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李鑫軼 許帆婷 石紀堅 黎海琳 鐘大海 談 侃
在2012年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會上,中國石化業務公開工作被評為“合規運營最佳實踐獎”。
清早一上班,中國石化黨組紀檢組、監察局的業務公開巡視員小程開始了全天網上瀏覽工作。他關注的網頁叫“中國石化重點業務信息系統”,只要輕輕一點,中國石化兩天前所有時段發生的所有對外經營活動結果就會展現在眼前。隨后,他會根據自己的專業經驗,對這些業務往來進行檢查。
這是中國石化業務公開網上巡視的一個縮影。國有企業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內涵發展的關鍵階段,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國石化業務公開信息化監管順應了這種發展趨勢,在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助力企業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建設廉潔企業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完善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中國石化每天交易額達70多億元。如何對交易活動加強監控、防范權力運行風險、確保干部員工平安?2009年,中國石化以ERP和BW等系統為支撐,開發了業務公開監察信息系統,對物資采購、油品銷售、工程建設等10大類對外經營運行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同時,分層次組建網上監管隊伍,即時開展巡視監控。集團公司黨組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聽取匯報、做出批示,指導加強工作。
業務公開系統一上線,就得到了集團公司上下的好評。在成績面前,黨組紀檢組、監察局沒有止步,二期系統的開發被列上議事日程。2014年6月13日,二期系統試運行,升級后的新系統增加了統計分析、問題篩查、價格比對、違規預警功能,設置25個預警點、9個問題篩查項,讓系統更科學、更靈敏。
“業務公開系統二期功能的開發完成,有效改進了一期系統靠人工‘大海撈針’式的巡視方法,為監督人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問題查找工具。”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徐檳說。
幾年來,系統公開重點信息1657萬條,涉及合同金額上千億美元、幾萬億元人民幣。“這些數據信息中隱藏著大量值得挖掘的問題線索。”基層業務員告訴記者。通過開展網上巡視,共發現疑點15282個,查實整改問題3087個,對417名責任人作出處理,有效發揮了監督震懾作用,同時實現經濟效益2300余萬元。
網上巡視嚴把重要“關口”,對業務人員規范權力運行起到了監督制約作用。“業務公開網上巡視像電子眼、探照燈,在每一筆交易的歷史記錄上一遍遍掃視審查,連一點點的筆誤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交易行為完全暴露在陽光下。”一位業務員感慨地說。
物資采購處于企業經營環節的前端。業務公開網上巡視把物資采購作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之一盯緊看牢。2011年5月,總部網上巡視組發現某企業采購的液氨價格為10555元/噸,而另一企業同期采購價為3632元/噸。經過調查,發現負責此項業務的計劃員屈某涉嫌受賄,紀檢機構及時查清了屈某違紀違法事實,對其作出了黨政紀處理。該企業針對案件暴露的問題舉一反三、認真整改,加大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力度。業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干部員工“履職盡責、廉潔從業”意識。

□ 安徽六安石油紀檢監察人員在抽查加油站經營狀況。李澤亮 攝
一次,網上巡視發現,某企業2010年采購的一批氫氧化鈉價格為2060元/噸,而同期市場價格為1000元/噸左右,該企業采購價格明顯偏高。經過調查,發現供應商全部為中間商;業務人員沒有按照規定對氫氧化鈉進行有效價格分析;供應商之間形成了價格同盟,一直維持超高利潤。經測算,該企業累計多支出730多萬元。對此,黨組紀檢組、監察局下發了整改建議,該企業對當事人進行了責任追究,并取消了3家供應商的資源市場成員資格,優化供應商結構,減少中間商采購;通過加大市場分析力度,對價格異常情況嚴格管控。之后,通過網上跟蹤查看發現,該企業氫氧化鈉采購價格趨于正常水平,生產成本節約效果明顯。
