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平,郭 燕,曹靈紅,章 成
(1.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自貢市急診急救與災難醫學研究中心,四川 自貢 643000;2.自貢市第五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00)
民族地區綜合縣級醫院常住人口急診流行病學研究
徐 平1,郭 燕2,曹靈紅1,章 成1
(1.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自貢市急診急救與災難醫學研究中心,四川 自貢 643000;2.自貢市第五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00)
目的 研究四川省民族地區綜合縣級醫院常住人口的急診流行病學特征。方法對2013年松潘縣常住人口到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描述患者性別、年齡及民族構成,統計急診疾病譜,分析就診時間時刻、月份及季節分布特點,描述急診患者轉歸。結果納入研究的急診患者共8 532例,年齡(29.40±21.18)歲,其中男性5 270例,女性3 262例,漢族3 684例(43.18%),藏族2 248例(26.35%),回族1 570例(18.40%),羌族1 022例(11.99%),其他民族8例(0.09%),排名前5位疾病分別為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結果(39.39%),呼吸系統疾病(24.29%),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12.12%),消化系統疾病(11.88%),泌尿生殖系統疾病(3.29%),急診患者時刻分布高峰點為13點41分(P<0.05),月份分布無高峰點及高峰段(P>0.05),季節分布以冬季最少(P<0.05),急診患者轉歸以門診隨訪及住院為主,轉診率為4.86%。結論我們可以根據急診流行病學特征,加強與少數民族民眾的文化交流,增加急診投入,合理調配急診資源,引進專業人才,穩定急診隊伍,重視學科建設,促進民族地區急診醫學的發展。
急診醫學;疾病譜;常住人口;流行病學
縣級醫院急診科建設尤其是民族地區急診科建設是我國急診醫學發展的薄弱環節[1],提高民族地區的急診急救能力,既是滿足民族地區民眾對急診資源需求的有力保障,也是急診專業發展的要求。松潘為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縣,位于阿壩州東北部,以少數民族為主要人口,松潘縣人民醫院是松潘縣內唯一的二級綜合醫院,是松潘縣常住人口急診就診的最主要醫療單位。為提高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急診醫療服務水平,盡可能滿足松潘縣常住人口對急診急救醫療資源的需求,故對2013年松潘縣人民醫院常住人口急診流行病學規律進行回顧性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參考王承寬等[2]研究標準,納入標準:(1)就診時間:2013年1月1日0點到2014年1月1日0點;(2)就診地點: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3)人群特點:松潘縣常住人口。排除標準:(1)長期居住在外地的松潘縣戶籍居民,經濟收入不帶回家中,經濟與本戶未連為一體;(2)過境或短期逗留、居住在賓館等臨時場所的游客或臨時務工人員;(3)外來從業人員在松潘居住時間雖然在6個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帶回家中;(4)居住在松潘地區的外籍人士。
1.2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回顧性錄入2013年松潘縣常住人口中所有到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就診時間、民族、戶口地址、病史、急診診斷及轉歸等,通過查閱院內住院病歷或電話隨訪進一步完善資料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學分析,內容包括:(1)描述急診患者年齡及性別構成;(2)描述急診疾病譜及民族構成;(3)分析全年總數及排名前5位疾病月份、時刻及季節分布特點;⑷描述急診患者轉歸。
1.3 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為Microsoft Excel 2003及SPSS13.0,χ2檢驗比較全年急診患者總數及排名前五位疾病的性別構成比以及不同民族的急診患者的民族構成比,參考文獻對周、月份及時刻等時間變量約定俗成為圓形分布參數[3-5],使用圓形分布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非正態分布的四季每日急診量以M(QR)表示,非參數統計方法比較四季每日急診量(總體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H檢驗,組間比較采用Nemenyi檢驗)。以上統計學方法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2013年松潘縣常住人口在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就診的急診患者共8 532例,其中男性5 270例,女性3 262例,男女比例1.62:1,年齡(29.40±21.18)歲,最小年齡1個月,最大年齡94歲。根據2013年松潘縣統計局資料,松潘縣常住人口總數75 995例,男性38 866例,女性37 129例。
2.2 ICD-10疾病譜 2013年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所有屬于常住人口急診患者ICD-10[6]疾病譜見表1(本文只列出全年總數及排名前5位疾病),排名前5位的疾病及其構成比分別為: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結果(39.39%),呼吸系統疾病(24.29%),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12.12%),消化系統疾病(11.88%),泌尿生殖系統疾病(3.29%),全年急診患者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0.05),但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男女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疾病譜及性別構成比(例)
2.3 民族構成 根據2013年松潘縣統計局資料,松潘縣常住人口藏族33 223例,羌族8 043例,回族11 468例,漢族22 798例,其他民族463例。2013年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所有屬于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民族構成情況見表2,其中漢族3 684例(43.18%),藏族2 248例(26.35%),回族1 570例(18.40%),羌族1 022例(11.99%),其他民族8例(0.09%),與當年當地常住人口總數比較,各民族到縣醫院急診就診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漢族比例高(P<0.05),其余民族比例低(P<0.05)。

