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是什么成就了晉商

2015-04-15 04:39:07常海峰
商業評論 2014年2期
關鍵詞:誠信

常海峰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一書面世,以深刻的文史思想和頗具魅力的語言表達在讀者中引起轟動。其中《抱愧山西》一文說道:“大概是八九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翻閱一堆史料的時候發現了一些使我大吃一驚的事實,便急速地把手上其他工作放下,專心致志地研究起來。很長一段時間,我查檢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閱讀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稿,終于將信將疑地接受了這樣一個結論:在上一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里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些繁華的大城市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令余秋雨先生大吃一驚的山西商人同樣也讓近代中國的思想啟蒙者梁啟超為之自豪。1912年,梁啟超先生結束了十幾年流亡海外的生活,回到北京。回國之后,特意出席了山西商人為他舉行的歡迎會。在會上,他說了這樣一段話:“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對于外人批評吾國商業能力,常無辭以對,獨至此,有歷史、有基礎、能繼續發達之山西商業,鄙人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

山西商人到底取得了怎樣的業績,能讓前后兩位文化大家都為之傾倒?

山西商人,又稱晉商,是明清兩代十大商幫之首,執全國內外貿易之牛耳,盛極一時,以雄才善賈而飲譽海內外。晉商的商路達數萬里之遙,從蒙古草原的駝隊到揚州的商船,從福建武夷山的茶葉到莫斯科的皮毛,南起香港、加爾各答,北到西伯利亞、莫斯科,東到大阪、仁川,西達塔爾巴哈臺、阿拉伯國家,都留下山西商人的身影。晉商自稱:“凡是麻雀能飛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尤其令人稱道的是由晉商創設的山西票號,開中國銀行業之先河,不但匯兌全國,而且在日本、朝鮮均開設分號,真正做到了“匯通天下”。山西票號被余秋雨先生譽為“現代銀行的鄉下老祖父”。

他們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先有曹家號,后有朝陽縣”“先有晉益老,后有西寧城”“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這些諺語表達著世人對晉商之于社會經濟貢獻的敬意。歸化城(今呼和浩特)的繁榮更與晉商的貢獻密不可分,以大盛魁為首的晉商以歸化城為根據地,經營“上至綢緞,下至姜蒜”的各種生意,他們不但往返于蒙古草原的各個蒙古包,更遠涉沙漠,直達俄羅斯。據說當年歸化城最大的商號大盛魁鼎盛時期的資本達白銀萬萬兩。

而晉商創造的另一個奇跡是把以善于經商聞名于世的猶太商人趕出歐洲市場。據日本人撰寫的《中國經濟全書》記載:英國一位被稱為格蘭頓將軍的人目睹了胡服辮發的山西商人深入俄國腹地、歐洲、中亞腹地從事貿易活動的力量和智慧。有人問他周游歐亞之后有什么感想,有哪些最使他驚奇的事情,他回答了這么幾句話:我這次漫游,足跡遍及歐亞大陸,所到之處首先映入眼簾的并且使我感受最深、最驚奇的是“中國之小商人”與猶太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居然能把猶太商人的勢力驅逐出市場。

山西商人有什么樣的商業智慧,能令他們創造出如此的奇跡?清代湘軍的創辦人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郭嵩燾說:“中國商賈夙稱山陜,山陜人之智術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及江西湖廣,而世守商賈之業,唯其心樸而心實也。”從這段話我們可以得知,山西和陜西兩省人世世代代能夠經商致富的根本原因,只是因為他們誠信樸實。誠信是晉商縱橫商海五百年的制勝法寶,誠信也是晉商綿延五百年的一個精神內核。

晉商現象:對外以誠,對內以信

“他們為確保質量,采用采購、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的分級管理方法,在福建武夷山經過考察而買定茶山后,派專人監督采茶,自己組織加工成適合俄人專用的磚茶,專人分管馬駝運輸、船只海運,到達青島后再用駝幫,入蒙古改用馱運,直到恰克圖,保證不燥不潮不霉才開盤出售,這樣,質量、數量、交貨期都有了保證。后來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無法再去武夷山購茶,他們就改由湖北購茶,并改進加工工藝,使之無論色、味都達到與武夷山一樣的程度。當俄茶商堅信此乃武夷山茶時,他們卻原原本本講了茶葉產地和工藝的更變,使俄人大為折服。”這一段描述來自山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晉商巨擎·晉商·常家》一書,充分反映了晉商對于客戶所秉承的誠信精神。晉商的誠信在那個時代是公認的,山西匯票憑借的既不是票號東家的雄厚資本,也不是國家信用,而是山西商人的信用招牌。有些信用低的票號開出的匯票可能不被商家接受,而山西票號出具的匯票就能夠通行全國,社會對晉商信用的認可可見一斑。

晉商的誠信不但表現為對外的誠信——對客戶的誠信,也表現在對內的誠信——晉商的內部治理模式就是以誠信為基礎。譬如,晉商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東掌制”*(也有人稱東伙制)。所謂“東掌制”,是說山西票號在準備成立的時候,東家自己或委托他人查訪合適的職業經理人(又尊稱大掌柜),一旦確定某人有勇有謀,既能守成又能創業,能夠擔任票號經理的重任,就以禮相聘,把票號全權委托給他處理。東家的宗旨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東家把全部資本交給經理之后,就不再過問具體事務,只等三年或五年不等的賬期期滿,經理來匯報經營業績。如果出現虧損,并且此虧損并非經理的能力問題造成,東家不但不責怪經理,還會好言勸慰,把資金補足,讓他重整旗鼓、繼續經營。東家認為勝敗是兵家常事,只要不是經理重大失誤或故意造成的損失,必須鼓勵經理繼續經營才能改變敗局、挽回損失。晉商的東家對大掌柜的信任和授權竟然可以到達如此程度。

