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仁薩·阿布來提
摘 要:水是一切生命過程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水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隨著人類對淡水需求的日益增長,水資源緊缺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近幾十年來,灌溉農業成為全球糧食增長的主要動力,全球農業是水的最大消費行業。目前,我國灌溉用水量的比列在經歷明顯的下降過程后,呈穩定態勢,但從長遠看,隨著工業,城市,生活,生態用水的不斷增加,由于新增加水資源的開發潛力越來越小,開發代價越來越大,因此乃將有一部分灌溉用水轉為其他行業用水。
關鍵詞:節水灌溉;重要性;發展趨勢
1.節水灌溉的重要性
目前,農業用水占全國總有用水量的70%,由于受工程配套狀況和管理水平所限,灌溉用水效率僅有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對策之一。如何通過各種節水措施,有效地提高灌溉水資源的使用效率是發展農業節水的根本任務。
近年來,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農業干旱缺水與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而且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通過采用現代節水灌溉技術改造傳統灌溉農業,實現適時量的“精細灌溉”,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缺水國家,尤其北方廣大地區水資源供給已嚴重不足,在未來30年內,隨著人口的增加,農業供水只能維特在目前的4000億m?水平上,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節水灌溉,把灌溉水利用率從目前的0.45左右提高到0.65。然而要達到這個目標,節水灌溉還從在以下問題:
①基礎研究滯后節水灌溉效益最后的指控,需要建立在一些基礎研究上,而我國基礎研究相對比較滯后,總體比國外失進水平落后了3~5年。
②設備欠完善。主要表現在缺乏系列化,標準化,配套化差,產品的水利功能及耐用壽命同國外先進技術相比從在較大差距。
③綜合性不夠。節水工程技術單打一的較多,缺乏與農業技術的綜合。
④對現有工程的利用重視不夠。許多荒原只修建了干渠主干工程,田間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衡,工程老化失修,效益摔減。
⑤管理跟不上,法制不健全,缺乏鼓勵農業綜合,高效利用水的xx制利用和調控手段。
3.節水灌溉趨勢方向
(一)因地制宜,繼續普及與推廣先進的噴,微灌技術
目前,我國節水灌溉工程中,噴,微灌技術所占的比重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有大的差距。國內外噴,微灌技術正朝著低壓,節能,多目標利用,產品標準化和系列化及運行管理自動化方向發展,任何一項節水灌溉技術都有其適用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普及與推廣噴,微灌技術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有條件的地區,應大力發展地下滴灌技術,就是在灌溉過程中,水通過地理毛管上的灌水器緩慢滲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細管作用或重力擴散到整個作物根層的灌溉技術。由于在灌溉過程中幾乎沒有水分蒸發損失,而且對土壤結構的破壞經,因此在各項節水灌溉技術中,該項技術的節水增產效果最為明顯,而且使于農田作業和管理,特別適合于在我國西北地區干旱,高溫,風大的自然條件下推廣應用。
(二)實現灌溉渠系管道化
我國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區低壓管道輸水技術,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區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應大口徑塑料管材的開發生產。
(三)發展現代精細地面灌溉技術
土地平整是改進地面灌溉的基礎和關鍵,由于我國地面灌溉量大,面廣,急需推廣應用激光控制平地技術,水平畦田灌溉技術,田間閘管灌溉系統以及土壤墑情自動監測技術等一切改進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實現田間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適時適量的精細灌溉。
激光控制平地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新近的土地平整技術,在發達國家已被廣泛應用。這是一項“傻瓜式”的高新技術,具有自動化程度高,作業效率高,操作簡單等特點,便于大規模推廣應用。該技術適用于多種糧食作物灌溉,經過合理的系統設計和田間管理,水平畦田灌溉可以取得與壓力灌溉系統相媲美德灌溉效果。
(四)研究和推廣非充分灌溉技術
非充分灌溉理論源于傳統的充分灌溉理論,但不是簡單的延伸,它將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及“四水”轉化理論等高新節水技術和理論相結合,創建新的灌溉理論及技術體系,它將對現有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及灌溉管理模式等生產巨大的沖擊和影響。我國北方一些地區已經實行了減少灌溉次數等非充分灌溉方式,一些科研單位和灌溉試驗站也開始了一些非充分灌溉的實驗研究。
(五)“3S”技術在農業節水灌溉中的應用
進入21世紀,空間遙感得到了大力發展,更多的衛星被送上太空,從而使“3S”技術在農業節水領域中應用成為可能。如應用“3S”技術建立“土壤墑情監測網系統”,對全國農田墑情進行監測,為農業灌溉用水和抗旱減災服務。目前,發達國家的一些先進灌區以土壤墑情監測作為灌溉用水管理的主要依據,根據氣象觀測資料,土壤墑情資料,作物長勢資料等確定作物的灌溉水量及灌溉時間,及時提供用水信息,從而使農業灌溉管理更加科學,精確。我國農業結構和水土資源分布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狀況,氣候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作物種類,經濟發展水平等,科學確定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節水灌溉發展模式,加快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高效用水技術與設備。
(六)走綜合節水,系統節水的路子
回顧世界和我國節水灌溉發展的歷程,最重要的啟示是,必須把追求綜合效益最大化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堅持適用,方便,自愿的原則,積極探索與生產關系相適應的節水途徑和措施,走綜合節水,系統節水的路子。這是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生命力。
一是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和現代化農業建設發展節水灌溉。為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推行農業結構調整到哪里,節水工程就配套到哪里,以調整促節水,靠節水增效益。
二是結合經濟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節水灌溉。
三是因地制宜發展綜合型節水灌溉工程。最近幾年在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按照“山丘果園微灌化,大棚瓜菜滴灌化,糧食作物噴灌管灌化,渠道防滲化”的思路,大力發展綜合節水灌溉,為其他地區發展農業節水模式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