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骨科,北京 昌平 102200)
不同內固定治療方案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比較
馬俊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骨科,北京 昌平 102200)
目的 比較不同內固定治療方案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6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的治療方式,對照組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治療方式,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的掌傾角和尺偏角的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后12個月的掌傾角和尺偏角的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背伸、掌屈、橈偏、尺偏活動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個月,觀察組患者的背伸、掌屈活動度仍明顯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療效好,創傷較小,操作更簡單,患者恢復更快,值得臨床推廣。
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切開復位內固定;橈骨遠端骨折;療效
橈骨遠端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1],是距離橈骨遠端關節面3 cm以內的骨折。近年來,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急診骨折中占有率高達20%[2]。目前臨床上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主要以手術固定為主[3],不同固定方式治療效果不同。本文旨在比較不同內固定治療方案在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年齡28~68歲,平均(46.25±8.56)歲;男性54例,女性66例。入選標準:(1)均符合橈骨遠端骨折的診斷標準;(2)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積極配合治療;(3)均無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相關疾病;(4)均無其他骨折。按照隨機數字法將12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觀察組:該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的治療方式。患者取仰臥位,局部麻醉,將患者患側肩關節外展約80°,在第2掌背外側,距離近掌骨兩端約1 cm處做兩條長約1 cm的切口。然后分離肌腱,電鉆鉆孔,擰入兩根固定螺釘。再在患者橈骨骨折處橈側片背側處縱向切開,顯露出骨折處后進行骨折復位,采用別克針進行固定,在已經擰入的兩根掌骨螺釘處加上主體連接管和兩個調節夾鉗。最后,在橈骨骨折近心端距離骨折2 cm和12 cm處擰入兩根螺釘,確認復位滿意后將調節夾鉗擰緊。(2)對照組:該組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治療方式,采用Henry切口,從橈側做一條縱行切口,將腕屈肌、正中神經、拇長屈肌都牽向尺側,軟組織、橈動脈牽向橈側,顯露深層的旋前方肌后,切斷部分肌纖維,顯露骨折端和關節面。然后對患者進行骨折牽引復位,采用橈骨遠端鎖定鋼板,固定好骨折塊,縫合傷口。最后,從患者背側入路,在患者的背側做一條縱切口,再把拇長伸肌牽向橈側,將骨折處暴露出來,進行復位,采用螺釘固定骨折端。
1.3 觀察指標 (1)患者的骨折AO分型、受傷至手術時間和致傷原因;(2)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掌傾角和尺偏角的水平;(3)患者治療后6個月、12個月的腕關節活動度,包括背伸、掌屈、橈偏、尺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為(17.85±1.92)h,對照組為(18.21±1.64)h,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骨折AO分型以及致傷原因比較差異亦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橈骨遠端掌傾角和尺偏角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的掌傾角和尺偏角的水平均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后12個月的掌傾角和尺偏角的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的腕關節活動度比較 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背伸、掌屈、橈偏、尺偏活動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個月,觀察組患者的背伸、掌屈活動度仍明顯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橈骨遠端掌傾角和尺偏角比較(±s,°)
組別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值P值術后3個月 術后6個月 術后12個月掌傾角8.36±2.55 6.88±2.26 2.505 0.012尺偏角15.52±7.11 12.83±4.76 2.474 0.015掌傾角8.47±2.53 6.41±3.03 2.058 0.031尺偏角15.97±6.89 12.64±4.57 2.276 0.024掌傾角7.39±2.76 6.70±2.98 1.837 0.059尺偏角12.37±5.52 12.73±4.75 1.755 0.06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腕關節的活動度(±s,°)

表3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腕關節的活動度(±s,°)
組別術后6個月 術后12個月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值P值背伸47.15±12.47 41.13±10.48 2.275 0.025掌屈51.43±10.88 45.74±10.92 2.416 0.018橈偏18.76±5.13 16.15±3.89 2.214 0.028尺偏28.75±4.52 25.42±5.43 2.330 0.020背伸54.79±4.84 49.85±5.15 2.186 0.031掌屈51.47±11.03 48.12±10.95 2.547 0.011橈偏16.87±4.92 17.15±4.24 1.027 0.386尺偏28.24±4.73 27.85±5.16 27.85±5.16 0.421
橈骨遠端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4],多發于老人群[5],患者表現為腕部腫脹、壓痛明顯,手和腕部活動受限等癥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6]。近年來,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越來越高[7],在急診骨折中占有率高達20%。臨床上,導致橈骨遠端骨折的因素主要有摔傷、擊打傷、交通等因素。目前,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治療主要手術固定為主,但是不同固定方式治療效果不同。傳統固定手術中手術創傷較大,治療費用較高,因此探究一種較好的固定治療方案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義[8]。
本組數據顯示,采用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的掌傾角和尺偏角的水平均優于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患者,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的治療方式是利用“韌帶牽拉復位”的生物力學原理,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時外固支架牽拉骨折段兩側的軟組織,通過對橈骨骨折處做一條切口,輕柔撬拔直接復位[9],聯合克氏針進行內固定,穩定固定骨折處,使得關節面解剖復位。此外,采用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的治療方式還可以減輕對患者韌帶組織、關節囊的損傷[10],能更好的保護軟組織結構的完整性,減少手術創傷,大大降低二次手術的概率,治療效果更好。此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的方式操作簡單,在手術中使得復雜骨折簡單化,僅需要經過皮撬拔,可以盡可能減少患者出現手術后的局部血腫。而且,外固定支架伸縮靈活,在手術時結合牽伸和韌帶擠壓作用,可以調節大小,能夠更好的維持和恢復患者肢體長度。在對患者術后12個月的隨訪中,觀察組患者的背伸、掌屈活動度明顯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了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利用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效果更好,其具有創傷較小、操作更簡單、患者恢復更快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邱垂明,趙正興,王 東.三種不同固定方法治療不穩定性橈骨遠端骨折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19):72-73.
[2]林奮強,蔡學海,林奮越.外固定支架與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4,25(5):656-657.
[3]董 強,馬信龍,馬寶通,等.LCP鋼板與外固定架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3):249-253.
[4]高天君,楊達宇.比較切開復位內固定和石膏固定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橈骨遠端骨折對患肢繼發性骨質疏松和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8(3):245-247.
[5]李福東,王寶鵬,常西海,等.鎖定接骨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34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54(37):75-76.
[6]雷振東,楊慎柯,楊 兵,等.不同固定方式治療Pilon骨折療效對比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21):3336-3338.
[7]Komura S,Yokoi T,Nonomura H,et a1.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rpal fractures occurring concurrently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J HandSurgAm,2012,37(6):469-476.
[8]詹伍發.T型鎖定鋼板治療不穩定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20):2732-2733.
[9]胡 畔,張英澤.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3,2(6):332-339.
[10]王 劍,王 鋼,格日勒圖,等.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切開復位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10):912-914.
R683.41
B
1003—6350(2015)24—369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4.1334
2015-04-24)
馬 俊。E-mail:mf109415@13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