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友良 楊琴鳳
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于醫院價值文化建設中
夏友良①楊琴鳳①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醫院價值文化建設中,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結合醫院行業特點,拓展培育視角,創新培育路徑,加大宣傳與道德實踐活動力度,營造了良好的醫院人文氛圍。
培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醫院價值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能夠體現社會主體成員的根本利益、反映社會主體成員的價值訴求,對社會變革與進步起維系和推動作用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1]。醫院價值文化建設是醫院文化建設體系的核心內容,它包括醫院管理理念、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內容,是醫院全體員工的共識和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統攝性、共識性和恒常性,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對醫院價值文化建設起著引領性作用。而醫院行業特點,所傳承凝練的以“救死扶傷”為主導的醫學人文特色價值觀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起著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1.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需要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標志著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已從制度層面逐漸深入到了價值層面。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特別強調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分別立足國家、社會、個人3個層面的發展愿景和價值追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必須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全社會的價值自覺。才能構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1.2 醫院員工健康發展的需要 醫院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場所,具有開放性和聚集性,來自社會上的思想動態很容易傳播到醫院。尤其當前社會文化的紛繁復雜、互聯網的普及、國際交流合作的增多,以及新醫改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醫療服務供給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之間矛盾,屢屢發生的傷醫事件所暴露的醫患矛盾等,沖擊著醫護人員的社會思潮和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滿著正能量,能從個人、集體、國家的角度為醫護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到引領和導航作用,實現共同價值的追求,匯聚醫護員工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力量。
1.3 改善醫院文化環境的需要 醫院價值文化一般都偏向于從服務對象的角度和職業的自身要求。形成醫院價值文化的主體是醫護人員及其他員工。而實際上,從每天在醫院流動的人群來看,醫院員工僅占10%,來院就診的患者占45%,陪同探視人員41%,駐點教學學生及實習進修人員占4%。醫院文化環境的形成,單靠醫院單方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醫院內的不同群體共同努力來實現。由此可見,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于醫院價值文化建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培育的視角 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理念,首先改變的是培育對象的的人群視角,從針對醫院員工的單一性,拓展到醫院社區人的全面性。其次,要關注培育對象人群的認知接受規律與教育規律如何統籌起來。盡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先進文化的精髓,是一個科學的、先進的集體,但由于醫院內個體的文化水平、生活習慣、認知能力的差異性,并非能夠讓所有人員在短時間內認同接受,真正內化為個人的理想愿望和自覺行為。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群體進行不同的培育方式。
2.2 培育的模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和模式是多元的,我院著重從理論認知、價值認同、道德規范3個維度踐行。培育的模式主要是以課程教育模式、氛圍感化模式、行為實踐模式和激勵制度模式相結合。
2.2.1 課程教育模式。一是醫院建立道德講堂教育課程。醫院積極搭建思想道德建設新平臺,開辟醫院道德講堂新陣地,將規范教學管理與創新路徑相結合,醫院每季度開設道德講堂課程不少于1次,全面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四德”教育教育基地做到“三個化”(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五個有”(有組織、有氛圍、有質量、有保障、有成效),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道德講堂”形式,引導醫護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譽觀和利益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建立流動黨課教育模式。醫院共有14個基層黨組織,每個基層黨組織負責3~4個科室黨員所在科室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開展黨的基本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思想教育課程,以多媒體、讀報等形式下到基層,提高教育覆蓋面。三是每月開展1次主題教育培訓活動。以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推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以“講醫德、重服務、樹形象”為主題加強職業道德學習,以政策法規、規范制度為重點內容,深化醫藥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培訓。四是網絡課程教育模式。由于醫護人員三班倒的工作特點,組織集體參與的現場教育課程不能保證人人及時參與,醫院將各類教育課程上傳醫院內網,便于職工工作之余進行自學和鞏固學習。
