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玉柏 劉加殿
淺析機構改革后衛生監督工作新常態
龔玉柏①劉加殿①
邗江區新一輪機構改革的大幕已悄然落下,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移交給新成立的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監督部門須冷靜思考自身實際,及時調整工作重點,明確工作方向,科學有效地保障衛生監督事業有序發展,從而主動適應新常態、發展新常態。
機構改革前證后照新常態
伴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如何應對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轉交和衛生機構改革,如何主動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及時謀劃對策等極其迫切地擺在了衛生監督部門的面前。筆者認為,要走出目前發展的困境,破解阻礙事業發展的難題,就必須在思想上大膽解放、在觀念上大膽更新、在實踐上大膽創新,主動適應新常態、發展新常態,才能解決好自身發展的問題,進一步夯實事業發展的基石,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1.1職能的調整機構改革前,衛生監督部門就面臨餐飲單位數量多、食品安全監管任務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相對不足的實際情況,日常工作開展的重點就主要圍繞著食品安全監管,導致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監管工作力度相對薄弱。面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轉”和計生監管工作的“接”,這就需要衛生監管部門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切實抓好職能調整后的轉型工作,迅速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公共衛生、醫療衛生和計生監督執法上來。
1.2變革的時代根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4〕27號),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娛樂場所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等31項前置許可審批改為后置許可審批,各地工商部門一律不再將其作為登記前置,申請人可以直接申請相關經營范圍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取得營業執照后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許可手續。這次國務院公布的“先照后證”(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目錄)行業,涉及衛生行政許可的有營利性醫療機構、公共場所、涉水產品生產企業、消毒產品生產企業等。這意味著上述企業開辦時,可以直接申請相關經營范圍登記,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后再到衛生行政部門辦理后續許可手續,這一變革勢必會影響上述部分單位辦理《衛生許可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提高上述單位辦理《衛生許可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當前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1.3服務的需求隨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工作態度要好、辦事效率要高、手續程序要簡、結果要滿意”越來越成為我們開展工作與服務群眾的衡量標準,面對群眾殷切的期盼,如何做好做實我們的工作,進一步提升監督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群眾對我們服務水平的肯定,是今后工作中必然面對的挑戰。
2.1現有考核機制與監督實際不相符衛生監督部門工作主要由上級交辦的工作與日常巡查工作組成;面對公共場所衛生、醫療衛生和計生衛生監督管理任務加重、專業能力要求提高、監督管理盲點增多等的實際情況,真正實現監管精確到位、打擊違法精準到位的良好效果,還需要從目前的監管機制上下狠功夫。但監督覆蓋率要達100%、監督頻次要達200%以上、文書都要采取說理式模式等一系列硬性指標要求,又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有限的基層衛生監督資源。既要保障日常工作全面無遺漏,又要保證每項工作高質量完成,還要全天候監督隱匿的違法行為,基層衛生監督隊伍實在是應對乏力,分身乏術。目前基層衛生監督工作開展最大的困惑就是重點模糊,用“眉毛胡子一把抓”來形容工作開展的狀況并不夸張。
2.2隊伍整體素質與專業能力參差不齊衛生監督部門是在原防疫站的基礎上成立,人員年齡結構普遍偏大,主動學習新知識的意識不足,加之,日常衛生監督工作事務繁瑣,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很難有精力再去主動學習;與此同時,新招入人員,雖然學歷較高,主動學習的能力較強,但是缺乏一線工作的經驗,常常不能及時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短時期內很難迅速成長,獨當一面,最終造成目前執法隊伍素質與專業能力無法匹配承擔現行工作的職能任務。