從這段介紹中,可以看出山西票號(其實不僅限于票號,其他晉商商號同樣如此)在成立后,東家就把人事權、財權、經營管理權統統交給經理(即大掌柜),而且經理基本上是終身制,除非有重大過錯,東家不會無故開除經理。在經營過程中東家既不監督也不控制,僅剩的權力就是對經理的任免權。

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這種狀況形成了東家與職業經理人的信息不對稱,尤其是在第一代創始人東家去世后,他們的后人多半對業務一竅不通,職業經理人完全可以上下其手,巧取豪奪,中飽私囊。然而,在 “東掌制”存在的至少一百五十年歷史中 ,晉商居然沒有發生一起經理人對東家不忠的事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晉商形成“東待掌以義,掌待東以誠,號對外以誠”的局面。可以說,“誠信”是晉商一切制度設計的基礎,如果沒有誠信,什么“東掌制”“身股制”“相與制”等都無從談起。endprint

那么,晉商的誠信精神從何而來?晉商何以形成了這種東家和掌柜相互信任、對內對外皆誠信的風氣?

博弈失靈:仁中取利,義內求財

現代的學者關注晉商的誠信問題,研究晉商誠信的論文頗多,其中很多人采用現代經濟學的工具來研究晉商,比較突出的是博弈論。他們認為“晉商守信理念的形成一方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但更重要的也是促使晉商信用機制建立的根本因素,則是當時參與商業活動的各經濟主體之間博弈的結果。不同的經濟體由于各自利益的激勵和制約,使其博弈在很多場合下達到穩定的納什均衡。因為參與商業活動的各方對未來交易次數的不確定性,使得參與方的博弈類似無限次的重復博弈,這就使得博弈的結果更加穩定,同時信用也會隨之產生來維系交易的正常進行。在這個層面上,重復博弈與信用的生成與維護有密切的聯系”。

博弈論的一個假設前提是博弈的參與人都是“理性經濟人”,而理性經濟人是西方經濟學家關于人類經濟行為的一個基本假定,即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性的,他們所追求的目標都是力圖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正如博弈論研究者所言,當面臨單次交易的時候,失信就成了他們的最優選擇。

那么晉商在面臨單次交易時是如何選擇的呢?著名的晉商常氏天亨玉在最困難的時候,大盛魁曾經借給他們白銀四萬兩,幫他們渡過難關。1929年大盛魁發生重大危機,天亨玉(已改名天亨永)掌柜王盛林派人送去兩萬兩白銀接濟,當時號內有人反對,認為此款放出后根本無法收回,王掌柜正色道:“假如20年前沒有大盛魁的支持,天亨玉早就完了,哪里還有天亨永呢?”后來大盛魁難以為繼,在當年決定歇業。這個歇業的結局連一般伙計都能看出,此款放出根本無法收回(單次交易),王盛林作為天亨永的大掌柜,在商場摸爬滾打那么多年,怎么能看不出?由此可以推論,他放這筆款完全是為了報恩,與利益無關了。

同樣的故事在日升昌倒閉時也發生了。1921年日升昌因放款無法收回,被債主逼債,大掌柜無能為力。看到少東家面臨牢獄之災,已經辭職的二掌柜梁懷文挺身而出,重掌號事,并赴北京替東家應訴,同時清理債務。日升昌倒閉時,人心惶惶,人人都唯恐避之而不及,而梁懷文挺身而出也屬于單次交易中的選擇,他選擇以誠待人,去承擔了本不應承擔的責任。

還有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事例是發生在1900年庚子之變,以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為首的王公大臣們紛紛逃離北京,山西票號在北京的分號也紛紛撤離。逃難途中的大臣們途經山西時到票號提款,山西票號無一例外地如數付款,甚至在北京分號賬簿不全的情況下,只要是自己票號的銀票也照常付款。在那個危急關頭,國家的最高權力群體都在逃難途中,誰也無法預料國家到底會發生什么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晉商們仍然選擇了誠信,而且這并不是哪一家哪一號的選擇,而是山西商人共同的選擇。

1930年發生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晉鈔大幅度貶值,二十五塊晉鈔兌一塊新幣。在這種情況下,大德通票號完全可以趁機發一筆財,把晉鈔換給存戶。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而是把自己歷年的公積金拿出來,按照新的幣值折給存戶,給存戶兌換。大德通幾乎把全部積累都投入到這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賠本買賣之中,最終造成三十萬兩白銀的虧空。大德通的東家喬映霞說,即使是大德通為此倒閉,喬家也不至于讓自己人淪落到衣食無著的地步,但對于“儲戶”來說,如果我們喬家不這樣做,他們的身家性命就受到威脅,兩者相比,孰重孰輕,不言自明。

類似的誠信事例還有很多,實際上即便到了倒閉清算的地步,大部分晉商仍然選擇堅守誠信,而沒有選擇失信。博弈論在這里為何失靈了呢?這個現象反映了博弈論的一個局限性。 博弈論的哲學基礎假設是“人所追求的目標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固然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會選擇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當利益和道義相沖突的時候,未必利益一定占上風,選擇道義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博弈論或者其他以“理性經濟人”為假設前提的經濟學理論并不足以解釋晉商的誠信精神,那么晉商的誠信又來自何處呢?