業務公開網上巡視平臺不僅可以開展巡視,更成了基層的比價平臺。“王經理,剛才我們在業務公開平臺查詢到今年3月我們進貨的王老吉價格有點貴,同一家貿易商卻比河北、山西、山東等公司的采購單價貴出來近3毛錢,您看看是不是可以換一家供應商,或者找他們重新洽談一下價格。”北京石油網上巡視員小張的建議得到了重視,通過業務公開,監督人員可以在全系統對比價格,省去了外出調查的時間和金錢,監督起來更加方便快捷。
無獨有偶,2014年廣東石油針對便利店商品的采購成本進行了網上巡視,發現某下屬公司采購的部分非油品商品,價格高于省公司統采商品價格,特別是暢銷商品價格差異較大。針對此問題廣東石油開展了專項監察,該公司立刻與對方談判,提高商品的返利率,有效降低了采購價格。
業務公開網上巡視平臺讓買方省心,讓賣方放心。作為監督者,在招投標中經常聽到供應商說:“現在我們都知道你們有業務公開,通過公開,我們也放心了,現在參加中石化的招標,就是要靠價格和服務。”
在生產建設管理等各環節,業務公開網上監控重點崗位、關鍵環節權力的規范操作,發揮了強化管理、堵塞漏洞、避免效益流失的作用。
2011年,某油田通過網上巡視發現,各基層單位的廢舊油管(桿)處置價格差異較大。經調查發現主要是因為廢舊物資處置管理方面缺乏統一要求,存在評估定價程序不規范、客戶審核把關不嚴、實際處置與基層單位推薦客戶不一致等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該油田提出了一系列加強管理的措施,成立了油田廢舊油管(桿)管理領導小組,建立了由供應、財務、審計、油區稽查、紀委及專家組成的評估定價小組,對廢舊物資處置的價格評估、招標等進行全程管理;制定了《廢舊油管和抽油桿管理實施細則》《廢舊管桿銷售規定》和《廢舊管桿等級標準》等制度,實行公開競價處置,逐步實施廢舊資產處置信息網上公開發布。通過落實整改措施,有效提高了廢舊資產處置的管理水平,增加了經濟效益。
一次,網上巡視發現某企業簽訂的計量間改造等5個工程建設項目合同金額共計約1110萬元,而決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約30%。經查,主要是由于項目設計變更、工作量增加,以及施工協調補償費用增加等原因造成,暴露出項目建設前期論證不充分、設計中現場勘察有欠缺,設計不合理,投資管理把關不嚴等問題。針對該問題,黨組紀檢組、監察局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該企業完善項目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施工管理,該企業隨后下發了《工程建設現場管理簡明指南》等6個指南、《工程建設項目現場簽證管理規定》等3項管理規定,促進規范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 集團公司召開“雙鑒”警示教育會議。石紀堅 供圖
銷售工作是對外經營環節的重要關口,也是腐敗風險較高的領域。集團公司加強對產品銷售環節的業務公開網上巡視監察,持續向銷售人員傳遞著“有人盯”的信號,在加強管理的同時,警鐘長鳴,使其經得起各種誘惑,確保廉潔從業。
中國石化通過業務公開信息系統,定期匯總分析所銷售產品的銷售量以及銷售最高價、均價、最低價,并做出監督檢查。網上巡視曾發現,某企業對某大客戶銷售的0號柴油長期低于市場價。對此,黨組紀檢組、監察局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是合同簽訂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條款所致,向該企業下發了《整改通知書》,企業立即進行了整改。之后,系統對該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跟蹤,發現其銷售價格已經達到正常水平。
黨組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局局長耿禮民說:“中國石化業務公開監察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建立,初步形成信息共享和違規預警機制,實現了科技手段與制度建設的深度融合,切實保證了權力運行的制度化、流程化,增強了員工責任感和廉潔從業意識,為進一步推動反腐倡廉源頭治理,為建設廉潔企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2012年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會上,中國石化業務公開工作被評為“合規運營最佳實踐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