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林,肖 斌,熊威偉,鄭忠愛
(秭歸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湖北 秭歸 44360)
負性情緒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楊成林,肖 斌,熊威偉,鄭忠愛
(秭歸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湖北 秭歸 44360)
目的探討負性情緒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來我院住院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20例,對患者進行心理問卷調查(抑郁及焦慮自評量表、漢密爾頓抑郁及焦慮量表),依據問卷的評分結果將患者分為負性情緒組(72例)與無負性情緒組(48例),然后對兩組患者進行1 d血壓變異性的監測,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狀況。結果負性情緒組患者白天的收縮壓、夜間收縮壓及24 h的收縮壓均明顯高于無負性情緒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負性情緒組患者白天的收縮壓標準差、夜間收縮壓標準差、24 h收縮壓標準差及24 h收縮壓加權標準差均明顯高于無負性情緒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負性情緒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的變異性明顯高于無負性情緒組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負性情緒;原發性高血壓;血壓變異性;影響
原發性高血壓為血壓持續性升高(>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自覺癥狀不明顯的一種慢性疾病,全球目前有高血壓患者10億,而我國就有高血壓患者2億多人,并且其患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1]。由于血壓計所測的血壓僅僅代表著患者當時的血壓,并不能準確的測量1 d內患者的血壓值及其變化規律,基于這一缺點出現24 h動態血壓計。24 h血壓變異性可以精確的顯示患者一晝夜血壓的真實變化,對臨床上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及治療均有重大的意義,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血壓變異性的變化規律與全身器官疾病有密切的關系[2-3]。有資料顯示,心理及社會因素在高血壓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負性情緒在高血壓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為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4]。本研究以12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探討負性情緒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來我院救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齡38~73歲,平均(58.65±5.87)歲。入選標準:(1)依據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所提出的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均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均無腫瘤等器質性的疾病;(3)未服用過降壓藥物或已停降壓藥兩周以上;(4)均無其他精神問題,并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測量所選患者的身高及體重,并計算其體重質量指數,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送化驗室檢測血糖與血脂[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由同一名精神科醫生使用Zung創制的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漢密爾頓抑郁及焦慮量表[5]來調查與評定患者的情緒狀態。依據漢密爾頓抑郁總分≥20分的患者為抑郁患者與漢密爾頓焦慮總分≥14分的患者為焦慮患者的標準將所選患者分為負性情緒組與無負性情緒組。采用美國生產的無創性便攜式血壓變異性監測儀偉倫-ABPM 6100檢測患者的血壓變異性值。1 d中的08:00~22:00每半小時監測一次,22:00~08:00每一小時監測一次,監測時間為24 h,監測期間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但可進行一般的日常活動。收縮壓在70~260 mmHg、舒張壓在40~150 mmHg、脈壓在20~150 mmHg為患者的有效血壓標準。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縮壓、夜間平均收縮壓、24 h平均收縮壓,白天平均舒張壓、夜間平均舒張壓、24 h平均舒張壓,白天收縮壓的標準差、夜間收縮壓的標準差、24 h收縮壓的標準差,白天收縮壓的加權標準差、夜間收縮壓的加權標準差、24 h收縮壓的加權標準差。其中24 h收縮壓加權標準差的計算方式為14倍的白天收縮壓標準差與6倍夜間收縮壓標準差之和除以20;24 h舒張壓加權標準差的計算方式為14倍的白天舒張壓標準差與6倍夜間舒張壓標準差之和除以2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依據精神狀態評分結果將12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分為負性情緒組72例和無負性情緒組4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血糖及血脂TG、TC、LDL-C及HDL-C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壓變異性比較 負性情緒組患者白天平均收縮壓、夜間平均收縮壓及24 h平均收縮壓均明顯高于無負性情緒組(P<0.05),而白天平均舒張壓、夜間平均舒張壓及24 h平均舒張壓間比較,兩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壓變異指標比較 負性情緒組患者白天收縮壓的標準差、24 h收縮壓標準差及24 h收縮壓加權標準差均明顯高于無負性情緒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白天舒張壓標準差、24 h舒張壓標準差、夜間收縮期標準差、舒張期標準差、24 h舒張壓加權標準差方面比較,兩組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年齡(歲)男/女(例)體質量指數(kg/m2)空腹血糖(mmol/L)血脂(mmol/L)負性情緒組(n=72)無負性情緒組(n=48)t/χ2值P值58.47±6.54 59.01±7.14 0.384 0.485 41/31 27/21 0.893 0.398 21.01±1.25 19.98±2.04 0.329 0.517 4.89±0.21 4.91±0.30 0.294 0.652 TC 3.89 3.91 TG 1.50 1.49 HDL-C 1.09 1.12 0.431 0.596 LDL-C 2.76 2.73
表2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異比較(mmHg,±s)

表2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異比較(mmHg,±s)
組別負性情緒組(n=72)無負性情緒組(n=48)t值P值白天收縮壓169.21±6.54 156.04±7.14 3.452 0.009白天舒張壓98.36±3.58 93.56±2.38 0.986 0.198夜間收縮壓164.01±5.25 154.28±2.04 2.819 0.018夜間舒張壓96.09±0.21 92.99±5.30 1.382 0.122 24 h收縮壓166.85±5.98 156.34±7.32 3.015 0.015 24 h舒張壓94.99±5.32 93.12±6.12 1.138 0.165
表3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異指標比較(mmHg,±s)

表3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異指標比較(mmHg,±s)
項目t值P值負性情緒組(n=72)無負性情緒組(n=48)白天收縮壓標準差白天舒張壓標準差夜間收縮壓標準差夜間舒張壓標準差24 h收縮壓標準差24 h舒張壓標準差24 h收縮壓加權標準差24 h舒張壓加權標準差13.27±1.54 9.46±0.58 11.51±0.25 10.29±0.21 14.84±1.28 11.01±0.18 12.74±0.98 9.71±0.38 12.04±0.84 9.35±0.62 11.11±0.64 10.09±0.35 14.06±0.74 11.05±0.25 11.76±0.74 9.57±0.45 4.033 0.684 1.982 0.718 2.317 0.517 2.681 0.706 0.005 0.598 0.082 0.412 0.031 0.754 0.021 0.486
