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倫美
法定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等級達標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兒科是省重點專科。自2010年來我院應省衛生廳及市衛生局的要求,設有手足口病門診及病房,手足口病就診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至2013年共報告5 078例(見表1)。在手足口病的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強化意識,加大管理力度,做到層層落實,使手足口病管理工作由被動轉向主動,現將我們的具體做法報告如下。

表1 2010年~2013年手足口病門診、病房收治情況
領導重視是做好疫情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證,我院專門成立了手足口病管理領導小組、手足口病應急預案小組、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小組、手足口病專家組、手足口病會診組,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手足口病疫情管理制度,如:手足口病患兒及陪護院感控制管理制度、手足口病工作制度、手足口病就診流程等。將具體責任落實到科室及個人,在分管業務院長的領導下由醫務科具體組織實施與監督。
開展全員培訓,規范手足口病診療。綜合醫院處于防治傳染病的第一線,要求醫生掌握傳染病的病因,傳染病傳播途徑,臨床表現,診治等新信息與進展,努力把在普通病人中的傳染病病人檢查出來,實現歸口管理,這是提高我國傳染病防治水平的基礎和關鍵。
2.1 采用多種形式培訓全院醫護人員 尤其是對新上崗職工及進修、實習生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考核。兒科和皮膚科每年專門組織全科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對手足口病的診療規范進行培訓,診療醫生人手一冊規范。鞏固已有知識,了解掌握新知識、新方法,提高診療救治能力。
2.2 做好傳染病防治管理的健康宣教 我院采取宣傳櫥窗、電視視頻、12320發放的健教小冊子進行宣教,病區護士長將自已制作的“手足口病的防治”健康教育處方發放給每一位住院病人,不斷提高群眾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水平。
2.3 加強后勤人員的衛生知識培訓 提高后勤人員的思想認識,針對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深入淺出地對后勤人員講解與教育,不定期進行衛生知識的培訓,不斷增強他們的衛生消毒觀念及自覺意識,為醫院的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規范手足口病的診治,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精神要求,我院劃分出了獨立的區域作為手足口病診療場所,設立了手足口病預檢分診處,將就診的皮疹患兒引導至手足口病門診就診,由接診護士測量體溫并詳細登記門診日志,接診醫生診治,一旦發現可疑病例,立即組織院內手足口病專家會診,確認后由接診醫生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3位專家簽字確認,24小時內送醫務科專人進行網絡直報,防止漏報、遲報、誤報。根據病情不需要住院者采取居家隔離;需要注射、輸液者安排在專門的治療室及隔離室進行治療;需住院者收入手足口病病房隔離治療,嚴格防止交叉感染。
將疫情報告和醫院管理質量的綜合目標結合起來,明確責任,并認真執行,使傳染病報告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各臨床科室均建立傳染病報告登記制度、門診日志登記制度、出入院登記制度、傳染病自查制度、化驗室、放射科登記管理制度,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并落實到人,嚴格醫院疫情報告制度,接診醫生發現傳染病病人要及時報告登記,醫務科上報,不得漏報遲報,填寫不完整。疫情管理人員每日深入各科門診、病房、化驗室、放射科對報告登記進行審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于由外院轉我院的病人,只要我院未報告的,一律要求報告登記,進一步杜絕漏報遲報刊登不全等。在每年的4月至8月份手足口病高發期間,我院手足口病病區每日出入院病人較多,醫生難免會忘記報告登記,疫情管理人員采取每日將病區統計的出入院報表與總登記本進行核對,督促醫生及時上報,查漏補缺,這種方法簡便快捷,免去管理人員的來回奔波。
強化督導,定期檢查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疾控部門不定期督導定期檢查,醫院認真落實疫情報告的各項制度,根據傳染病報告檢查綱要定期進行全面系統的督導檢查,院領導小組每季度組織1次,醫務科每月1次,專職每日1次。漏報傳染病扣質量分,填報及時科室年底給予獎勵。科室落實到人,檢查有記錄小結、反饋,進一步增強了醫務人員對傳染病報告的自覺性,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從而提高管理質量。
醫院是病人集中和易污染的場所,嚴格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對防止醫院內感染和傳染病的傳播,保障病人、醫務人員及廣大群眾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我院制定了手足口病的消毒隔離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嚴格消毒滅菌,定期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加強病區、門急診診室、輸液室、注射室等場所的消毒,診療器械、設備、運載病人的交通工具及器具的消毒等。嚴格執行醫療廢棄物的管理規定,做好醫務人員的防護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近年來我院未發生由于手足口病引起的院內感染流行疾病和死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