晉商起源:內受儒教,外合誠信

人以誠信為本,不論是經商還是從事其他行業,都是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即便是沒有做到誠信的商人,他們也在內心里承認誠信才是正確的選擇,會辯稱自己是在某種環境下迫不得已而選擇了欺詐。這或許可以說明,誠信不是博弈的結果,而是人類生而有之的一種本然選擇。某些商人之所以不誠信,只是在面臨利益的誘惑時失去了本心和本分。

晉商發源地在太原、晉中、臨汾一帶,那里“地瘠人廣,難以維持生計”,最初的晉商大都是因為要擺脫貧窮,維持生計才選擇外出經商。從悲涼的山西小曲《走西口》中可以體會當年山西商人出門在外的艱難。他們在外鄉人生地不熟,要想生存下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和當地人融洽相處;二是同鄉之間相互扶持。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而做到這兩點就需要誠信。如果對當地人不能以誠相待則必然為當地人所排斥,無法立足;如果對同鄉不能相待以誠則為同鄉所排斥,有了困難沒人幫忙。

這些山西商人大都來自貧困的農村,未必有高深的文化水平。但是在以前的農村,無論是讀書人還是從未上過學的人,他們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這種教育倒不一定是靠讀書得來的,因為在那個時代儒家文化是社會主流文化,無論是否讀過書,人們的思想行為均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這種教育可能是政府普及教育(如明朝設置的鄉校、社學),也可能是“神道設教”(比如土地廟、孔廟、關帝廟),也可能是鄉內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如小說、詞話),還有一大可能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人們通過各種途徑,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養成淳樸厚重的個性。對于他們來說,奸巧計詐是一種恥辱,是給祖宗丟臉的事情。

當然這中間不排除也有些外出謀生的奸詐之人,但是在那個人口流動極少的社會中,這類不誠信的人難以生存,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外部環境要求他們以誠信待人,而他們內心也篤守誠信,如此一來,兩相應和,晉商的誠信精神就養成了。endprint

看多了對外經商成功或失敗的例子,人們更加篤信“誠信”對于一個商人的重要性。有些成功的山西商人或讀過書的山西人,把這些經驗高度提煉和總結,就形成了晉商代代相傳的商業規則。他們恪守“以義取利,利從義生”的原則,提出“仁中取利真君子,義內求財大丈夫”。

明代山西著名商人王文顯曰:“夫商與士,異術而同心,故善商者,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明之心,是故雖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經,而絕貨利之徑,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義制,名以清修。各守其業,天之鑒也。如此則子孫必昌,身安而家肥矣。”王文顯認為,商人和士大夫是平等的,雖然職業不同但是高潔的品行是一樣的。善于經商的人,能夠在物欲橫流的商場中修煉自己高明的心性,所以從事謀利活動而心性不受染污;善于從事政治的士大夫,能夠按照先王的教導行事,不考慮謀取利益,所以能夠成就高潔的名聲。所以謀求利益要有道義的制約,從事政治要保持清廉。這樣才能各自在本行業中立足,這是老天的安排。這樣做就能子孫昌盛,身心安寧,家族富有。

而另一位著名商人樊現以自己的親身體會教育子侄說:“誰說天道難信載?吾南至江淮,北盡邊塞,寇弱之患,獨不一與者,天監吾不欺爾。貿易之際,人以欺詐為計,吾以不欺為計,故吾日益而彼日損。”

被譽為儒家資本主義的代表、日本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1840年~1931年)在《論語與算盤》一書里亦有同樣的觀點:“不以高尚人格為前提獲取的不義之財或通過不擇手段取得的地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論語》代表仁義、倫理和道德,而算盤則是“精打細算”“斤斤計較”的象征。作為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儒商,澀澤榮一反對所謂的經濟活動與倫理道德不相融的觀念,而是主張一手拿《論語》,一手拿算盤。他一生積極致力于把《論語》思想運用到商業實踐中。其義利合一的思想與晉商的誠信精神可謂不謀而合。

晉商并非出于利益最大化的動機而選擇誠信,但是他們的誠信反過來導致了利益最大化。他們認為這正是“天道”的彰顯。正是由于晉商篤信“誠信”為經商之本,所以他們在選擇掌柜、伙計的時候,也會把人品擺在首位。

晉商用人:選人以誠,教人以信

頡尊三曾任晉商票號大德恒的經理,他在1925年寫成的《山西票莊之構造》一文中說:“財東所負無限責任既重且大,特持其目光遠大,信義待人,倘非喪心病狂之流,絕無視為手足,報以寇讎(chóu)之理。”在他看來,東家如此信任經理,如果經理再有二心,簡直就是“喪心病狂”。要知道當他寫這一段文字時,大德恒已經不存在了,他這樣寫既無取悅東家的可能,也無自命清高的必要,只是寫出內心真實的想法,這大概也代表了晉商掌柜們一致的看法和做人的基本準則。

實際上,晉商在選擇學徒的時候,最先要考察的就是人品,考察人品時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查三代”,即看家族內,特別是近親、長輩當中有無帶有污點的人。這種辦法充分考慮到家庭教育對于人格培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給后來者一個警醒,如果做了錯事不但自己顏面無光,還將累及子孫。

