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杰,范煥煥,李桂敏
(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骨三科,河北 滄州 061000)
加味當歸補血湯治療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療效觀察
馬 杰,范煥煥,李桂敏
(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骨三科,河北 滄州 061000)
目的觀察加味當歸補血湯治療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的療效。方法選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均行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84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 43)和對照組(n=41)。對照組于術后第2天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結合當歸補血湯加味治療。均以7 d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兩個療程。比較兩組患者療程結束后的療效,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和視覺模擬評分(VAS),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及血紅蛋白(Hb)和紅細胞壓積(Hct)水平變化。結果經連續兩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61%,膝關節功能評分和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主要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且觀察組治療后主要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Hb、Hct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增加,且觀察組增加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味當歸補血湯輔助治療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療效顯著,可明顯提高患者的Hb、Hct水平,從而改善患者失血性貧血狀態。
當歸補血湯;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失血;Hb;Hct
目前,臨床上已廣泛應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和股骨頸骨折等疾病,由于該手術過程中需暴露大面積的組織,股骨近端髓腔暴露,且手術后關節周圍軟組織大量滲血,故術后出血量較多[1-3]。報道表明,髖關節術后失血對老年患者的身體影響很大,且在快速失血情況下,失血量達到總量20%就會出現休克,嚴重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采取積極正確的治療措施尤為重要[4]。本文旨在分析加味當歸補血湯輔助治療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入選標準 (1)行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者;(2)患者無髖關節置換手術史;(3)患者均無凝血障礙性疾病;(4)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者;(5)均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我院行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84例。均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相關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n=43)和對照組(n=41)。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齡25~76歲,平均(56.29±9.53)歲;股骨頭壞死4例、類風濕性關節炎3例、股骨陳舊性骨折36例。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齡28~73歲,平均(54.62±8.79)歲;股骨頭壞死4例、類風濕性關節炎4例、股骨陳舊性骨折3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原發病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且術中均有輸血。對照組于術后第2天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口服硫酸亞鐵片1片/次,每日3次;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當歸補血湯加味治療,方中組成包括黃芪50 g、當歸10 g、黨參10 g、茯苓10 g、炒白術6 g、白芍6 g。水煎服,取汁300~400ml,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均以7 d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兩個療程。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相關標準:(1)治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消失,且患者體溫恢復正常;(2)顯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明顯改善,且患者體溫恢復正常;(3)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且患者體溫下降;(4)無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及體溫均較治療前無改善。以治愈率、顯效率及有效率三者之和為總有效率。
1.5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1)治療后的臨床療效。(2)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發熱、面色萎黃、心悸、頭暈眼花)積分,積分為0~3分,0分表示無、1分表示輕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3)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總分為100分,考評內容為7項,其中6項為得分項目,包括關節穩定性10分、屈曲畸形10分、肌力10分、關節活動度18分、功能22分、疼痛30分,評分越高,說明膝關節功能越好。(4)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評分:由我院兩名專業醫師畫一長10 cm直線,左邊為0分、右邊為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最劇烈疼痛。(5)治療前后血紅蛋白(Hemoglobin,Hb)和紅細胞壓積(Hematocrit,Hct)變化: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外周靜脈血液制備成紅細胞懸液,采用全自動電子血細胞儀(日本Symex公司KX-21型)測定Hb和Hct。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經連續兩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67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主要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且觀察組治療后的主要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后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頭暈眼花時間 發熱 面色萎黃 心悸觀察組(n=43)1.83±0.46 0.51±0.16a17.773<0.05 1.90±0.49 1.02±0.21 10.570<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對照組(n=41)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14±0.34 0.42±0.10a31.825<0.05 2.07±0.31 0.97±0.14 20.707<0.05 1.98±0.38 0.61±0.15a21.990<0.05 1.94±0.36 1.12±0.16 13.328<0.05 1.91±0.42 0.52±0.14a20.588<0.05 1.84±0.45 0.89±0.21 12.250<0.05
