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英,瘳月容,李少芳
(儋州市那大鎮衛生院婦產科,海南 儋州 571700)
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狀況分析
陳麗英,瘳月容,李少芳
(儋州市那大鎮衛生院婦產科,海南 儋州 571700)
目的 探討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其新生兒狀況。方法隨機選取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前來我院生產的115例瘢痕子宮且再次妊娠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產前子宮超聲檢查情況和產婦意愿將產婦分娩方式分為剖宮產與陰道試產,以最終采取剖宮方式的產婦為觀察組,以陰道順產的產婦為對照組。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分娩后24 h內陰道出血量、產程時間、產褥感染例數以及新生兒呼吸、并發癥、體重等情況。結果115例瘢痕子宮產婦中產前符合陰道生產指征的40例產婦愿意進行陰道試產,最終6例產婦陰道試產失敗,改為剖宮產,34例產婦陰道試產成功,成功率為85.00%,而最終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共81例。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分娩后24 h內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出生5 min后總窒息率為19.75%,對照組為20.59%,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6.05%,對照組為14.70%,兩組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平均產程和新生兒體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論是采用剖宮產還是陰道順產,對于產婦24 h內出血量和新生兒呼吸、肺炎、黃疸等疾病的發生率均無較大影響,但是,陰道順產更符合自然生產規律,對產婦自身損害較小,有利于產后恢復,且對新生兒有利,故再次妊娠的瘢痕子宮產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陰道生產。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新生兒狀況
瘢痕一般是指由于各種創傷引起皮膚組織發生外觀改變或者組織病理性改變的一類統稱,而瘢痕子宮通常是指進行剖宮產手術、肌壁間肌瘤剝除手術以及子宮穿孔等手術后的子宮,瘢痕子宮對于產婦有較大影響[1-2]。本文旨在探討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狀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前來我院生產的115例瘢痕子宮且再次妊娠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整個研究均在孕婦知情同意下完成,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均有剖宮史,確診為瘢痕子宮孕婦;②產婦凝血指標及凝血功能均正常;③上次剖宮產手術中無撕裂,愈合良好;④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間隔在2年以上;⑤上次剖宮產手術中無撕裂,愈合良好。根據產前子宮超聲檢查情況和產婦意愿將產婦分娩方式分為剖宮產與陰道試產,以最終采取剖宮方式的產婦為觀察組,以陰道順產的產婦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產婦81例,年齡23~40歲,平均(30.54±5.19)歲,平均孕周為(37.32±2.35)周;對照組產婦34例,年齡22~41歲,平均(31.02±4.89)歲,平均孕周為(37.58±2.16)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陰道試產指征 前次剖宮產為子宮下段橫向切口,術中無撕裂,術后切口愈合較好;無剖宮產手術指征;上次剖宮產無手術并發癥,無其他影響陰道分娩的內外科疾病;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在2年以上,產前檢查盆骨等均正常;B超檢查子宮下端前壁完整,無較多瘢痕缺陷,厚度≥3 mm;孕婦及家屬同意進行陰道試產;醫院設備及技術能為產婦提供較好的監護以便進行手術[3-4]。
1.2.2 剖宮產手術指征 上次剖宮產為“T”字形切口,下端縱向切口及其他未知切口;上次剖宮產有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有無法進行陰道分娩的并發癥;B超檢查子宮壁下段較薄,厚度不足3 mm;產婦及家屬自愿要求剖宮產手術[5-6]。
1.2.3 分娩 所有產婦入院后均進行各項常規檢查,詳細向其及家屬介紹兩種不同的分娩方式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采取自愿原則,尊重產婦個人意見,對于愿意進行陰道試產的產婦在經驗豐富的接生醫生指導下進行分娩,嚴格進行全產程監控,觀察產婦血壓、心率、呼吸及宮縮情況,若有子宮破裂、胎兒不能順利產出等不良事件發生時,應做好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的準備;其他有剖宮產手術指征和陰道試產失敗的產婦均進行剖宮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分娩后24 h內陰道出血量、產程時間、產褥感染例數以及新生兒呼吸、并發癥、體重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方式 115例瘢痕子宮產婦中產前有符合陰道生產指征者40例產婦愿意進行陰道試產,75例產婦進行剖宮產。最終,有6例產婦陰道試產失敗,改為剖宮產,34例產婦陰道試產成功,成功率為85.00%,而最終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共81例。
2.2 兩組產婦分娩后24 h陰道出血量比較 兩組產婦分娩后24 h內出血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新生兒出生5 min后呼吸狀態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出生5 min后呼吸正常者65例,重度窒息者2例,總窒息率為19.75%;對照組27例新生兒呼吸正常,1例重度窒息,總窒息率為20.59%,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分娩后24 h陰道出血量比較[例(%)]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5min后呼吸狀態比較[例(%)]
2.4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患病情況比較 觀察組有8例新生兒患有肺炎,1例出血顱內出血,新生兒黃疸4例,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6.05%;對照組新生兒肺炎有2例,新生兒黃疸有3例,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4.7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32 7,P>0.05)。
