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碧,繆立串,陳偉強
(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全科,廣東 深圳 518105)
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對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陳 碧,繆立串,陳偉強
(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全科,廣東 深圳 518105)
目的 探討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對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抽取在社區衛生中心建立檔案的68例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用電腦生成隨機數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4例。觀察組采用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社區干預。應用問卷調查及SF-36量表對老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質量進行調查。分析兩組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及生存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服藥次數依從性、服藥量依從性、癥狀改善時依從性、癥狀惡化時依從性及總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顯著增強(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一般狀況、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及健康變化)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對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顯著效果,進而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效果顯著,具有應用價值。
同伴支持;社區干預;空巢老年;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非傳染性疾病將占總死亡原因的79%,其中以心腦血管疾病為首,而高血壓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危害性最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影響因素[1]。近年來空巢家庭老年高血壓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為危險空巢老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2]。對于高血壓的治療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主要是通過藥物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3]。同伴支持是由與目標人群有相同特點并掌握一定經驗知識的人提供支持,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而改善患者健康狀況的有效方法[4]。已有研究證實同伴支持在老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干預中具有良好效果[5]。然而其在高血壓疾病的干預中卻少有研究,因此探討其在空巢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應用類實驗設計的方法,從2014年1~3月采取便利抽樣的方法抽取在社區衛生中心建立檔案的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用電腦生成隨機數字法隨機抽取68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且愿意參加的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診斷為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 mmHg,也診斷為高血壓;⑵年齡>60歲且<80歲的空巢老人;⑶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訂書面的知情同意書;⑷病情穩定意識清楚;⑸至少服用一種降壓藥。排除標準:⑴老年癡呆、認知障礙、語言溝通障礙等影響交流者;⑵繼發性高血壓;⑶共同生活的夫妻、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同時入組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齡60~80歲,平均(70.2±6.4)歲;病程1~20年,平均(8.7±2.5)年;高血壓分級:Ⅰ級32例,Ⅱ級20例,Ⅲ級1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高血壓病情分級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觀察組(n=34)對照組(n=34)檢驗值P值20/14 18/16 χ2=0.239>0.05 68.8±6.0 70.3±6.5t=-0.989>0.05 8.8±2.8 8.2±2.1t=1.000>0.05 17 15 9 11 8 8 χ2=1.145>0.05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社區健康教育干預。⑴一周進行一次健康教育,連續教育3個月:組織健康教育講座,宣傳有關高血壓的健康內容及知識,具體有高血壓疾病的影響因子、并發癥的種類及危害、日常生活中的監測及重要性、控制飲食、合理的作息及生活習慣、用藥需按時按量等。⑵兩周進行一次行為干預,連續干預三個月:采用上門訪問及打電話提醒的方式來督促患者按時按量用藥。
1.2.2 觀察組 采用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法。(1)建立同伴支持小組:依據患者的住址建立社區同伴支持小組,每個社區設立一個小組,每組挑選一名患者作為組長,條件為病程5年以上,血壓控制良好,具有一定的高血壓防治知識且積極熱心的患者。(2)組長培訓:對各組組長進行知識培訓和溝通培訓,包括高血壓的相關基礎知識,高血壓的自我管理方法,溝通技巧,組長責任等四個方面。(3)工作落實:共建立同伴支持小組4個,每組6~9人,為組長開通咨詢熱線使組長可以及時與醫療工作人員進行溝通,解決組長無法解決的問題,同時制定活動計劃,每個月組織互助活動,由組長對組員進行教育和疑難解答,并收集組員相關信息,對組員的薄弱環節進行干預和教育,并在下個月的活動中進行考核。平時在社區內也自行組織活動,改善生活質量和治療態度。(4)組間互動:每3個月組織一次小組知識競賽,鼓勵患者對高血壓防治知識的掌握和交流,促進共同進步。(5)質量控制:所有患者均經過測試,確定具備理解干預方法的能力,同時主觀上愿意配合干預。同時,本研究為非單人完成的完全隨機實驗,所有參與人員均經過集中培訓,達到要求后方可開始干預,有執行標準化干預的能力。
1.3 評價方法 應用自我問卷及SF-36量表對老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質量進行調查。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及生存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服藥次數依從性、服藥量依從性、癥狀改善時依從性、癥狀惡化時依從性及總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n=34)對照組(n=34)t值P值服藥次數依從性3.4±1.0 3.0±0.8 1.821<0.05服藥量依從性3.6±1.5 3.1±0.7 1.761<0.05癥狀改善時依從性3.3±1.2 2.8±1.1 1.791<0.05癥狀惡化時依從性3.5±1.4 2.9±1.2 1.897<0.05總治療依從性3.45±1.03 3.08±0.76 1.685<0.05
2.2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顯著增強(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一般狀況、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及健康變化)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s)
注:a與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心理水平觀察組(n=34)對照組(n=34)t值P值干預前2.32±0.65 2.27±0.53 0.348>0.05干預后3.15±0.72a2.86±0.61a1.792<0.05生活行為方式 疾病認識情況干預前2.26±0.54 2.19±0.49 0.560>0.05干預后3.07±0.78a2.74±0.64a1.907<0.05干預前2.41±0.62 2.34±0.65 0.454>0.05干預后3.27±0.72a2.98±0.63a1.767<0.05
表4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n=34)對照組(n=34)t值P值生理機能92.0±10.8 81.7±13.7 3.443<0.01生理職能89.3±24.3 74.2±32.4 2.174<0.01軀體疼痛9.8±5.6 17.7±7.4 -4.964<0.01一般健康狀況55.3±9.3 46.5±7.4 4.317<0.01一般狀況57.8±7.1 51.2±6.3 4.054<0.01社會功能56.9±6.7 50.5±6.3 4.058<0.01情感職能87.8±18.9 76.4±24.1 2.208<0.01精神健康60.6±9.2 52.8±9.0 3.534<0.01健康變化46.3±8.4 37.3±8.1 4.497<0.01
空巢老人獨自生活,由于不與子女同住,缺乏家庭和社會的監督與支持,高血壓的自我管理水平不理想,導致患者血壓控制不理想引發或加重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6]。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中僅有約30%的患者嚴格依照醫囑進行用藥控制血壓,而這一現象在老年患者中尤為突出[7]。社區干預是通過定期在社區內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飲食控制、藥物療法、運動療法和自我監督幾個方面進行口頭指導和書面宣傳,并定期隨訪的方式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8]。在本研究中,隨訪時間為1個月1次,共隨訪6個月。實施健康教育改善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已成為高血壓治療的共識,然而,由于患者的病情、年齡、對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文化程度等均存在較大差異,且醫療工作者時間有限無法花費大量時間對患者進行點對點教育,因此僅通過健康教育很難從根本上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9]。同伴支持是由與目標人群有相同特點并掌握一定經驗知識的人提供支持,進而提高患者自身的疾病控制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干預模式[10]。同伴支持干預中,在醫務人員健康教育基礎上,同伴為患者提供持續的促進、彈性化支持和幫助;同時同伴間的溝通障礙較小、更為方便,可以相互分享自我管理的經驗,有助于加強彼此的信心,進而提高患者的自我干預能力。
