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滿 盛 敬 劉新剛
(1.南昌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2.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機動部,山東 濟寧 272031)
“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是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確的要求,關系著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高。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隨之進入一個十分重要和緊迫的階段[1]。
為實現高校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戰略目標,實踐教學不能再沿襲傳統的“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操作”的方法,由于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傾向于求同思維,不能夠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導致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意識普遍較弱,學生的求異思維沒有被調動起來,缺乏理論聯系實踐的思考和創新意識。
為了促進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結合本校的師資、設備和實踐教學的具體情況,在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引入了PBL教學法,對PBL教學法在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車輛工程實踐專業教學是實現車輛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著重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2]。不但要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而且重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也稱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或問題導向教學法,是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病學教授Barrow于1996年首創。它以“發現問題”為學習的起點,以“合作學習”為中期運作模式,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3]。PBL教學法旨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表達能力,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該方法有別于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它強調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淡化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小組討論與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PBL教學法自從提出以來,已成為近40年廣泛推廣的教學法之一[4]。
根據PBL教學法的上述特點,結合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在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嘗試引入PBL教學法,即任務驅動下的PBL教學法。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PBL教學法的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PBL教學法實施流程圖
指導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執行任務的進度并給予適當啟發,并依據任務完成情況和討論情況進行綜合評分。通過任務將學生置于問題情景中,通過指導教師恰到好處的問題設計,讓學生既了解基本知識點,又通過發現問題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既加深了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又培養和提高了創新思維能力。
在車輛工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首先對基本原理進行講解,然后將具體任務布置給學生。參與實驗的學生一般已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實驗不只是體驗和驗證所學理論,應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基本原理的運用上,結合問題有所拓展和創新。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思考問題,查找資料,整合新舊知識尋求解決方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指導教師在布置任務時,在任務中巧設問題情境。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導航作用,典型任務的設置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5]。所以對于任務設計,指導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實踐教學載體(設備、器材、材料等),布置合理、貼切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研討的方式進行解決。
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可以使組內成員成為直接交流的對象。常見的分組形式有:(1)異質分組:將成績、能力與性格有差異的學生混合編組,有利于學生相互帶動,共同提高,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2)同質分組:將成績、能力與性格相近的學生放在同一組,有助于指導教師分層教學,便于因材施教;(3)自由結合式:由學生自由組合小組,小組成員大多興趣相近,感情相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在實踐教學中具體采用的分組方式形式要根據實踐教學要求以及指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情況而定。幾種方式可以統籌兼顧,互為補充,經過一段時間的協作可進行小組調整,促使組內、組間同伴教學或同伴指導的機會最大化。每小組3~4名學生,設一名小組長,小組長掌握研討的進度,負責方案匯整和人員的分工并組織實施。
根據車輛工程專業學生及課程特點,在實踐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通過實踐,可以看到教學問題的設置、教師的綜合素質、學生的學習態度等是保證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6]。
設置的教學問題應是學生在其未來的專業領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橫向思維、激發學生通過實踐促進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這些問題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和過程,但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討論和探索。
PBL教學法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表面看起來教師的作用減弱了,其實隱性作用加強了。它對指導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
PBL教學法的成功開展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結合任務積極查找資料,主動與小組成員交流溝通,通過討論得出最佳結論,并多次驗證,直到完滿完成實踐教學的任務。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和目標。
PBL教學法是在問題驅動模式的教學方法,將問題隱含在任務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也促進了教師自我能力的提高。因此,PBL教學法值得在工科高等院校的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進行推廣。
[1]蔣盛楠.基于能力和素質培養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2):73-76.
[2]張振東,周萍,盧曦,等.車輛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42-144.
[3]滿喜,鄭松玲.基于PBL模式下的運動生物力學實驗課程建設[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3):68-70.
[4]李剛,王志農.轉變師生角色適應PBL教學模式[J].醫學教育探索,2008,7(3):128-129.
[5]周忠信,陳慶,林藝雄,等.PBL教育模式的研究進展和現實意義[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8(8):72-74.
[6]王偉,蒲麗娟.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PBL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1,30(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