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佳卉
格力要做的,就是借由以便捷性和產品連接的可實施性為特性的手機為突破口來進軍智能家居,在未來的智能家居市場中占據主導權,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筆者相信,每一個人的夢想里都住著一位田螺姑娘。
她會善解人意地為你安排好生活的各種瑣事,井井有條,細心周到體貼,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你以后人生的每一個瞬間。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有點遙遠的夢想,但是,當智能家居的概念悄然來襲,當格力電器發布了以物聯網為概念的格力手機的時候,這個夢想的輪廓就已經初具雛形。
2015 年3 月18 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廣州中山大學演講時第一次亮出了格力手機,從現場的圖片來看,這款格力手機風格簡約,銀白色的機身背后凸顯出格力的LOGO,5 英寸的大屏也是當今智能手機發展的主流趨勢。而聽說格力要生產手機,不少人在感到新奇和期待的同時,難免也會產生些許不解。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一個做傳統電器行業做了幾十年的企業,突然要進軍象征著最新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智能手機行業,能行嗎?問題的答案暫時是無人能給出的,但是,作為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已經幾十年的企業,筆者和消費者們一樣,都想對此做出一番分析和預測。
在大眾的眼中,格力是一個傳統類型的電器制造企業,傳統電器企業的觀點往往是“穩固、耐用”,這與已經步入快消產品行列的手機之間必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就意味著,如果格力還是維持傳統電器生產營銷觀念的話,那么來做手機,無疑是很危險的。
事實上,格力作為國內傳統制造業大戶,已然建立起龐大健全的生態產業鏈關系,但格力本身并沒有被這一層關系束縛,仍然在前進方向上時刻追隨時代的步伐。以銷售為例,格力電器除了已有的三萬多家專賣直營店可以直接作為格力手機的銷售平臺之外,格力電器的官方電商渠道“格力商城”也已于2014 年年底建立。而且早在幾年前,格里旗下的27 家銷售公司相繼入駐京東、蘇寧易購、天貓等第三方銷售平臺且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2015 年1 月9 日,在領取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時候,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更是明確表示“格力已經不知不覺中進入多元化時代”。這里所說的多元化時代,指的就是格力將不僅僅致力于電器行業或者手機行業的研究,那些與家居生活相關的其他行業,格力也將有所涉足,以此擴大自己的產業鏈,形成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化發展之路。
“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這是格力電器公司在發展的幾十年來一直堅守的企業理念。說到創新,自從黨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國自主創新道路開始,“創新”一詞便成為各個企業進行產品宣傳、企業文化教育的必備詞匯。然而,格力并沒有僅僅將提倡創新作為口號來宣傳,其實早在2002 年,格力電器就已經開始致力于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在之后的發展中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成了行業內獨一無二的技術研發體系,并且相繼研發出5 大核心系統,這些研究成果也轉化應用在了格力的12 700 多種產品之中。近幾年來,格力電器又先后突破了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直流變頻離心機技術、無稀土磁阻變頻壓縮技術等一系列的尖端技術,這些技術牢牢占據了國內外行業市場的領先位置。
在這樣的創新氛圍和強大的創新能力下,格力手機的面世就顯得不足為怪了。
有人說,智能手機市場從來就不缺競爭者,除卻國外的蘋果、三星手機不提,國內的華為、中興、魅族、小米等手機已經牢牢占據了穩固的市場份額,更何況近些年來,像“李陽瘋狂手機”、“錘子手機”等明星手機也加入了手機行業的市場競爭。在這樣一個前有狼后有虎的時候,格力殺入手機市場無疑是冒著很大風險的。
也有人說,格力推出手機,會不會是和2013 年與小米董事長雷軍的10 億賭約有關呢?
筆者看來,前一種說法太過杞人憂天,后一種說法又顯得意氣用事。經過仔細的分析,筆者對這2 種說法,均不得不搖頭一嘆“非也,非也”。
現如今的手機市場確如第一種說法中所描述的那樣,競爭激烈已經成了智能手機行業的代名詞。然而,這種競爭其實對格力手機的影響并不如外界想象得那么大。一則,這種競爭是不同的品牌與智能技術之間的競爭;二則,格力手機雖說是屬于智能手機的范疇,但是它卻并不強調其智能化的特點,而是更注重做“物聯網”的概念。所謂“物聯網”,通俗來講就是連接物品的一個網絡,以實現利用終端來對這個網絡中的設備、人員等進行管理控制。在智能家居領域,物聯網的概念就相對更精確一些,如果格力利用手機作為物聯網控制終端的話,將實現只通過手機連接就可以控制遠在千里之外的家用電器的開關,如果繼續發展,很可能發展成為物聯網能夠實施搜集家用電器的運行數據并實時地傳輸到格力的云空間,最終通過格力手機這樣一個終端來進行反饋和調度。而且這種“很可能”在格力非常注重物聯網技術的研發以及格力已實現對所有格力空調用戶進行遠程監控的前提之下是必然的。
因此格力做手機,并非是為了與現有的智能手機廠商爭奪市場份額或利益,更不會是為了與雷軍賭氣。
“消費者真正想要的,你去做,那才是有價值的。”這是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說的話。所以,當格力發現了消費者對更好的生活舒適感的追求以及智能家居市場的巨大前景時,便立刻投入進智能家居的研究中,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打入智能家居的突破口——物聯網概念的格力手機。
同時,董明珠還霸氣地表示“要是格力做手機,就讓消費者3 年不換手機。格力有6 個研究院,電器的很多功能與手機密切相關,若做手機,肯定能做到3 年不用換。這是格力對消費者負責!”董明珠所說的“三年不換手機”并非格力手機真的三年才更新換代一次,她表達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對手機質量負責的態度,也是對手機硬件、軟件性能自信的一種態度。
事實上,格力所承擔的“道義”并不僅限于對消費者的誠信與質量保障,也體現在企業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上。當“霧霾”問題成為籠罩在國民心頭驅之不散的烏云時,格力已經走在了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前線上,它發明的無污染供暖技術取代了燃煤供暖的傳統做法,對減輕“霧霾”起到了從源頭治理的作用。
總而言之,筆者對格力手機的發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當然也認為格力有勇氣也有實力去生產“物聯網”概念的格力手機,并借由格力手機來實現集團的長久發展。作為消費者,筆者對格力手機的上市更是抱著期待的態度,希望格力電器能夠盡快通過格力手機正式進入智能家居領域,最終實現每個人擁有田螺姑娘的夢想。

董明珠展示的格力手機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