高血壓是由身體因素、個性因素、社會因素、行為因素及精神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所產生的一種身心疾病[6]。當前臨床上測量患者血壓的方法有家庭自我檢測法、醫院準確檢測法及血壓變異性檢測法,血壓變異性檢測法能呈現出患者24 h在活動及睡眠時血壓變化的節律,能更好地指導臨床上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用藥,在合理控制高血壓、保護靶器官及預防心血管病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血壓變異性檢測法很早就被美國等發達國家用作診斷及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手段,并不斷地在全球內推廣與應用。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焦慮及抑郁等負性情緒,已有研究結果[7-8]表明,負性情緒已成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它在高血壓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選取120例來我院救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他們心理狀態的分析,來探討負性情緒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負性情緒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縮壓、夜間平均收縮壓、24 h平均收縮壓、白天收縮壓標準差、24 h收縮壓標準差及24 h收縮壓加權標準差均明顯高于無負性情緒組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負性情緒能使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壓力發射敏感性大大降低,進而增加患者的血管緊張度,增大血液循環的阻力,最終導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更高。這一結果與“Heckbert等[9]的研究中所提及的抑郁癥患者由于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導致血管緊張度持續增加,血管收縮,進而增加了外周循環的阻力,最終升高抑郁癥患者的血壓”相符合,這種結果表明負性情緒能很大程度地使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產生波動。其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負性情緒激活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交感神經系統、降低了迷走神經的活性,進而使患者的自主神經處于紊亂狀態,結果就加快了心率、增加了心輸出量,最終也會使患者的血壓升高。還有一種分析就是升高的交感神經張力使患者自主神經的晝夜變化規律發生改變,接著血壓的晝夜節律性會受到影響,這也會增大有負性情緒的高血壓患者血壓的變異性[10]。其原因也有可能是負性情緒使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激活,升高了患者體內的皮質醇及促皮質激素的水平,進而引起水鈉的潴留,最終升高了患者的血壓。其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負性情緒增加患者體內的C反應蛋白、白介素等炎性因子,而這些炎性因子促進血管內粥樣斑塊的形成,粥樣斑塊使患者的血管腔縮窄進而升高了患者的血壓。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負性情緒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的相關性很明顯,尤其是對白天收縮壓的影響更為明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白天交感神經緊張性升高,進而使患者周圍血管收縮有關,這一結果就給我們一個提示即在臨床上使用降壓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同時還要心理治療來干預患者的負性情緒,對負性情緒特別大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可以給予適量的抗抑郁藥物來恢復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來降低患者血壓變異性的變化水平。
綜上所述,負性情緒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這就提示我們在臨床上在治療原發性高學壓患者時,不僅要重視降壓藥的使用,還用注意患者的情緒狀態的干預治療,要進行藥物與精神狀態的綜合性治療。
[1]Kim BS,Lee HJ,Kiln JH,et al.Relatiollship between left atrial sizealand strokein patients with sinus rhythm and preserved systolie funetion[J].Korean J Intern Med,2008,24(l):24-32.
[2]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et al.Effects of beta blockers and calcium-channel blockers on within-individual r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J].Lancet Neurol,20l0,9(5):469-480.
[3]Webb AJ,Fischer U,Mehta Z,et al.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drug class on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and“sk of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nalysis[J].Lancet,2010,375(14):938-948.
[4]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visit-to-visit variability,maximu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episodic hypertension[J].Lancet,2010,375(8):895-905.
[5]王登芹.焦慮抑郁狀態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影響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7):723-725.
[6]Grimsrud A,Stein DJ,Seedats A,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results from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outh African adults[J].PLoS One,2009,4(10):e5552.
[7]Carroll D,Phillips AC,Gale CR,et al.Generalized anxiety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their comorbidity and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men[J].Psychosomatic Med,2010,72(8):16-19.
[8]李建英,鄭彩娥,楊 令,等.心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療效的探討[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0,16(1):161-162.
[9]Heckbert SR,Rutter CM,Oliver M,et a1.Depression in relation to long-term control of glycemia,blood pressure,and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J Gen Intern Med,20l0,25(2):524-529.
[10]李建中,莊乾淑,錢惠英,等.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對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學,2011,25(8):396-399.
R544.1
B
1003—6350(2015)21—3205—03
2015-03-24)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1.1165
肖 斌。E-mail:xiaobin1111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