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
“我在有意識地制造危機。我一年不說話就是讓媒體給我們挑毛病,讓我們的團隊時刻保持清醒,一個企業太平靜就會出問題。”
9月19 日,在開幕的長城汽車第四屆科技節上,此前噤聲一年多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給出了上述的解釋。很顯然,在科技節上不得不面對媒體的魏建軍給自己找了一個充滿“英雄主義”光環的臺階。
此話一出,立即引來記者微信朋友圈一頓嘲諷。有人評論說,這感覺就像某些語句“我是故意輸的”。更有人直接指出,這不是扯淡嘛,話都說不圓了。
《汽車商業評論》無意去指責魏建軍此番言論的不誠懇或者說自我貼金,無論真誠與否,他說的都是他自己,與他人無關,而且這次他畢竟跨出一步,敢于交流,也算突破了自我。
另外一個突破是,針對H8上市一再推遲原因的各種陰謀論說法,魏建軍明確就是H8后橋問題。他說:“我們這個事就是后驅主減速器上的事,其他沒有了,預計明年上市。”此前,長城官方給出的聲明中,只是提到了“車輛在高速工況下,傳動系統存在敲擊音”。
現在的說法較以往更明確,也洗白了奔馳。陰謀論者說奔馳要挾ZF不給長城提供6AT,雖然內行人一看便知純屬扯淡,但也蒙騙了許多圍觀者,包括汽車記者和一些分析師。
《汽車商業評論》堅持認為,這是長城長期堅持逆向研發的后果之一。長城平臺開發能力欠缺,逆向導致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說平臺的再用能力。這種瓶頸難以突破,長城的未來就會很快產生天花板。
天花板實際已經來臨,這一天,魏建軍對外宣布長城汽車將暫時放棄其轎車業務,讓這家本已在風雨中的民營汽車企業更加難以平靜。
難以理解的是,在魏建軍口中,長城汽車的轎車業務是自主品牌中唯一能夠盈利的。當然,官方的說法是更加專注于 SUV領域。能夠盈利卻要放棄,這是何等具有戰略意義的舉動。但在我們看來,這種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且不嚴謹的態度確實不應該是魏建軍的風格。
未來,魏建軍的這個決策是能夠幫助長城汽車成功從當前的困局中殺出重圍,真正打造出一個可以在國際上響當當的 SUV品牌,還是會被他刻在“前車之鑒”的石碑上,我們不妄作評論。
但至少當下放棄轎車業務會讓長城汽車陷入短期的動蕩。
首先是可能的產能過剩。
長城汽車在天津和徐水兩個基地當前的產能已經達到 80萬輛,其中天津55萬輛,徐水 25萬輛。未來徐水基地的產能目標是逐步過渡到 50萬輛和100 萬輛。
顯然,這個產能的規劃當時包含了轎車項目在內。而如果扣除長城汽車的轎車業務每年約 20萬輛的規模,其產能過剩比率將大幅提升,固定資產投資的攤薄壓力將會增加。
其次是經銷商網絡如何穩定。
2013年,長城汽車宣布哈弗品牌獨立,與之相應的是一直傳言的分網行動正式展開。《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盡管多數網絡目前仍然并未分網,只是針對哈弗品牌更改了店頭和店內形象,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經銷商選擇了在原有長城汽車4S店的基礎上重新投資建立新店代理哈弗品牌。
而一旦轎車業務停止,就意味著這些經銷商將面臨其中一個4S店將會無車可賣的尷尬局面。而對于一些只代理長城汽車轎車業務的網絡來說,則將面臨著退網的壓力。
最后,是對于長城汽車SUV業務的嚴峻考驗。
放棄轎車業務,等于長城汽車未來把全部的賭注都壓在SUV一條道路上,也就意味著未來它的每一款SUV產品在市場上都不容有失。
截止到2014年8月,長城汽車SUV銷量為299067輛,同比增長14.95%。這也是魏建軍選擇專注 SUV領域最引以為傲的數據說明。
但在其產品結構中,僅依靠哈弗H6一款明星產品和新品哈弗 H2拉動銷量增長。哈弗H5、M系列銷量均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哈弗H5銷量為34713輛,同比下降20.7%;M系列銷量為 63883輛,同比下降27.1%。
哈弗H8仍無重新上市時間表,哈弗H9的預期仍待觀望,而更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內自主品牌企業紛紛把產品投向 SUV市場,未來哈弗H6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長城汽車到底能靠什么保持住SUV市場持續的競爭力?
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魏建軍,放棄轎車,盡管有短期麻煩,但這卻可以振興已經走下坡路的SUV事業,豈不是算英雄斷臂求生。但當長安、奇瑞乃至傳祺等品牌的SUV洶涌過來時,更不要說合資下探,長城能否抵擋得住,要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幾次對本刊記者說,要多保護自主品牌,多保護長城。對此,我們表示贊同,但保護不是一味奉承,對于自主品牌,我們應該保護值得保護的。自主品牌多少月連降都是合乎邏輯的,因為這其中有太多濫竽充數。但在連降中,我們要看到那些崛起的企業,它們的上升也是合乎邏輯的,它們才是真正的脊梁,它們注定是少數派,希望長城是其中一員。
但是,今天魏建軍的一句話又打擊了一大片,讓他沉默的英雄主義借口暗然失色。根據報道,他說:“理解有些媒體想方設法挑毛病的做法,因為他們得生存。”
我們認為,他應該說的是,當下不少汽車記者太不專業,比如對如下一段文字一一“自主品牌的問題真是出在‘抄襲上嗎?逆向研發其實并不是自主品牌乃至整個制造業的癥結所在,產品研發管理散漫和生產設備及工藝老舊才是最致命的!而長城在研發管理上做得在國內行業內可謂是標桿,應該對其給予肯定!”
誰知道魏建軍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