學徒入號還需要有保薦人,保薦人不但起到推薦的作用,還有經濟擔保的責任。如果學徒在票號期間違反號規,票號開除學徒時要交由保薦人領回,如果該學徒給票號造成損失的話,保薦人要承擔擔保責任。設置保薦人的做法除了有經濟上的擔保作用之外,實際上也起到了代為考察學徒人品的作用。這是因為保薦人比票號的管事人員更了解學徒,如果學徒有任何品行不端,考慮到自己的聲譽以及未來可能承擔的經濟責任,保薦人是絕對不會推薦此人的。

票號招收學徒時,要經過嚴格的面試、口試、筆試。學徒的相貌、口才、文才都要全面合格才行,缺一不可。很多商號還有一種奇怪的規矩,要求學徒試穿創始掌柜或東家的鞋子,如果穿不進去,就會被拒絕。為什么設立這種看似莫名其妙的規矩呢?原來有些人的保薦人身份顯赫,如果不合適直接拒絕怕傷和氣,掌柜就安排人拿一雙小鞋給他穿,并以穿不進鞋為由,體面地拒絕他入號。這一點說明晉商對進人的要求非常嚴格,并不因保薦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通融。

學徒入號后,要經過四五年的磨煉才能出師。其間修身養性的品德教育最為緊要,據大德通的伙計燕喜回憶:大德通在品德方面教育同仁重信義、貴忠誠、本勤儉、和為貴,戒律定有數十條,必須遵守。在學徒期間,如果學徒違反號規,就會被辭號,也就是開除。這還不算,學徒期滿之后還要對學徒進行各種考驗。

“遠行易欺,遠使以觀其志;近則易狎,近使以觀其敬;煩則難理,煩使以觀其能;卒則難辨,卒問以觀其智;急則易爽,急期以觀其信;財則易貪,委財以觀其仁;危則易變,告變以觀其節;久則易惰,班期二年以觀其則;雜處易淫,派往繁華以觀其色。”

和上司距離遠了,人就容易做些欺瞞之事,那就和他疏遠一些來觀察他的忠誠;和上司距離近了,人就容易表現輕浮、對上司缺乏尊重,那就和他靠近一些來觀察他是否心中有敬;遇到繁瑣的事情,人就難以有耐心地整理,那就讓他做些瑣碎的事情來觀察他的能力;事情突然發生,人就很難判斷,那就通過突然提問來觀察他的智慧;緊急情況下,人很容易爽快答應,那就在他急躁的情況下來觀察他的誠信;錢財容易使人變得貪婪,那么就委任他以錢財重任來觀察仁義;危險使人容易變節,那么就告訴他危險來臨以觀察他的氣節;時間久了,人就容易變得懶惰,那么就延長時間來觀察他是否足夠自律;處在雜亂的環境中,人容易染上壞習氣,那么就把他派到繁華的環境里來觀察他的定力。

上文提到的“志、敬、能、智、信、仁、節、則、色”九大要素,再加上總領其綱的誠信精神,可謂把經商者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囊括盡矣。

然而,這些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已經極其嚴密的人品把關制度,對于晉商而言只是初步的訓練。晉商在日常管理中,還會不斷地進行儒家教育。以大德通票號為例,對于號內的人事管理,高鈺以儒家倫理為準則,當時社會崇尚奢侈,很多富商豪族都競相效仿。但是大德通全號同人都誦讀《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以正心、修身,而杜絕異端邪說侵害人心。高鈺不喜華麗,崇尚實際,并聘請名師為青年員工教學,培養員工愛惜名譽等立身基礎。這種“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做法,把儒家的“忠信”思想融入每個人的靈魂,成為自動自發的事情。endprint

晉商制度:內有號規,外有行會

盡管晉商非常重視員工的教育培訓,但是并沒有迂腐到認為教育可以解決一切管理問題。《晉商謀略》(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一書中這樣寫道:“晉商的管理理念是:‘家有家法,鋪有鋪規。‘營運之法,貴乎章程。未有章程不良,而能悉臻上理者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晉商實行規制化管理,上自東家、掌柜(經理)的職責權限,內部機構的組織設置,業務上的內務外交,人事上的上下級關系,各分號與總號之間的權屬與交往;下至伙友員工的行為處事,各處人等的穿衣吃飯消費標準等,都框之于規制,成文公示,有章可循,人人必須嚴格遵守執行。違規者嚴肅查處,不講情面,不論親疏,輕則降級處罰,重則開除出號。晉商這樣嚴格的規范化管理,其目的在于‘興利除弊,以固基礎,使生意興隆昌盛,事業永存。”

晉商認為“人才之興,全憑鼓舞。若賞罰之際不能允洽,則賢能無由奮起,而不肖者反得夤緣而進,成敗所關,豈淺鮮哉!”“古今以來,鐵筒江山,尚有不能久全之時。古人為治之道,不能有賞無罰。”晉商認識到人才興盛,全憑鼓勵。如果賞罰不能公允,賢能的人就不能得到提拔,無能者反而得到提拔,這是成敗的關鍵,也是很淺顯的道理。古往今來,那么多堅固的朝代都不能長久,何況一個商業組織?古人治理國家也不能只賞不罰。

晉商的各家商號的號規不盡相同,但大體上都遵循以下幾條:禁止宿娼納妾;禁止酗酒賭博;禁止吸食鴉片;禁止接眷外出;禁止擅自開店;禁止投機取巧;禁止蓄私放貸;禁止買空賣空;禁止款借親友;禁止挪用號款;禁止懈怠號事;禁止渙散無為;禁止茍且偷安等。這些號規對號伙一方面能夠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清理凈化作用,可以將一些不守規矩的伙計清除出號,保持了隊伍的純潔性。

