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焱華,邴 峰,琴明賢,鄢 雷
?
·論著·
赴利比里亞維和部隊輪換期間埃博拉防控的實踐與思考
朱焱華,邴 峰,琴明賢,鄢 雷
本文介紹了利比里亞地區(qū)埃博拉疫情和第16和第17批赴利比里亞維和部隊輪換期間埃博拉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提出了堅持聯(lián)動及時的疫情應對、明確層次分明的防控責任、理順軍地協(xié)同的工作關系、嚴格輪換期間的生活管理、加強全程伴隨的心理保障等方面的體會思考。
維和行動;軍事人員;埃博拉病毒;傳染病控制
自2013年12月非洲發(fā)現(xiàn)首例埃博拉病例以來,疫情席卷西非5國(幾內(nèi)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和塞內(nèi)加爾),成為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赴利比里亞執(zhí)行聯(lián)合國維和任務是我國履行大國職責的體現(xiàn),已堅持進行了12年。此次于2014年11月進行的第16批和第17批維和部隊例行輪換,恰逢疫情高發(fā)期,鑒于埃博拉病毒的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履新部隊、歸建部隊在輪換期間的疫情防控十分必要、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組織部隊在輪換期間分階段、分人員進行教育監(jiān)測、劃區(qū)管理、伴隨保障、部隊轉(zhuǎn)送、集中管控等綜合措施,保證了輪換期間全體官兵的身心健康,無一例疫情發(fā)生,圓滿完成維和輪換任務。現(xiàn)將維和輪換工作的基本情況和防控工作經(jīng)驗整理如下,為其他單位執(zhí)行類似任務提供參考。
維和部隊輪換工作是指一項維和行動時間較長而任務尚未完成時,任期屆滿的維和人員,由來自同一國家的新成員接替工作,裝備移交給新部署的維和部(分)隊。輪換行動依據(jù)聯(lián)合國書面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和地點完成輪換交接工作,并通過核查[1]。
1.1 利比里亞維和地區(qū)情況 利比里亞位于西非,地處赤道附近,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上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由于經(jīng)濟落后,醫(yī)療條件簡陋,加之特殊自然社會環(huán)境,一直以來瘧疾、霍亂等傳染病高發(fā)。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2010年報告,2008年利比里亞人均壽命只有54歲,5歲以下兒童病死率高達14.4%,成年人(15~60歲)病死率高達34%,瘧疾報告病例數(shù)為726 905例,霍亂1236例,結核病3038例[2]。2013年12月西非幾內(nèi)亞暴發(fā)的埃博拉疫情于2014年3月傳入利比里亞,據(jù)WHO報告,截至11月14日,利比里亞報告埃博拉確診病例6878例(占疫情總病例的47.72%),死亡2812例,病死率為40.88%。此次疫情失控,原因是多方面的:當?shù)匾咔楸O(jiān)測失位,疫情開始階段被錯誤低估,錯過了最佳干預時機;缺乏完善的醫(yī)療服務體系,人員設備匱乏,疫情早期階段即處在失控狀態(tài)[3];疫情暴發(fā)在3國交接處,社會情況復雜、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為疫情擴散形成便利條件[4];公眾健康教育缺失,公共衛(wèi)生意識薄弱,傳統(tǒng)喪葬風俗頑固,阻礙了疫情的防控[5]。
1.2 維和部隊輪換工作情況 自2003年12月我國政府向利比里亞派出維和部隊以來,迄今已派遣17批次,每批次包括運輸分隊(駐扎在首都蒙羅維亞)、工兵分隊(駐扎綏德魯)和醫(yī)療分隊(駐扎綏德魯)3個成建制分隊。此次輪換工作是第16與第17批次維和部隊交接,歷時2周,更替1116人次,補充82萬元防疫防護藥材[6]。期間疫情防控具有三方面特點:一是維和輪換處于埃博拉疫情高發(fā)地區(qū)和高發(fā)期,對新到分隊的疫情防控和歸建部隊的疫情監(jiān)測提出更高要求;二是維和期間各分隊保障任務和面對的疫情防控風險不同,輪換部隊在防控方案制定、業(yè)務技術培訓都需有所側(cè)重,突出重點;三是自疫情暴發(fā)以來,國內(nèi)外相關報道埃博拉病毒感染病死率高達90%[2],導致輪換官兵心理壓力巨大。
依據(jù)國家、總部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相關規(guī)定要求,此次維和輪換期間,采取統(tǒng)一組織、明確分工、分階段防控等措施,實現(xiàn)了輪換履新部隊558名維和隊員零感染,歸建的558名維和隊員無狀況。以下是我們開展的具體措施。
2.1 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機制 軍區(qū)衛(wèi)生部與維和部隊建立每日通報機制,定時獲取駐地疫情動態(tài),掌握防控情況,并根據(jù)最新信息全程跟蹤指導輪換部隊;各維和分隊及所在團以上單位成立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針對各自擔負任務中可能遇到的防控風險,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到人,細化制度要求,制定方案預案,及時解決防控工作中相關問題,確保上級下發(fā)防控指令能快速有效落實。
2.2 輪換準備階段教育檢測 第一階段為輪換準備階段,從履新部隊受領任務到歸建部隊搭乘輪換包機前,主要開展以下工作:①履新部隊防控教育。邀請軍地疾控專家進行專題輔導,使官兵掌握防控知識、認清疫情本質(zhì),減輕心理負擔;組織收看新聞,制作板報宣傳,印發(fā)常識手冊,使官兵及時了解疫情動態(tài);開展醫(yī)護人員救治演練,指導隊員防護器材使用,使每名官兵掌握洗手、穿戴防護服等防護技能。②歸建部隊教育檢測。維和分隊防控小組講清輪換各階段防控措施和具體要求,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方式,安排衛(wèi)生人員跟蹤指導官兵防護措施落實,每日2次檢測體溫,全程了解官兵歸國前健康狀況。③歸建部隊登機前準備。最大限度避免歸建官兵與外界接觸,減少高強度體力勞動,注意飲食飲水衛(wèi)生;開展個人衛(wèi)生清整,徹底清洗消毒個人衣物和生活用品,并使用塑料袋密封后裝入個人背囊。個人背囊、生活用品及通用物資要使用消毒液(75%乙醇或0.1%~0.5%氯己定溶液)擦拭后封裝。