表2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民族構成比(例)
2.4 時間分布特點
2.4.1 月份分布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月份分布情況見表3,月份分布無高峰點及高峰段(P均<0.05)。
2.4.2 時刻分布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時刻分布情況見表4,全年高峰點為13點41分(P<0.05),其中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結果高峰點為13點58分(P<0.05),呼吸系統疾病高峰點為13點43分(P<0.05),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高峰點為13點29分(P<0.05),消化系統疾病高峰點為13點45分(P<0.05),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高峰點為12點39分(P<0.05)。
2.4.3 季節分布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季節分布情況見表5,全年總數以冬季最少(P<0.05),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結果、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消化系統疾病與全年分布情況類似,呼吸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季節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月份分布情況
表4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時刻分布情況(±s)

表4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時刻分布情況(±s)
注:查r界值表,aP<0.05。
ICD-10疾病譜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結果呼吸系統疾病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全年總數r值0.68a0.40a0.38a0.37a0.43a0.41a角209.62±38.15 205.75±61.16 202.28±62.51 206.17±63.00 189.78±59.66 205.36±60.41高峰點13點58分13點43分13點29分13點45分12點39分13點41分高峰段11點26分~16點31分9點38分~17點48分9點19分~17點39分9點33分~17點57分8點40分~16點38分9點40分~17點43分

表5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季節分布情況[M(QR)]
2.5 急診患者轉歸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轉歸情況見圖1,住院2 248例(26.35%),留觀660例(7.74%),門診隨訪4 704例(55.17%),自動離院497例(5.83%),轉上級醫院415例(4.86%),死亡8例(0.09%)。

圖1 2013年常住人口急診患者轉歸情況
2013年松潘縣常住人口到松潘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就診的急診患者共8 532例,平均每日23.38例,患者平均年齡29.40歲,男女比例1.62:1。松潘縣為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常住人口基數低,故急診例次亦低于內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水平[7-9]。急診患者男性比例高,與國內大多數地區報道基本一致,但男女比例高于寧波、杭州及深圳等地區,多與男性特別是民族地區男性是工農業生產及交通事故高危人群有關[7-10]。急診患者各民族就診構成比不一致,其中漢族就診比例高,而少數民族就診比例低,說明不同民族的醫學常識認識水平、民族風俗及就診習慣仍存在一定差異。
由于民族地區醫學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急診科的發展亦處于初級階段,急診專業人才缺乏,對于常見疾病特別是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專業程度較高的疾病診治能力有限,故急診疾病譜排名中癥狀、體征和異常的臨床和化驗結果這類未確定診斷的疾病相對較多,而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與其他地區急診或院前急救疾病譜相比較排名靠后[7,11]。統計資料表明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時刻分布高峰點為13點41分,高峰段為9點40分~17點43分,與當地民眾的工作時間及外出活動時間基本一致;季節分布以冬季最少,松潘地區氣候特點是冬季長而嚴寒、春夏季短而低溫,與國內其他地區的季節特點明顯不一致,冬季嚴寒民眾外出活動明顯減少可能為冬季急診量相對減少的主要原因。急診患者住院率較高,與其他地區比較基本一致[7],但轉診率高,這與當地醫院業務水平欠發達有關,由于民族地區海拔高、生活條件相對惡劣、醫務人員待遇相對不足等原因難以吸引大量的專業醫療技術及管理人才,重癥患者處置能力有限,甚至大量的常規醫療技術難以開展,當地醫療技術條件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醫療資源的需求已經嚴重不相適應。
民族地區縣級醫院急診科既負責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內外科工作,又需要承擔當地無相應救治條件的大量患者的轉診工作,是民族地區急診醫療服務的樞紐及重要陣地,然而由于急診醫學發展的不均衡性,當地急診醫學起步緩慢,急診資源配置欠合理,專業人才缺乏[12]。通過對常住人口急診患者流行病學調查,我們建立了相對完整的數據庫,研究表明少數民族急診就診比例低、急診就診時間時刻及季節分布特征明顯、診治能力有限轉診率高是其主要特點。
急診流行病學研究是衛生行政部門決策的重要依據,亦是我們提高急診救援能力、促進急診醫學的發展的基礎。為提高少數民族民眾的就診率,我們應該繼續加強民族間的文化交流,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急診急救相關知識,增強其就醫意識。呼吁行政部門增加對急診科的投入,包括急診醫學的相關政策支持、急救設施設備投入,同時根據急診就診時間的分布特征調配急診資源,在高峰時段加強急診資源配置,在非高峰時段安排科內理論學習、技能培訓或外出進修。我們需通過多種途徑引進急診專業人才扎根服務于民族地區,充分發揮參加支援的專業人才的積極作用,不斷改善急診專業知識及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注重急診工作人員待遇,改進工作環境,增加急診醫護人員的經濟收入、教育投入及專業歸屬感,穩定急診隊伍。重視急診學科建設,力所能及開展急診科研工作,通過參與科學研究了解專業知識的最新進展與急診發展方向,更新理念,促進急診醫學的發展。
[1]余 濤,吳雪麗,蔣龍元,等.廣東省醫院急診科基本建設現狀[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8,17(11):1224-1226.
