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潔 馬新星
檔案是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價值的歷史記錄[1]。在現實工作中,這些能夠反映醫院歷史和發展的有關材料和實物保存在庫房之中,除了因工作需要進行查詢利用外,很少會被利用。這些醫院建設、發展的真實記錄和幾代人為之付出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的寫照,湮沒在龐大的庫房中,而這些恰恰是醫院的建院之本、強院之基、立院之魂。
檔案編研是檔案部門根據館(室)藏檔案和社會需求,在研究檔案內容的基礎上,編寫參考資料、匯編檔案文件、參與編史修志、撰寫論文專著。是檔案管理活動的一個階段,是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階段[2]。
檔案編研成果比檔案更具現實意義,這是因為檔案信息是歷代人類通過生產和實踐保存和積累下來的[3],以檔案的某種形式供后人利用的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存在著不完整性、不系統性和不準確性。借助檔案編研,可以對內容進行梳理,并通過多種途徑,對其求證補充,彌補不足,使其系統地、較為完整準確地呈現出來。
做好檔案編研工作,充分挖掘醫院歷史文化,可使塵封的檔案在醫院文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2.1 弘揚醫院文化 醫院檔案是醫院在其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具有價值的歷史記錄,直接體現了醫院的歷史發展進程。通過檔案編研將這些記載的歷史文化內容進行梳理、編排,使之系統、直觀地彰顯出來,直接服務于現代醫院文化建設,便于醫院文化的傳播。通過對醫院檔案的編輯與研究,可以尋找歷史事件中具有重要性、典型性的老前輩,對其進行采訪、記錄,了解醫院幾代先輩的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進而整理成珍貴的口述檔案,并對其加以宣傳、報道,既是對單薄紙質檔案的補充,也是對醫院文化的弘揚,促進了醫院文化的傳播,讓患者更添一份親切與信任感。
2.2 傳承醫院文化 將檔案編研成果作為對醫院歷史文化的學習材料,組織新職工培訓,感悟先輩的精神,可以使員工更快地融入到醫院大家庭中,繼承傳統醫院文化,并開展現代醫院文化建設。醫學的科學性在于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不斷完善和實踐的驗證[4],通過檔案編研,可以將醫院建院以來疑難病例及其討論情況,按時間匯編成冊,為大家展現當時的醫療氛圍及疑難案例,職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感受了醫院的文化。
3.1 充分認識檔案的重要性 對檔案重要性的認識可以分為兩個層面,(1)保障正在或即將歸檔文件資料的完整性與準確性,確保編研資料來源品質。檔案編研資料主要來源于館藏檔案,而現行的文件資料則是檔案的來源,為了提高檔案編研的質量,需要從源頭抓起,保障現行文件的完整與準確。(2)加強對檔案資源的編研、檢索等開發利用。只有認識到了檔案的重要性,才會對其進行編研、檢索等多種形式的開發利用,發揮其潛在價值,為醫院文化的建設、發展服務。
3.2 加強檔案與醫院文化建設的關聯 一方面,要充分挑選出檔案中能突出醫院文化的部分,對其編研成冊、加以利用,使得醫院文化歷史的方方面面,可以清晰有序地呈現在本院職工及社會大眾面前。另一方面,對能體現醫院文化,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資料及時整理、按時移交檔案部門歸檔,保證歸檔資料的完整與準確,保護與傳承醫院文化。
3.3 轉變檔案編研觀念 適應醫院文化建設需求檔案工作人員需轉變自身的編研觀念,根據醫院文化建設的實際需求,開展編研工作。實現檔案信息來源于醫院,又回歸于醫院。將檔案資源從封閉的庫房中解放出來,實現其潛在價值,提供豐富多樣的信息,為醫院文化建設發展服務。
檔案記錄著醫院文化的發展歷程,通過檔案編研等利用方式,才能挖掘潛在價值,使其發揮作用,服務于醫院文化建設。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生成的有價值的資料,最終也將歸檔為檔案,醫院檔案的部分來源于醫院文化,檔案也具備著醫院文化特色,兩者相輔相成。同時,對檔案編研利用也是對珍貴歷史檔案的一種保護。頻繁的使用年份久遠的檔案原件,易對其造成破壞,而借助編研整理成冊,既可以方便利用,也可以很好地保護原件。
1 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
2 陳兆祦,和寶榮,王英瑋.檔案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9-281.
3 王金環.做好編研工作變“死檔案”為“活資料”[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5:136.
4 劉印國,艾進穎,柴樹花.醫學基礎知識問答[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