2.2.2 氛圍感化模式。在充分利用醫院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主陣地、主渠道的基礎上,積極打造傳播路徑,營造氛圍。利用信息技術傳播的途徑,醫院除了內網與醫院互聯網站外,建立了騰訊政務微博,組織醫院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我們在醫院內網發布正能量的與您共享稿件774條;醫院騰訊政務微博57條,網絡文明志愿者則在中國文明網、新浪微博等發布文明信息超過500條。同時醫院在門診電子屏、候診區、文化長廊、科室宣教欄、教學樓區域等渠道加以運用,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醫院精神、遵德守禮、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宣傳標語和海報,切實強化醫院內各類人群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
2.2.3 行為實踐模式。醫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醫院價值文化建設中來。醫院結合“三好一滿意”活動,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誠信、優質服務活動。同時,不定期組織衛生志愿服務雙向互動,突出“志愿服務在醫院”、醫院志愿者進社區大家等,積極開展“健康班車”、鄉鎮巡回義診、敬老助殘、支援邊疆、孝老愛親等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相關活動。開展“科技 服務 安全 價值”為主題的科技文化節活動,通過20項科技文化活動,全面激發醫護人員鉆研科技、創新服務、敬業愛崗的工作熱誠。并開展“我談價值觀”征文活動,在“我行 我想 我議”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激發道德踐行的自覺性。
2.2.4 激勵制度模式。醫院建立先進典范激勵制度。每年在第一季度列出全院爭先創優的獎項和評選標準要求,白求恩精神等團隊集體獎20項,社會公益、醫德醫風等個人獎約50項。在年底進行表彰激勵之外,醫院建立了每季度推出“善行義舉”榜評選公示宣傳制度。善行義舉榜著重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加強“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個方面的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好凡人善舉的正能量作用,同時醫院出臺“網絡文明員工規范”等制度,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3.1 醫院價值文化得到廣泛的認同 在897份問卷調查中,員工對當前集團醫院“精——關愛生命,精益求精;勤——呵護健康,業精于勤;親——誠信服務,和藹可親;進——開拓創新,改革求進”的醫院精神認同度調查,841份認同,占比93.76%;不認同15份,占比1.67%,未參與評價41份,占比4.57%。表明,醫院精神得到傳承和發揮引領作用,醫院精神理念被廣大員工所認同和接受。其次,員工認為醫院應培育倡導的特色價值觀依次為:誠信—民主—發展—和諧—文明—仁善—健康—奉獻—厚德—純潔。
3.2 醫院凝練特色價值觀 醫院凝練了特有的“愛心相髓、大愛無疆”的特色價值觀。有4名醫護人員成為“愛心捐髓”天使,在他們的感召下,醫院有一支強大的捐髓志愿者隊伍。其中達標捐獻志愿者年齡范圍(18~40歲)的在職人員1 125人,而參加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超過了50%以上。醫院近年來,主動參與援醫西藏、新疆、四川、陜西等邊疆醫護工作近20人,醫院榮獲江蘇省對口支援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在2014年昆山中榮“8·2”事件傷員救治工作中,醫院上下以一切為了傷員為出發點,爭分奪秒、義無反顧、舍身忘我、大愛仁心、日夜堅守、全力救治傷員的事跡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稱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不同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的不同訴求,是先進的正確的和科學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體系,對于醫院的價值文化建設具有普遍指導和實踐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應該有的共識,通過不斷教育、培育,感化而成自覺的認知與行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于醫院價值文化建設中來,不僅有利于幫助醫護人員建立全面正確的價值觀,激發醫護人員敬業愛崗、誠信為民的工作熱忱,更有利于提高醫護人員尊重患者、規范行醫意識,更能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法律意識和尊重醫師的意識,規范文明就醫,從而形成社會共識,有力促進醫患和諧及社會文明,樹立醫院乃至國家的良好形象。
1 張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價值自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回顧與前瞻[J].教學與研究,2013,(10):91-99.
2 楊友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3,(8):136-137.
·本文編校 曹家和·
2015-02-04)
①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昆山市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