[2]王承寬,張衛陽,李春平,等.無錫市常住人口避孕藥具公共服務現狀與需求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3):156-160.
[3]張利娟,徐志敏,鄭 浩,等.湖區5省急性血吸蟲感染時空聚集性分析[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4,26(3):245-249.
[4]周麗卿,陳 靜,胡 燕,等.季節對嬰幼兒食物過敏診斷的影響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12):892-897.
[5]徐 平,曹靈紅,章 成,等.院前急救顱腦損傷流行病學調查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10): 1107-1109.
[6]Horn K.Leading your facility through the ICD-10 delay storm[J].J AHIMA,2014,85(10):50-52.
[7]陶惠明,冷巧云,汪傳文,等.18613例急診科患者流行病學特點及疾病譜構成[J].創傷與急診電子雜志,2013,1(4):32-36.
[8]周 娟.急診科病種分布及護理對策[J].海南醫學,2011,22(8): 152-153.
[9]張建成,葉龍強.急診患者15281例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0):3176-3177.
[10]林慧絨,魏道儒,許士海,等.深圳市急診病種統計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9):3618-3621.
[11]徐 平,曹靈紅,章 成,等.2009年度自貢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流行病學研究[J].華西醫學,2011,26(11):1149-1652.
[12]霍 晉,閆新明,李 梅,等.山西省急診醫療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2,21(10):1169-1172.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cases among residential population in a county-level general hospital of ethnic minority area.
XU Ping1,GUO Yan2,CAO Ling-hong1,ZHANG Cheng1.1.Department of Emergency,Zigong No.4 People's Hospital&Zigong Research Center of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Zigong 643000,Sichuan, CHINA;2.Zigong No.5 People's Hospital,Zigong 643000,Sichuan,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mergency cases among residential population in a county-level general hospital of ethnic minority area in Sichuan province.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emergency cases among residential population in Songpan People's Hospital in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gender,age,ethnic composition,disease spectrum,time distribution,and the outcome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viewed.ResultsA total of 8 532 cases[(29.40±21.18)years old,5 270 males and 3 262 females]of residential population were enrolled,among which 3 684 cases(43.18%)were of Han nationality,2 248 cases(26.35%)were Tibetan,1 570 cases(18.40%)were Hui,1 022 cases(11.99%)were Qiang,and 8 cases(0.09%)were of other ethnic groups.The five-top diseases in the study were respectively injury,poisoning and other consequences of external causes(39.39%), respiratory diseases(24.29%),symptoms,signs and abnorm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12.12%),digestive diseases(11.88%),and diseases of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3.29%).In terms of circadian distribution,the peak time of occurrence of emergency was 13:41(P<0.05).There was no peak time in monthly distribution(P>0.05).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the occurrence of emergency cases was lowest in winter(P<0.05). The outcome of these emergency cases was mainly outpatient follow-up and hospitalization,and the referral rate is 4.86%.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medicine,we could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the ethnic minority,increase emergency input,reasonably allocate emergency resources,introduce professionals,stabilize emergency team,pay attention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Emergency medicine;Disease spectrum;Residential population;Epidemiology
R605.97
A
1003—6350(2015)19—2840—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9.1035
2015-03-12)
曹靈紅。E-mail:5917652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