此外,晉商在全國各地都建有會館,這些會館就是當年晉商行會的一種。行會除了聯絡鄉誼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維持行業公平交易,如某個會員有欺詐客戶的行為,則會受到行會懲罰。例如清雍正二年(1724年),河南省賒旗鎮因市場戥(d ng)秤混亂,由行會組織同行公議統一了衡器標準,并刻石宣告:“……公議之后,不得暗私戥秤之更換,犯此者,罰戲三臺。如不遵者,舉稱稟官究治。惟日后紊亂規則,同眾稟明縣主蔡老爺,發批鈞諭,永除大弊。”意思是,違反規定就要罰戲三臺,如果不接受處罰,就要向縣衙門告發,要求追究責任。

標期制度也是晉商的一大創舉。標期是歸化城的大商號大盛魁創立的,后被祁太平各商號借鑒。晉商的“過標”和“過騾子”的制度,是一種極其嚴格、極其認真的收付款項的制度。商號與商號之間,由于生意往來,彼此有存、有欠,需要按照預定日期進行清理。有存項就收回來,有欠項就付出去。每月清理“債權”和“債務”的日期,就叫作“過騾子”;每季清理“債權”和“債務”的日期就叫作“過標”。“過騾子”的日期是三天,“過標”的日期是五天。這些日期的規定,不是由當地官府和當地商業團體決定的,而是由山西祁縣、太谷、平遙三縣的東家們共同議定的。他們把一年內“過標”的日期和“過騾子”日期,在年前一次性通知各商號共同執行。凡標期付不了款的叫“頂標”,頂標的商號經理姓名,要在匯兌行業登記,一經登記,各商家就與這家商號斷絕往來。應該說,標期制度所設立的信用懲罰是極其嚴格的。

教育在前,懲罰在后;內有號規,外有行會;自我教育和自我規范使得晉商能夠成為“信義如山”的商人群體,他們以關公為崇拜對象,輾轉海外幾萬里,縱橫明清幾百年,以信義著稱,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廣泛稱贊。清末上海匯豐銀行的一位經理給山西票號這樣的評價:“二十五年來,匯豐與山西晉人做了大量交易,數目達幾億元,但沒有遇到一個騙人的中國人。”

晉商理念:義利合一,士商合一

晉商只是中國明清商人“誠信”的代表,“誠信”不是他們的專利,中國十大商幫中任何一個商幫都有類似的誠信案例。實際上,任何一個高瞻遠矚的商人或商人群體都不會汲汲于小利,為了利益而失去信譽。相反,過去的大商們都把商場當成了修行的場所,而不僅僅是獲取利益的工具。正如王文顯所說,商與士是“異術而同心”,所以“善商者”能夠“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明之心,是故雖利而不污”。

明清以降,“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排序雖然還延續了過去把商人排在末位的舊觀念,但是從明朝的士大夫開始,社會對商人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明代著名大儒王陽明先生說:“果能于此處調停得心體無累,雖終日作買賣,不害其為圣為賢。何妨于學?學何貳于治生?”意思是,如果能在經商時調理好身心,身心不為所累,即便終日從事商業,也不妨礙成為圣人和賢人。這樣的經營怎么會妨礙治學呢?治學又和這種身心無累的經商有什么不同呢?

陽明先生把“治生”提升到“講學中事”的地位,并且認為做生意不妨礙治學,治學與治生是一件事。在明中晚期,不但陽明先生對商人更加看重,而且很多名士大家與商人都有交往,比如上文中王文顯的那段話就來自明朝著名文學家、“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為其撰寫的墓志銘。陽明先生的再傳弟子陳確在《學者以治生為本論》一文中更明確提出“則勤儉治生洵是學人本事”。意思是,為了上孝父母下育子女,通過勤儉經營獲取利益是讀書人的本分事。

在民國以前,士大夫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社會主流的觀點,士大夫對商人的認可也就代表了社會對商人的認可。這種社會認可的重要性對于明清商人來說,不亞于我國改革開放前的思想解放。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有了社會主流的承認,有了思想觀念的轉變,商人群體就從末業思想中解放出來,更加理直氣壯、堂堂正正地經商謀利了。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所從事的不再是卑賤的行業,而是高尚的事業,甚至能夠和講學傳道相提并論的時候,他們內心的榮譽感就油然升起,自我價值感就會隨之產生,此時的他們不容許有任何不誠信的行為來染污自己的職業榮譽。

清末巨商山西常家十二世常麒麟是拔貢出身,精通儒學,從商之后,同輩勸他棄商業而登仕途,他說:“子貢亦賢人也,我從子貢。”子貢是孔門弟子中七十二賢人之一,且以經商聞名,常麒麟就是要學習子貢。這樣的經商態度已然不但是理直氣壯了,而且還從七十二賢人中找出了學習榜樣。endprint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把需求依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由低到高,由物質到精神,逐級上升。明清以降,社會對商人的認可無疑滿足了商人群體的尊重需求,而王文顯“利以義制,名以清修”的觀點則已經達到了自我實現的層次。一個群體的言行和其社會地位是相互影響的,當一個群體被社會認為是卑污的時候,他們很難做出高尚的行為;然而,當他們的職業榮譽感建立起來的時候,他們便會更加珍惜這種榮譽感,更傾向于通過滿足社會需求來實現自我價值。

