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婧+潘林青
近日,有數據顯示,我同多地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遭遇的“奶荒”困境終于得以緩解,牛奶供應趨于充足,牛奶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國內牛奶供應能力釋放、節后牛奶需求量減少和“洋奶”進口量增加。近年來,我國奶價經歷過多次大幅波動,“奶賤傷農、奶貴傷民”。如何才能走出這一困境?
牛奶價格逐步回落
“從2月3日起,牛奶價格已經連續3周企穩回落。”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統計科副科長胡智勝說,目前山東省牛奶價格已從春節前的每公斤4.51元跌至每公斤4.47元。
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近期生鮮乳價格趨穩并開始小幅下降。自2月第二周開始,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為每公斤4.27元,這是自2013年6月生鮮乳價格開漲以來首次出現周環比零增長;而到了2月第三周,這一數字為每公斤4.25元,比前一周下降o.50。
多位業內人士反映,由于同內牛奶供應能力釋放、節后牛奶消費需求量減少、“洋奶”進口量增加等因素,緩解了2013年以來國內生鮮牛乳供應緊張局面,牛奶價格趨于穩定。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牛奶此番降價與國內產能開始釋放有關。“2013年以來的生鮮乳漲價潮讓奶農看到了利益,一些有實力的養殖戶會擴大奶牛養殖規模,經過半年時問,新增產能開始釋放,逐步顯現出對生鮮牛乳供應的補充作用。”簡愛華說。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牛奶價格止漲企穩與節后消費需求量減少有關。胡智勝告訴記者,節前消費者集中消費乳制品,乳品企業踴躍備貨,一度將牛奶價格推至高位。
“當前,新西蘭等我國主要的乳制品進口國新一年的進口配額開閘,大量‘洋奶涌入有力地補充了乳品企業所需的原材料。”濰坊市奶業協會會長秦貞福說,這意味著在符合行業標準的前提下,國內乳企將盡可能多地使用國外奶源,從而降低對生鮮牛乳的需求。
“奶賤傷農、奶貴傷民”困局待解
近年來,我國奶價經歷過多次大幅波動,“牛奶降價一殺牛倒奶一奶荒一牛奶漲價一奶農買牛一牛奶過剩一牛奶降價一再殺牛倒奶”的循環已經發生多次,“奶賤傷農、奶貴傷民”。
“對于牛奶價格的漲跌,政府不要直接插手,應該交由市場去自發調節。政府的作用是當好規則制定者和監管者。”胡智勝說,政府應及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生產者、消費者、乳制品企業等相關各方按照既定游戲規則辦事。
專家認為,當前畜牧產業生產者和消費者較為散弱,乳制品企業較為強大,三者市場地位并不對等。下一步應進一步做大做強消費者協會和生產者協會,讓它們與乳制品企業充分進行市場博弈進而形成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