2.3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膝關節功能評分和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膝關節功能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增加,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減少,且觀察組治療后膝關節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VA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VA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 時間 膝關節功能評分VAS評分觀察組(n=43)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對照組(n=41)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60.19±5.78 79.13±6.45a14.340<0.05 61.24±6.09 70.38±6.75 6.438<0.05 6.83±1.34 3.13±0.58a16.617<0.05 6.67±1.29 4.51±0.69 9.454<0.05
2.4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Hb、Hct比較 兩組治療前Hb、Hct水平變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Hb、Hct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增加,且觀察組治療后Hb、Hc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后Hb、Hct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后Hb、Hct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 時間Hb(g/L)Hct(%)觀察組(n=43)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對照組(n=41)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102.59±14.29 128.39±12.54a8.899<0.05 105.14±17.62 117.26±14.48 3.403<0.05 0.31±0.04 0.44±0.03a17.049<0.05 0.30±0.05 0.38±0.04 8.000<0.05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患者接受了關節置換術[7]。近年來,隨著關節外科手術的不斷發展,臨床應用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越來越被重視,但該手術出血量較多,且創傷大,尤其在圍手術期需給予輸血[8-9]。
骨科手術均為創傷性,大部分患者由于損傷,骨斷筋傷,血失其常道,抑郁外脈,形成瘀血,手術后失血加重了血虛[10]。中醫理論認為當歸補血湯以補無形之氣,來補有形止血,當歸補血湯具有益氣生血功效,該方常應用于氣血虛、勞倦內傷以及陽浮于外之虛熱證[11]。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當歸補血湯可使乙酰苯肼與失血性貧血引起的溶血性貧血紅細胞的血紅蛋白上升,同時還可增加骨髓有核細胞與網織紅細胞數。此外,當歸補血湯還具有顯著促進骨髓造血功能及外周血細胞回升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出血失血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2-15]:①術中、術后出血多,采用關節置換術,尤其是對于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出血量較大;②手術后能量代謝增加,血漿蛋白丟失。主要是由于創傷后能量代謝明顯增加,機體出現一系列復雜的生化變化,并且出現肢體長骨損傷時,其尿內氮排除明顯增加,報道顯示,約20%的尿氮來組血漿蛋白的分解代謝,而其中氮為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故而可知蛋白質分解代謝提高,血紅蛋白減少;③手術創傷導致血細胞破壞。采取關節置換手術,需于操作過程中開放骨髓腔,從而致使紅細胞及一些血液成分被破壞;④異體紅細胞存活時間段;⑤術中及術后需給予輸入大量液體,導致血液稀釋,進而致使出現單位體積內血紅蛋白含量減少。本研究表明,當歸補血湯用于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效果明顯,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體征;降低膝關節功能評分和VAS評分,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及減輕患者疼痛;可明顯增加Hb、Hct含量,改善失血引起的貧血狀態。
綜上所述,當歸補血湯對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失血患者療效明顯,可明顯提高患者Hb、Hct水平,從而改善患者失血性貧血狀態。當歸補血湯用于創傷術后失血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故而還需在后續研究工作中加大例數、做進一步深入研究。
[1]Horstmann T,Listringhaus R,Brauner T,et al.Minimizing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imping in patient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Relevance of hip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3,92(12):1060-1069.
[2]Lavigne M,Ganapathi M,Mottard S,et al.Range of motion of large hea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greater than 28 mm total hip arthroplasty or hip resurfacing[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1,26(3):267-273.
[3]趙紅蓮,劉曉麗,馮向春,等.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 (23):6671-6672.
[4]朱永良,李煜明,王黎明,等.前外側肌間隙入路術式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6(20):5734-5735.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3.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J].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3.
[7]Tavakkoli Avval P,Klika V,Bougherara H,et al.Predicting Bone Remodeling in Response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Computational Study Using Mechanobiochemical Model[J].J Biomech Eng, 2014,136(5):051002.
[8]趙文雷,王凌飛.小切口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9):1841.
[9]田 臻,田少奇,楊 旭,等.同期雙側與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嚴重髖部病變的臨床比較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28(6):501-503.
[10]曾慶強,王創明.加味當歸補血湯防治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貧血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3,45(8):80-81.
[11]陳明波.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髖關節置換術后血虛發熱41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08,14(6):70-71.
[12]劉江俊,劉忠強,李 強,等.氨甲環酸對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失血影響及安全性[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4,50(4):350-352.
[13]曹國平,邊紅光,胡建鑫,等.單側初次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隱形失血的初步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2012,28(7):654-657.
[14]龐向華,歐陽建江,歐兆強,等.隱性失血與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髖關節功能的相關性及影響因素[J].廣東醫學,2013,34(3):420-422.
[15]傅 崢,張 健,姚 海,等.氨甲環酸對全髖關節置換術隱性失血的影響[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2,37(4):359-361.
R687.4
B
1003—6350(2015)21—3210—03
2015-04-20)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1.1167
滄州市科研項目(編號:2014345)
馬 杰。E-mail:ma_rk201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