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炳杰 田坤發 何慶等
摘 要:為篩選對小麥增產顯著的商品微肥,供大面積推廣應用,進行了小麥田施用不同微肥對比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與不施微肥處理相比,各種微肥處理的小麥,其增產幅度均達顯著水平,且小麥籽粒品質和商品性有不同程度改善。因此,可選擇其中最優者,如世多樂(青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世多樂脈素特、北京地福來生物肥銷售有限公司提供的地福來活性細胞生物肥、安徽神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新美州星、新加坡利農集團生產的斯德考普等,在實際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麥;商品微肥;對比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6-74-03
當前市場上微肥品種多而雜亂,真假難辨,使用效果更是參差不齊。為篩選對小麥增產顯著的商品微肥品種,供大面積推廣應用,筆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進行了小麥田施用不同微肥小區對比試驗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地塊 試驗選擇在阜南縣苗集鎮張古村進行,試驗地塊土質為沙姜黑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為玉米,667m2產量在600kg左右。土壤理化性狀如下:有機質14.74g/kg、全氮1.068g/kg、有效磷42.5mg/kg、速效鉀196mg/kg、緩效鉀560mg/kg、有效鋅1.06mg/kg、 有效錳56mg/kg、有效硫15.61mg/kg、有效硼0.63mg/kg、pH值5.4。
1.1.2 試驗作物 小麥,品種為煙農5158。
1.1.3 試驗肥料 安徽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N∶P2O5∶K2O=28∶7∶10配方肥、尿素、世多樂(青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世多樂脈素特、安徽文勝肥業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品鋅、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和速溶硼、北京地福來生物肥銷售有限公司提供的地福來活性細胞生物肥、新加坡利農集團提供的斯德考普、安徽神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新美洲星。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時間 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
1.2.2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12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播前667m2世多樂脈素特0.5kg;處理2:播前667m2施世多樂脈素特1kg;處理3:播前667m2施精品鋅0.4kg;處理4:播前667m2施安徽省文勝肥業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品鋅1kg;處理5:播種后出苗前土壤表面667m2噴施地福來活性細胞生物肥200mL;處理6:播種后出苗前土壤表面667m2噴施地福來活性細胞生物肥400mL;處理7:小麥苗期、拔節孕穗期和灌漿初期各噴施一次斯德考普(667m22.5g、5g和5g);處理8:小麥拔節孕穗期和灌漿初期667m2各噴施一次含腐殖酸水溶肥料50mL;處理9:小麥拔節孕穗期和灌漿初期667m2各噴施一次速溶硼15g;處理10:小麥苗期、拔節孕穗期和灌漿初期667m2各噴施一次新美洲星75mL;處理11:不施微肥;處理12:不施任何肥料(空白對照)。每處理面積均為20m2(5m×4m),重復3次,試驗田四周均設2m以上保護行,小區之間留1m空地作隔離操作帶,以不施微肥和空白處理作為對照。凡噴施的均為加清水30kg。
1.2.3 播種方法 播種前種子均進行藥劑拌種。2013年10月13日,用行距25cm寬幅式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將土壤深旋15cm,同時667m2條播麥種12.5kg和司爾特28∶7∶10配方肥40kg。
1.2.4 田間管理 各處理均于2013年11月25日進行化學除草;2014年3月25日,趁雨667m2追施尿素8kg作拔節孕穗肥(空白對照不追肥);2014年4月10日和4月20日進行2次“一噴三防”。
1.2.5 觀察記載 從小麥齊苗后開始,每10d進行一次小麥苗情監測,觀察記載小麥出苗期、分蘗期、拔節期、抽穗期、楊花灌漿期、成熟期、病蟲害發生情況等。2014年6月3日分區取樣(考種),6月4日分區收獲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小麥產量結構、熟相和籽粒色澤比較 由表1可知,各微肥處理的小麥,其產量三要素較未施微肥的處理11均有所增加,667m2穗數增加0.31萬~1.55萬,單穗粒數增加0.66~1.53粒,千粒重增加0.16~1.28g,綜合表現以處理2最好,處理6次之。
2.2 不同處理產量表現比較 由表2可知,與對照(處理11)相比,各微肥處理小區實收折合667m2產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處理2最高,達到601.64kg,667m2凈增產58.37kg,增產率達10.74%,位居第1位;其次是處理6和處理10,位列第2和第3位。
2.4 差異顯著性分析(LSD法) 由于通過方差分析顯示,不同微肥處理與對照處理11的產量之間存在著顯著或極顯著差異,因此,須進一步用最小顯著差數法(LSD法)進行比較,結果計算如下:
平均數差數的標準誤SX1-X2=[2×S2e/n]=[2×0.084÷3]
=0.24(kg)
查二尾t值表得v=22時,t0.05=2.074,t0.01=2.819,故
LSD0.05=SX1-X2×ta0.05=0.24×2.074=0.498(kg);
LSD0.01=SX1-X2×ta0.01=0.24×2.819=0.677(kg)。
以上LSD0.05和LSD0.01分別為5%和1%最小顯著差數,表示凡2個處理小區平均產量的差數達到LSD0.05≥0.498kg時,為差異顯著;達到LSD0.01≥0.677kg時,為差異極顯著。因此,各處理小區平均產量逐一與不施微肥的處理11比較后,便形成了表4中的差異顯著性結果。由表4可知,各增施微肥的處理,與不施微肥的處理11相比,小麥增產效果不僅均達顯著程度,而且均達到極顯著程度。
3 結論與討論
3.1 增施微肥可以提高小麥“產量三要素”指標,改善熟相和質量色澤 由本次試驗可知,增施不同微肥,對增加小麥有效穗數均有一定作用,增加幅度在0.31萬~1.55萬穗/667m2,以小麥拔節孕穗期和灌漿初期667m2各噴施一次安徽文勝肥業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50mL,小麥苗期、拔節孕穗期和灌漿初期667m2各噴施一次安徽神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新美洲星75mL和播前667m2施世多樂(青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世多樂脈素特1kg這3個處理增加最多,667m2有效穗數分別增加1.55萬、1.42萬和0.94萬;穗粒數和千粒重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在0.66~1.53粒/穗和0.16~1.28g,以播種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667m2噴施北京地福來生物肥有限公司提供的活性細胞生物肥400mL、播前667m2施安徽省文勝肥業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品鋅1kg以及播前667m2施世多樂脈素特1kg這3個處理增加幅度較大;成熟時各微肥處理小麥熟相和籽粒色澤,較未施微肥的小麥均有所改善,尤以播前667m2世多樂脈素特1kg最好。
3.2 增施微肥能顯著提高小麥產量 由本次試驗可知,與不施微肥相比,各種微肥處理小區實收折合667m2產量以播前667m2施世多樂脈素特1kg和播種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667m2噴施地福來活性細胞生物肥400mL最高,增產率均達10個百分點以上,其他各種微肥處理增產率也都超過7個百分百點。
3.3 推薦意見 差異顯著性分析結果顯示,各種微肥處理的小麥,與不施微肥處理相比,其增產幅度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因此,可以選擇其中最優者,如世多樂脈素特、地福來活性細胞生物肥、新美州星、文勝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新加坡利農集團生產的斯德考普等,在實際生產中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