晉商在經商上以子貢、范蠡、猗(yī)頓為榜樣,在修身上以《大學》《中庸》為經典,不會汲汲于小利,更不會做出損害聲譽的事情。“誠信”對他們而言,是捍衛職業榮譽感的必然選擇。無論何種困境下,首先想到的就是“信譽”,這就是做人經商的根本。這樣一個商人群體,堪稱儒商的代表,既士既商,士商合一。

實際上,相比其他商幫而言,山西商人棄儒經商更加理直氣壯。比如晉商巨擘常氏家族讀書人輩出,也有很多取得秀才、舉人甚至進士的,但他們中間很少有人真正出去做官。常麒麟不但自己不做官,當兒子常維豐在國子監完成學業,“學業有成,詞章俱美”,仕途似錦之時,常麒麟卻對兒子說:“‘邦有道,窮且賤,恥也汝應繼承祖業。”意思就是,在擁有良好秩序的盛世時代,如果你窮困不發達就是一種恥辱,你應當繼承祖宗的基業去經商。

一個更極端的例子就是祁縣著名晉商渠源禎因不滿兒子渠本翹考舉人,竟然在渠本翹考取舉人后回家祭祖時給兒子下跪。而在山西祁縣、太谷、平遙一帶,甚至有“秀才進票號——改邪歸正”的歇后語。由此可見,晉商群體對于自己的職業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自豪感和認可度有多么強烈!

今天我們在探討誠信精神,整個社會在呼吁培養誠信精神。其實誠信何用培養,是非對錯在每一個人心中明明白白,只是人心被私欲遮蔽了,才出現坑蒙拐騙的奸商行為。當今社會出現如此多的誠信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社會評價體系過分單一,只以財富多少論英雄,形成“笑貧不笑娼”的局面,使得各行各業難以形成自己的職業榮譽感和自我認同感。

曾國藩說: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任何機巧偽詐都不是長久之計,晉商以其“心樸而心實”不但贏得了五百年的興盛,更贏得了時人和今人的尊重。其實無他,知本守本而已。也正是因為他們能夠知本守本,義利合一,儒商合一,不為眼前利益所困,才能以一個“誠”字闖天下,在明清兩代縱橫商海,創造出如此的豐功偉績。

觀點概要

山西商人,又稱晉商,是明清兩代十大商幫之首,曾經執全國內外貿易之牛耳,盛極一時,綿延五百年,以雄才善賈而飲譽海內外。

晉商現象:

對外以誠,對內以信

晉商對外的誠信在那個時代是公認的,信用低的票號開出的匯票不被商家接受,而山西票號出具的匯票能通行全國。晉商的內部治理模式也是以誠信為基礎的“東掌制”。

博弈失靈:

仁中取利,義內求財

博弈論的哲學基礎假設是“人所追求的目標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即便到了倒閉清算的地步,大部分晉商仍然選擇堅守誠信,而沒有選擇失信。博弈論在晉商這里顯然失靈了。

晉商起源:

內受儒教,外合誠信

山西商人大都來自貧困的農村,無論是讀書人還是從未上過學的人,他們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在人口流動極少的社會中,不誠信的人難以生存,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外部環境要求他們以誠信待人,而他們內心也篤信儒學,如此一來兩相應和,晉商的誠信精神就養成了。

晉商用人:

選人以誠,教人以信

晉商在選擇學徒的時候,最先要考察的就是人品,考察人品時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查三代”。在日常管理中,晉商還會不斷地推行儒家教育。以著名的大德通票號為例,當時大德通全號同人都誦讀《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以正心、修身。

晉商制度:

內有號規,外有行會

晉商實行嚴格的規制化管理,上自東家、掌柜的職責權限,內部機構的組織設置,業務上的內務外交,人事上的上下級關系,各分號與總號之間的權屬與交往;下至伙友員工的行為處事,各處人等的穿衣吃飯消費標準等,都框之于規制,成文公示,有章可循。

此外,晉商在全國各地都建有會館,行會除了聯絡鄉誼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維持行業公平交易,如某個會員有欺詐客戶的行為,則會受到行會懲罰。

晉商理念:

義利合一,士商合一

晉商都把商場當成了修行的場所,而不僅僅是獲取利益的工具。明代著名大儒王陽明先生認為,如果能在經商時調理好身心,身心不為所累,即便終日從事商業,也不妨礙成為圣人和賢人。

王陽明的“四民異業同道”論

明代大儒陽明先生在《節庵方公墓表》中提出“四民異業同道”論,是陽明先生對商人的直接認同。

陽明曰:“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士以修治,農以具養,工以利器,商以通貨,各就其資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業焉,以求盡其心。其歸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則一而已。士農以其盡心于修治具養者,而利器通貨,猶其士與農也;工商以其盡心于利器通貨者,而修治具養,猶其工與商也。故曰:四民異業而同道。”

古代的士農工商只是從事職業不同,他們的道是相同的,都是為了盡力為別人服務。士人的專業是治理國家,農民的專業是奉養天下人,工匠的專業是制造工具,商人的專業是貨物流通。他們從根本上是沒有區別的。

陽明先生指出:“蓋昔舜敘九官,首稷而次契。垂工益、虞,先于夔、龍。”

舜帝當年在位的時候分封的九個官職,首先是稷(農業),其次是契(商業),然后是益、虞(工業),要先于夔、龍(教育)。這說明在先王時期,并無士農工商的排序,相反農業、商業的地位更靠前一些。endprint