研究證實,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通過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楊偉民等[11]證實社區干預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但其并未對服藥依從性的各個維度進行分析。而在本研究中發現僅僅使用社區干預無法達到良好效果,其各個維度的依從性均低于觀察組。其原因是僅僅使用社區干預醫療工作者投入時間有限,無法保證干預效果。同時本研究中發現,同伴支持在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方面作用巨大,但不同患者間作用效果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原因可能與互助組長的水平相關,因此,選擇和培訓合格的互助組長是同伴支持計劃的重點和核心。同時同伴支持的組員選擇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有的小組內,患者間關系更為良好因此溝通更為充分,而在有的小組中,患者在被分為一個小組時甚至相互間并不認識阻礙了組員間的交流和溝通,影響了實施效果。在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其原因與同伴支持改善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類似。胡雪英等[12]證實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可以達到更好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效果更優且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不僅可以加強健康教育效果還可以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和生存質量,因此效果也優于僅使用健康教育。兩組患者間的生存質量差異提示,通過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以減輕高血壓對患者帶來的影響。
綜上所述,同伴支持配合社區干預對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顯著效果,進而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效果顯著,具有應用價值。
[1]Ferini-Strambi L,Walters AS,Sica D.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stless legs syndrome(Willis-Ekbom Disease),hypertension,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Journal of Neurology,2013,261(6):1-18.
[2]余昌妹,符麗燕,楊曄琴,等.失能空巢老人健康和照料現狀的分析及其建議[J].醫學與社會,2010,23(12):6-8.
[3]Agarwal R,Bills JE,Hecht TJ,et al.Role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overcoming therapeutic inertia and improving hypertension contro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ypertension,2011,57(1):29-38.
[4]Smith SM,Paul G,Kelly A,et al.Peer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11, 342:d715.
[5]Haltiwanger EP,Brutus H.A culturally sensitive diabetes peer support for older Mexican-Americans[J].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2012,19(2):67-75.
[6]呂仲群,吳偉文.社區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J].現代醫院,2012,12(2):141-143.
[7]Egan BM,Zhao Y,Axon RN,et al.Uncontrolled and apparent 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88 to 2008[J]. Circulation,2011,124(9):1046-1058.
[8]Li M.A Study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J].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2013,4:102.
[9]Park YH,Song M,Cho B,et al.The effects of an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exercise program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1,82(1):133-137.
[10]Embuldeniya G,Veinot P,Bell E,et al.The experience and impact of chronic disease peer support interventions:A qualitative synthesis[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3,92(1):3-12.
[11]楊偉民,劉書紅,李瑞蓮.社區干預對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298-2299.
[12]胡雪英,池一葉,黃新萍,等.健康教育路徑對社區老年高血壓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28): 2678-2679.
Clinical effects of peer support and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self-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mpty-nest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HEN Bi,MIAO Li-chuan,CHEN Wei-qiang.Songga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Shenzhen 518105,Guangdong,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eer support and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self-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QOL)in empty-nest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Convenience sampling was carried out to select 68 empty-nest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study group received peer support and community intervention,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ommunity intervention.The compliance, self-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recorded though SF-36 scal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The compliance of medicine frequency,medicine dose,compliance when symptom relieved,compliance when symptom progressed and total compliance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 the self-management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P<0.05),but the scor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All the indexes of QOL in study group,includ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body pain,general health status,general condition,social function,emotional function,emotional health,health changes,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P<0.01).ConclusionPeer support combined with community intervention has a great effects on compliance and self-management in empty-nest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thus ca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It worth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Peer support;Community intervention;Empty-nest;Hypertension
R544.1
A
1003—6350(2015)08—1120—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8.0401
2014-11-06)
深圳市寶安區科學技術局項目(編號:2014243)
陳 碧。E-mail:bi875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