齡在25歲至44歲之間智能手機用戶群體,根據用戶的職業、收入、教育程度和智能手機使用度等條件將用戶群體分為三類:高端商務、年輕新貴和絢麗時尚,并以此進行用戶招募。因考慮到視覺的主觀性非常強,為了保證研究數據的普適性,每組目標群體為20人,男女比86%,并且他們采用設備的速度還在不斷的增長。而以用戶使用手機應用量來看,年齡在25歲至44歲的人群每月使用的應用程序最多,平均每月要使用29個。
根據樣本最大化人群理論,在本次訪談中主要針對年齡在25歲至44歲之間智能手機用戶群體,根據用戶的職業、收入、教育程度和智能手機使用度等條件將用戶群體分為三類:高端商務、年輕新貴和絢麗時尚,并以此進行用戶招募。因考慮到視覺的主觀性非常強,為了保證研究數據的普適性,每組目標群體為20人,男女比例為1:1。
2.3訪談階段
2.3.1介紹訪談背景并填寫個人信息
在訪談開始的時候,需要向用戶清楚明確的說明此次訪談的目的,對如何進行訪談工作的一系列的流程和訪談的時間向用戶交代清楚,并需要用戶填寫個人信息。
2.3.2常用界面偏好
首先需要用戶在研究員提供的視覺類型的問卷中選出自身的視覺傾向,然后需要用戶在智能手機使用中的應用軟件中那一款的視覺體驗比較好,并加以說明。
2.3.3色彩傾向
首先讓用戶選擇12色環中第一感覺最喜歡的顏色,之后讓用戶在電腦繪圖軟件中調色板中調處他們喜歡的維度和其他喜歡的顏色,并填寫色彩喜好問卷。
2.3.4界面圖版訪談
對用戶進行界面圖版的訪談時,將事先準備的界面圖版素材為用戶播放,通過訪談我們可以得出在視覺上用戶更偏好那些現有界面(色彩、圖形、材質)?用戶認為哪些關鍵字可以與之對應,針對相關應用,用戶可理解的隱喻是什么?通過訪談和問卷可以得出用戶對此的具體評價。
2.3.5情態圖版訪談
對用戶進行生活情態圖版訪談,我們可以得出用戶認可的圖片中的色彩、圖形、材質和隱喻。哪些圖片能反映用戶的生活情態?需要用戶通過用戶問卷選擇關鍵字與之對應,并得到用戶的具體評價。
2.4訪談結果總結
使用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對高端商務、年輕新貴、絢麗時尚三類人群的審美情態上的一系列的研究,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性別的用戶在審美標準和認識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不同用戶在訪談中對某一個色彩、材質或是風格上的審美傾向也有趨同評價。我們將訪談的數據整理、分析,并從色彩、質感、圖形、風格等方面對用戶的審美傾向進行闡述總結。
在此次訪談中,用戶樣本共60個,男女比例1:1。通過問卷、自調色彩、界面及情態圖版等訪談手段,得出高端商務、年輕新貴、絢麗時尚三類人群對色彩傾向的總結。
2.4.1色彩
用戶對色彩的感知能力比起圖形和文字更具感染力,所以說色彩是用戶接觸產品的第一印象,符合目標用戶群體的色彩審美傾向的設計,是產品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通過訪談得出三類人群對色彩傾向是:色彩豐富、淡淡的顏色、綠、藍、白。
2.4.2質感
質感是指某種物品和材質、質量帶給人的感覺。界面視覺設計中對背景、圖標其他一些類的元素的質感可以體現界面設計的品質和體量感,是界面風格化表現的重要因素。三類人群對質感傾向是:光滑、細膩、柔軟、純色、平面。
2.4.3圖形
圖形是界面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的個性化和藝術性會給使用戶對整體的界面的設計帶來不同的體驗,好的圖形化設計可以方便用戶對功能的理解增加趣味性并可以通過圖形設計引導用戶對功能的使用。研究用戶對圖形的審美傾向對視覺設計圖形方面的把握提供一個很好的落腳點。三類人群對圖形傾向是:輕巧、大氣、圓潤、精巧、部分無規則。
2.4.4風格
每一個設計師都會賦予產品自身的風格,因此在設計的風格上人們都有自身獨特的喜好。在界面設計中,整體的設計風格是設計開展的前提,是設計師如何把握的立足點。三類人群對風格傾向是:時尚、自然、簡約、扁平、唯美。
2.4.5其他
(1)視覺顏色材質風格的搭配和主題內容是否符合。(2)界面清晰、明確,視覺不易疲勞,是30歲以上的人群的考慮重點。
此次用戶的深入訪談,通過對目標用戶對各類視覺素材的自身感受,可以從中量化出視覺元素如色彩、質感、風格、圖形是符合用戶的審美情趣、傾向和需求。在界面設計中,設計師們往往都是以自身的感性主觀方向或是項目經驗來開展設計工作,缺乏數據的支持和理論方面的指導,這些數據可以在界面設計中指引設計師對界面視覺風格、色彩、材質的運用,結合界面視覺設計的種種原則和方法設計出符合用戶審美需求的界面。
[1]王甦,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2]王軼群.淺析屏幕體驗與使用行為[J].今傳媒,2014年03期.
[3]Jenifer Tidwell,Designing Interface[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年.
[4]Tom Tullis Bill Albert,用戶體驗度量[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
[5]Nielsen J.Usability Engineering [M].Boston:Academic Press, 2004.
Along w ith the maturity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user requirements, smart phones w ith simple appearance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powerful functions and personalized interfac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users, which has set off a global buying spree.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d the smart phones and its application system interface in the present market, summarized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smart phone application system interface. By using the user research methods of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we de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the graphic interface design of smart phone application system, dismantled the aesthetic elements which can be evaluated and quantified such as color, graphics, structure and material. In the end, we want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needs of different users for mobile phone interface, summarize the aesthetic laws in interface design and the visual design methods, and apply the results to the actual project in China's cultural background.
Interface designIn-Depth interviewAesthetic modality
楊慧嘉(1981—),女,黑龍江阿城人,碩士研究生,設計藝術學。
★王晨升(1964—),男,副教授,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