2.3 輪換實施階段保障 第二階段為輪換實施階段,從歸建部隊上乘輪換包機至飛抵國內(nèi)指定機場,主要開展以下工作:①嚴密組織部隊裝(卸)載。裝卸按照分隊獨立、順序固定的原則進行,需佩戴口罩和雙層手套(內(nèi)層戴一次性乳膠手套、外層戴勞保手套),杜絕與分隊外人接觸,防止發(fā)生外傷。②嚴格實行飛機劃區(qū)管理。劃定各分隊飛機上的就座活動區(qū)域,區(qū)分衛(wèi)生間等公共設施使用,并進行及時消毒(如衛(wèi)生間門把手、水龍頭、沖水按鈕等),設立獨立隔離區(qū),以備安置出現(xiàn)發(fā)熱等身體不適官兵。③認真搞好各類保障。備齊各類防疫物資,配合機組人員做好相關消毒處理。登機前、飛行途中、降落前各分隊組織體溫檢測。若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在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前,不得安排部隊登、下機。④協(xié)調(diào)航空公司共同配合。組織防疫專家對機組人員進行防護培訓,并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將歸國包機降落至距離我們設置的醫(yī)學觀察地點最近的機場,最大限度縮短汽車乘運時間和減少接觸范圍。
2.4 輪換收尾階段醫(yī)學觀察 第三階段為收尾階段,從歸建部隊下輪換包機至集中醫(yī)學觀察解除,主要開展以下工作:①配合下機衛(wèi)生檢疫。輪換包機抵達機場后,各分隊配合入境檢疫機構對官兵及物資進行現(xiàn)場衛(wèi)生檢疫查驗,合格后方可離開機場進行部隊轉(zhuǎn)送。②嚴密組織部隊轉(zhuǎn)送。嚴控接機人員數(shù)量,禁止與維和官兵、物資有身體接觸,途中就餐食用自帶干糧,選擇遠離人群地域開設休息點,并對休息點、運輸車輛進行終末消毒。③嚴格集中醫(yī)學觀察場管控。劃定不同分隊、不同批次輪換官兵及保障人員活動區(qū)域,最大限度避免相互接觸,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人員嚴禁外出,保障物資“只進不出”,交接在劃定的緩沖區(qū)域內(nèi)進行,不得有身體接觸,間距不得低于2 m。④落實衛(wèi)生防疫相關制度。進行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 min的開窗通風;每日使用含氯消毒液(500~1000 mg/L)對各種臺面(門窗、水龍頭等)擦拭消毒;每2 d對所有室內(nèi)活動場所進行多種方式(過氧化氫或含氯消毒劑噴灑,0.2%過氧乙酸氣溶膠噴霧,4%過氧乙酸熏蒸)消毒;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或焚燒深埋的方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和防護用品。按規(guī)定設立發(fā)熱門診及隔離病房,實施體溫每日2次監(jiān)測登記,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執(zhí)行各類相關人員全程、全方位的衛(wèi)生防護。⑤強化官兵教育引導。加強政策宣講和防控教育,開展文體活動和心理輔導,引導官兵正確認識疫情、正確對待隔離管控要求,消除焦慮心理和抵觸情緒。⑥周密組織生活保障。合理安排人員住宿、就餐,降低人員居住密度,就餐采取一次性餐盒保溫送餐或錯時分批、同向就座的方式進行。保證開水和營養(yǎng)供給,維持室內(nèi)溫度適宜,配備冬季衣物被褥。⑦細心幫助恢復適應。發(fā)放執(zhí)行維和任務期間國內(nèi)報紙雜志,組織官兵補充學習上級下發(fā)的重要文件精神,使歸國官兵了解掌握國內(nèi)、軍隊形勢動向,與正常工作生活接軌。
3.1 堅持聯(lián)動及時的疫情應對 此次維和輪換期間埃博拉防控成效的取得與各級單位軍政領導的重視和衛(wèi)生體系上下一體的聯(lián)動密不可分。軍區(qū)首長多次在會議上強調(diào)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衛(wèi)生部門領導專家赴維和現(xiàn)地進行輪換防控指導。各級衛(wèi)生機關對于維和分隊提出的防控需求,經(jīng)考察論證后,給予加速辦理,維和分隊對上級機關要求的防控措施快速落實,有效防控輪換期間疫情的發(fā)生。
3.2 明確防控責任 由于維和駐地疫情形勢嚴峻,輪換之初,軍區(qū)明確要求各級成立相應的防控領導組織,明確各階段、各部門任務分工,全維度、全過程、不留盲區(qū)的確保官兵輪換及維和期間的身心健康。維和分隊各部門面對“真刀真槍”的防控,按照責任劃分,結合面臨實際,主動作為,高于軍區(qū)要求的標準去落實,真防實控,達到預期防控效果[7]。
3.3 理順軍地協(xié)同的工作關系 維和部隊不同于真正的軍隊,是一支政治外交隊伍[8]。很多情況下,工作任務不單單是軍隊一家的事務,可能涉及國家各個層面的不同部門,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系,保證任務按時按質(zhì)完成至關重要。在此次人員物資往返利比里亞途中,未使用軍用運輸機,皆是依托民航包機進行保障。為了達到埃博拉防控要求,總部協(xié)調(diào)地方民航部門對機組人員進行了防護培訓,改變飛機原定降落機場等,使軍地更加高效完成此輪換防控任務。
3.4 嚴格輪換期間的生活管理 科學、嚴格的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對包括埃博拉在內(nèi)的各種傳染病預防工作至關重要。我們要求輪換期間官兵做到室外活動時必須穿長袖以減少瘧蚊叮咬,外出時必須穿作戰(zhàn)靴以避免被毒蟲咬傷,掌握傳染病預防知識,做到知己知彼、避免恐慌[9],以防止瘧疾等疾病的發(fā)生,降低埃博拉的假陽性檢測率,減少輪換期間的維和分隊的疾病負擔。
3.5 加強全程伴隨的心理保障 通過與維和官兵座談發(fā)現(xiàn),由于駐地疫情形勢和分隊擔負的任務性質(zhì),各種危險隨時可能發(fā)生,官兵安全不能得到足夠保障,精神經(jīng)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面對任務期時間長、語言交流障礙、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等因素,官兵極易產(chǎn)生孤獨、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10]。因此有必要適當增加專兼職心理醫(yī)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安全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改善官兵心理健康狀況,使維和官兵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從輪換開始便能積極投入維和任務中去。