2.5 兩組產婦的產程及新生兒體重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平均產程較短,新生兒體重稍重,與對照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觀察組有3例產婦發生產褥感染,對照組有1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41 5,P>0.05)。
表3 兩組產婦產程和新生兒體重比較(±s)

表3 兩組產婦產程和新生兒體重比較(±s)
組別 產程時間(h)新生兒體重(g觀察組(n=81)對照組(n=34)t值P值6.3±0.9 7.8±1.5 5.4348 0.0000 )3481.3±90.5 3205.8±54.4 20.0847 0.0000
瘢痕子宮一般是進行剖宮產手術、子宮穿孔以及肌壁間肌瘤剝除手術等子宮內手術后的子宮,而剖宮產手術是引起瘢痕子宮的主要原因[7]。隨著多種醫療技術的發展,剖宮產比率也在逐漸升高,由于剖宮產手術對女性子宮損傷較大,也極易形成瘢痕子宮[8]。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容易發生子宮破裂、胎盤前置以及產后出血異常,若再次選擇剖宮產手術分娩則會加重損傷,導致傷口粘連、切口難以愈合或形成感染等并發癥[9-10]。因此,對于無剖宮產手術指征的產婦要盡量避免剖宮產,盡可能的進行自然生產即陰道順產。
陰道順產主要是采取自然的生產方式,符合自然規律,是較理想的生產方式[11],主要適用于胎兒發育良好、孕婦身體條件允許并且醫院設備先進能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讓胎兒經陰道產出,肺功能、呼吸、皮膚以及神經均可得到較好的刺激,更有利于寶寶抵抗力的加強,對于胎兒和產婦均影響較小,并發癥也少,更有利于產后恢復[12-13]。
本次在我院生產的11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中,產前有40例產婦同意進行陰道試產,最終6例產婦改為剖宮產,成功率為85.00%,最終行剖宮產的產婦有81例。產婦分娩后24 h內出血量大于500 ml的較少,行剖宮產手術的有62例出血量小于300 ml,約占總剖宮產例數的76.54%,而陰道順產的產婦中只有3例出血量大于500 ml,出血量在300~500 ml的約為14.71%,無論是采用陰道順產還是剖宮產,產婦24 h內出血量相差不大。行剖宮產的產婦平均產程為(6.3±0.9)h,而陰道順產的產婦生產時間稍長,平均產程為(7.8±1.5)h,剖宮產產程短,也與產婦為二次生產有關[14]。
經剖宮產的新生兒出生5 min后呼吸正常的占80.25%,有2例出現重度窒息,14例新生兒有輕度窒息,總窒息率為19.75%,新生兒中有8例出生時患有新生兒肺炎癥,1例顱內出血,4例患有新生兒黃疸病,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6.05%,采用剖宮產的產婦分娩出新生兒后新生兒并發癥相對較多,且產婦生產時對自身損傷較大,發生產褥感染的概率為3.70%,更容易引發并發癥的發生;而采用陰道順產出生的新生兒只有1例出生后發生重度窒息,有2例寶寶患有新生兒肺炎,3例患有新生兒黃疸,總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4.70%。34例產婦中只有1例產婦發生產褥感染,并發癥較少,更有利于產后恢復,同時新生兒由于受到母親陰道的擠壓,能有效增強自身抵抗力,更有利于健康成長[15-16]。
綜上所述,無論是采用剖宮產還是陰道順產,對于產婦24 h內出血量和新生兒呼吸、肺炎、黃疸等疾病的發生率均無較大影響,但是,陰道順產更符合自然生產規律,對產婦自身損害較小,有利于產后恢復,且對新生兒有利,故再次妊娠的瘢痕子宮產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陰道生產。
[1]高麗欣,劉 群.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的并發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3):2709-2711.
[2]潘春煦,楊 鵬.4117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宮產婦剖宮產并發癥情況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2):39-40.
[3]申恒春.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3):234-236.
[4]陸宣平,陳友國,韓 冰,等.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4):260-262.
[5]張 宇,莊紅梅.瘢痕子宮再妊娠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1,6(27):79-80.
[6]石立立,徐友娣.110例瘢痕子宮再次剖宮術相關問題分析[J].海南醫學,2011,22(11):98-99.
[7]郭海霞.剖宮產術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J].海南醫學,2009, 20(8):55-57.
[8]宋紅梅.瘢痕子宮妊娠致子宮破裂11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2):3431-3432.
[9]李 琳,韓素慧,徐 楊,等.瘢痕子宮圍產期并發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6):4301-4302.
[10]吳景平,尚雅瓊.186例瘢痕子宮妊娠后的分娩方式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8):1177-1179.
[11]馬良坤,韓 娜,楊劍秋,等.前置胎盤合并剖宮產史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5):338-341.
[12]馬 瑩.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足月分娩方式選擇[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8):84-85.
[13]劉小艷,楊合榮,王 江,等.早孕期終止瘢痕子宮患者意外妊娠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2,41(8):759-761.
[14]向明梅,馬潤玫.瘢痕子宮孕前與孕期保健[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3,29(1):9-11.
[15]黃旭軍.娠晚期瘢痕子宮破裂的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 2006,12(2):167-169.
[16]唐 靜.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與新生兒結局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453-454.
R714.42+2
B
1003—6350(2015)17—260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45
2015-02-11)
陳麗英。E-mail:9959495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