陽明先生認為一些圣人賢士從事過所謂“卑賤職業”。“商、周之代,伊尹耕于莘野,傅說板筑于巖,膠鬲舉于魚鹽,呂望釣于渭,百里奚處于市,孔子為乘田委吏,其諸儀封晨門荷蕢斫輪之徒,皆古之仁圣英賢,高潔不群之士。”

在商周時代,著名的宰相伊尹曾經耕過田,傅說搞過建筑,膠鬲是鹽業工人,姜太公釣過魚,百里奚曾經是奴隸,孔子曾經是管理地租的小吏,而這些人都是圣賢,都是高潔之士。這說明一個人從事什么職業與他的品行是沒有關系的。

陽明先生進一步大膽地指出了造成“貴士賤商”的根本原因在于個人私欲。“自王道熄而學術乖,人失其心,交騖于利以相驅軼,于是始有歆士而卑農,榮宦游而恥工賈。夷考其實,射時罔利有甚焉。特異其名耳。極其所趨,駕浮辭詭辯以誣世惑眾,比之具養器貨之益,罪浮而實反不逮。”

自從王道逐漸衰落以后,學術開始分離,人們逐漸失去本心,相互之間爭權奪利。于是開始提高讀書人的地位而認為農民卑賤,把當官作為光榮的職業而恥于經商做工。真正比較起來,所謂的“士”追名逐利比商人更甚。他們以浮夸詭辯之詞迷惑百姓,和能夠給百姓帶來實際利益的農工商比起來,他們更加不如。

陽明先生的這篇文章作于嘉靖四年(1525年)。陽明先生因平定寧王之亂,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月被嘉靖皇帝封為封建伯、南京兵部尚書。此時陽明先生無論從立德、立言、立功均有蓋世之成就,其地位如日中天。他這篇言論在當時可謂振聾發聵。陽明先生不但發表“四民異業同道”的觀點,而且他的弟子中也有很多就是從事“卑賤”職業的。陽明先生著名的弟子、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就是“七歲手書鄉塾,貧不能竟學,從父商于山東”。

王陽明先生的“四民異業同道”論讓商人可以名正言順地以儒家學說自許,把《大學》《中庸》作為自己修身治業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把儒家理論引入企業管理,將這些學問作為培訓員工的基本教材。隨著商業與讀書人的緊密融合,近代意義上的儒商群體才正式形成,而不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子貢那樣只是單個的個體現象。清末巨商常家十二世常麒麟是拔貢出身,精通儒學,從商之后,同輩勸他棄商業登仕途,他說:“子貢亦賢人也,我從子貢。”子貢成為儒商的精神領袖。如此,儒商逐漸成為商人中認可度較高的一個群體,進而凡從商者皆愿成為儒商,儒商成為商人群體中的一個標桿,帶動了商人群體的自我凈化和發展。

晉商衰亡的原因

叱咤明清五百年,一度執中國金融之牛耳的晉商,在1921年突然跌到了低谷,此后慢慢銷聲匿跡。是什么原因讓晉商這樣一個宏大的商人群體走向衰亡呢?這是很多晉商學者的研究課題,也是后世關注民族工商業的人們心中的一個謎團。我們不妨在歷史的長河里追溯往事,像電影回放一樣,看看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期,到底發生了什么。

一、頻繁的戰爭和社會動蕩導致商業凋零。

咸豐元年(1851年)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并迅速發展,從廣西一路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掃蕩長江流域,并在咸豐三年占領南京。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又令林鳳翔、李開芳率部北伐,半個中國陷落在戰爭之中。戰火所到之處,“南北商船,聞風裹足”。茶源地福建武夷山也被阻擋在長江以南,難以北運。江浙“商路梗塞,商賈停歇”,“商賈皆攜貨以歸”,武漢三鎮的工商鋪戶“驚懼,不敢即回”,一時“難以復業”。在戰火蔓延下,不但長江中下游的晉商票號受到挫折,紛紛撤莊停業,就連北京的金融業也“闔城錢鋪于二月初,同日關閉”,“攜資數千萬出京”,“以致富者皆形窘迫,貧者益不聊生”。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天津。此時太平軍正轉戰江蘇、江西、湖北、四川。這次南北交困導致全國商業更大的動蕩,也導致了晉商票號更大規模的撤莊。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天津,各地商戶備遭蹂躪,損失慘重。“自爐房焚毀,四恒銀號及各錢店突盡關閉”,“百貨昂貴,市面蕭索,貧民執一紙之票無處易錢;持一裘之衣難以易粟”。蔚盛長伙友攜賬和銀兩在逃回平遙途中,至保定銀兩賬簿被完全搶去。蔚豐厚票號“起巨萬現銀回家,行至彰儀門,全行覆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在各地起義、清軍鎮壓、兵變和民軍各派爭奪中,許多城鎮焚燒搶掠多有發生,一度造成混亂。1912年2月29日清軍嘩變,兩日內將東華門丁字街、打磨廠、前門大街、大柵欄、西河沿和西四、西單的鋪戶搶掠一空。“被搶各商皆有,而以銀號、錢鋪、當鋪為尤甚,幾乎百無一存。天津、保定“各行商業約有數千戶財產蕩然”,“民喪其居,商失其業,流離蕩析,生計維艱”。上海商業損失也很嚴重,“滬市寢盛時,錢莊票號一百數十家,今只強存二十余家,官設之錢局銀行亦復毀傷窒礙。同病相憐,其他事業之狀況,可想而知”。