[1] 胡小南,王與榮.維和醫(yī)療分隊輪換工作的實踐[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8,21(4):401-403.
[2] Scientific Research An Academic Publisher,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0[EB/OL].[2014-12-10].http://www.who.int/gho/publications/world_health_statistics/2010/zh.htm.
[3] 朱彥鋒,曾子倩,余小平.埃博拉出血熱的流行情況及應對措施[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4,9(5):521-526.
[4] WHO Ebola Response Team. Ebola virus disease in West Africa:the first 9 months of the epidemic and forward projection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371(16):1481-1495.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arriers to rapid containment of the Ebola outbreak[EB/OL].[2014-12-20].http://www.who.int/csr/disease/ebola/overview-august-2014/en.htm.
[6] 劉濟美.中國第17批赴利比里亞維和部隊第二梯隊官兵出征[EB/OL].[2014-11-30].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1/28/c_1113453168.htm.
[7] 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病死率高達90%八項措施預防[EB/OL].[2014-08-14].http://www.cqn.com.cn/news/cjpd/936882.html.
[8] 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部隊[EB/OL].[2014-08-01].http://baike.baidu.com/view/81310.htm.
[9] 宋立華,許亞輝,何君,等.利比里亞傳染病概況及其對加強維和期間防疫工作的啟示[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9,33(6):519-521.
[10]石清明,李學成,鄧波,等.黎巴嫩維和任務區(qū)衛(wèi)勤資源概況及疾病防控建議[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2,22(6):675-676.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Ebolavirus for Chinese Peacekeeping Forces to Liberia during Cyclic Permutation Period
ZHU Yan-hua1, BING Feng2, QIN Ming-xian1, YAN Lei1
(1. Ministry of Health, Combined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Beiji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Beijing 100042, China; 2.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Ebola epidemic situation in Liberia region and m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ebolavirus in the 16thand 17thdetachments of Chinese peacekeeping forces to Liberia during cyclic permutation period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Experiences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such as keeping combined action timely for epidemic outbreak,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ordinating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litary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strictly managing the life regulation during cyclic permutation period and enhancing the psychological security during the whole mission.
Peacekeeping task; Military personnel; Ebolavirus;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100042 北京,北京軍區(qū)聯(lián)勤部衛(wèi)生部(朱焱華、琴明賢、鄢雷);100850 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科技部(邴峰)
鄢雷,E-mail:yanlei2015@126.com
R184;R373.3
C
2095-140X(2015)06-0098-03
10.3969/j.issn.2095-140X.2015.06.026
2015-01-20 修回時間:201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