據天成亨、日升昌等12家票號報告,他們在漢口、成都、西安等8城鎮兵亂中被搶現銀1,335,896兩,財物308,570兩,合計1,644,466兩,每家平均損失137,000余兩。更要命的是,因為國家動蕩,“一聞兵警,爭取現幣”,造成銀行、票號擠兌。尤其是票號大多“北存南放”,由于戰爭南北阻隔,放出的款項難以收回,存戶的存款必須兌付。大德川、協成乾等14家票號在放款大于存款25.27%的情況下,因存戶提款被擠擱淺關閉。到1921年末,山西票號除大德通等四家以外悉遭破產的厄運,或“變賣家產及貴重物件以償還債務,不足則為階下之囚,受縲紲(léi xiè,捆綁囚禁)之辱。”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從山海關入關的晉商就有17萬人之多。此后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軍隊占領的綏遠、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省市區都是晉商的主要活動區域。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對于晉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二、不平等條約斷送山西茶商財路。

茶葉是山西商人對俄、蒙的主要貿易商品,咸豐二年,晉商賣給俄國人茶葉17.5萬箱,達到恰克圖貿易總額的93%。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俄政府趁機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整條約,取得了陸路通商和免稅特權。這樣不但俄商進入中國經商,而且開始經營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茶葉。俄商直接到茶產地收購、設廠加工茶葉,并由水陸聯運在天津轉口海運,山西茶商的生意一落千丈。同時俄羅斯商人享有免稅特權,而中國商人稅負極重。這直接導致了山西茶商受挫,并連帶漢口票號放貸業務受損。endprint

在這種逆境下,晉商程化鵬、大盛魁及歸化城商民呈請綏遠將軍“由恰克圖假道俄邊行商”,最終得到同治批準。山西商人重返恰克圖第一年就向俄輸出茶11萬擔,與俄商持平,第三年輸俄茶20萬擔,比俄商多了一倍。晉商本想也和俄商一樣假道水路,結果被清政府拒絕。不僅如此,中國商人在俄羅斯經商被課以重稅,俄商在華貿易卻享有稅收優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內戰迭起,在俄的山西商人頻遭浩劫,落荒而逃,在俄損失又達數百萬兩白銀。1914年沙俄支持蒙民叛亂,在蒙古東部的晉商掌柜都被殺害,財物全部損失。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在俄的山西商人資本被沒收。由于在恰克圖及俄國境內經商所積累的大量俄鈔——羌貼的貶值及廢棄,錦泰亨只此一項虧款24萬兩。其他各號,也不同程度遭受此種損失。多年辛勤累積,盡毀一旦”。前蘇聯啟用新盧布后,晉商手中的俄鈔成了廢紙。1924年蒙古共和國建立,實行公有制,山西商人在蒙古的資產充公。從此,山西茶商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

三、晉商的余音。

我們常說的晉商五百年是指從明中葉到清末的這一段時間,明朝末年由于李自成起義等戰亂,晉商也曾經有十幾年的沒落,到了清康熙年間晉商群體才二次興起,我們目前比較熟悉的晉商世家,如喬家、李家、曹家、冀家、常家大都是從清康熙、道光年間才開始逐漸興起的,到了清末民初由于連綿不絕的戰亂又開始衰落。

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百多年,晉商可謂是多災多難,從咸豐元年開始,中華大地上的戰火就沒有停歇過: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占北京、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其中還摻雜著捻軍起義和零零星星的軍閥混戰。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戰爭對經濟的破壞是不言而喻的,晉商作為“海內最富”、“執中國金融之牛耳”的經濟群體,必然首先受到影響。戰爭不但破壞商業本身,而且也破壞了整個社會經濟,也就是破壞了商業的基礎。然而,晉商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旋仆旋起“,生命力可謂頑強。經過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三場折騰,晉商不但沒有衰亡,反而越來越興盛。以大德通票號為例,該票號分紅最多的一個賬期就是1908年。然而,接下來的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讓晉商的根據地經濟凋零,晉商已經無力支撐,尤其是日軍占領山西晉中后,更逼得很多晉商世家加入到逃難大軍之中。

縱觀晉商的發展史和消亡史,我們不得不感嘆,連綿不斷的戰爭,國家動蕩和政府的腐敗無能才是導致晉商衰落的根本原因。商業的繁榮發展必定需要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沒有國家的強大和社會穩定,什么繁榮富強,什么百業興旺,根本無從談起。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各行各業都在發揮企業家的創富和創造精神,盡管晉商作為一個群體可能不再回來了,但是晉商那種“自強不息,誠信經營”的精神會回來的,而且就在不遠的將來……endprint

猜你喜歡
誠信
什么是誠信?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中國鹽業(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少先隊活動(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誠信去哪了
要做誠信好少年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NERDNEWS
漢語世界(2015年6期)2015-01-17 06:05:56
誠信之約
福利中國(2015年3期)2015-01-03 08:02:26
“雇人代跑”不能止于“誠信”拷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在线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成人|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鬼|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日本三区视频|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毛片最新网址|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2014|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婷婷六月综合网| 欧美在线三级|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免费欧美一级|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网|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青青久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91在线视频福利| 毛片卡一卡二|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91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色婷婷电影网|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理论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色综合网址|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免费在线视频a| 亚洲天堂日本|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香蕉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