2.3外部環境不容樂觀開展工作時行使的權利與承擔的責任不匹配,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衛生監督部門隸屬衛生行政部門,在遇到需要與公安、工商等部門配合開展的工作時,就要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協調溝通尋求支持,導致監管有心無力,抓手不強。二是日常巡查很難及時查處藏匿的違法行為,而發生違法事故后卻又要從重從嚴追究執法人員的責任,甚至要追究刑事責任。
2.4人員編制不足由于公共場衛生、醫療衛生和計生衛生監管對象眾多,同時,衛生監管部門人員編制不足,遠遠達不到原衛生部提出的轄區每萬名常住人口配備1~1.5名衛生監督員的標準,這就導致日常監管不能全部覆蓋到位,尤其是農村地區衛生監督網絡不健全,導致農村地區衛生監督工作滯后,甚至成為衛生監管盲區。
2.5執法的技術支持體系不健全執法的技術支持能力嚴重不足,絕大部分衛生監督部門還停留在手寫執法文書的層面,存在書寫不統一不規范的硬傷;同時,日常監督管理信息錄入不及時不全面。監督信息是在當天外場工作完成后,回單位再在系統后臺錄入,有時工作繁忙就會導致信息錄入延遲甚至遺漏,這就無法保證日常監督管理信息及時全面,更無法實現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科學化、信息化管理。
2.6相關制度與發展需求的脫節“先照后證”是國家提出的服務發展的需求,工商部門隨即就出臺了若干的便民服務措施,提高了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但衛生部門卻緊抓相關要求與條件,思想保守與僵化,至今也未能拿出相關的服務發展的措施,致使基層出現很多無證無照問題。
在目前衛生監督部門所處外圍大環境難以短期內改變的情況下,要“以有為爭有位、以貢獻求支持”,用突出的工作,不斷提升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對衛生監督事業的關注、理解、認可和支持。必須通過強化全局意識和創新意識打造兩支隊伍,解決好自身發展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夯實事業發展的基石,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3.1理順和處理好幾方面關系
3.1.1衛生與工商、經營者的關系。如何保障“先照后證”制度順利實施,筆者認為需做好以下工作:(1)加強部門協作。進一步做好與工商部門的信息交換工作,由專人負責每日從“工商行政網”獲取已辦理營業執照的經營單位信息,明確監管對象。(2)及時調整、加強宣傳。一方面及時修訂辦事指南,及時調整相關許可事項的辦事指南和辦事須知,讓辦證人員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積極與工商部門協調,通過在工商窗口滾動播放宣傳片、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提高監管對象對“先照后證”制度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辦證主動性。(3)加強動態監管。辦證窗口應及時和現場監督處室銜接,由衛生監督員加強對監管對象的督促,進行現場指導和檢查,提出整改意見。
3.1.2計生與衛生的關系。計生部門與衛生整合是機構調整的要求和必然趨勢,對于衛生監督來說,計生是一個新領域,是一種新課題,是一項新任務,如何將計生監督工作吃透抓好,是擺在衛生監管部門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通過學習計生監管法律法規、加強與計生部門溝通交流,迅速形成計生衛生監督共管氛圍。
3.1.3醫政與監督的關系。醫政與監督是醫療市場管理的衛生部門兩大主力,充分發揮醫政部門和監督部門職能的同時,及時加強信息溝通,明晰職責,齊抓共管,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非法行醫等一系列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的醫療安全。
3.1.4監督與服務的關系 加強監管是為了維護良好的社會環境,保護群眾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提升服務水平是執法者規范執法的體現也是嚴格執法的保障,管理與服務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定期組織商戶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學習,防患于未然;對涉及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時,強調文明執法,以說服幫教為主,通過我們更具人性化的執法程序等方式提升監督與服務能力。同時,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互匹配,缺一不可。這方面可以借鑒工商等部門采取服務發展的措施。比如,適時出臺放寬經營住所條件,徹底解決困擾基層無法解決的無證難題。
3.2科技興監加大投入緊跟先進步伐,加大投入,形成一支科技型執法隊伍。日常衛生監督管理信息的及時全面亟需執法工作的科學化、信息化保障。為此筆者認為,若想形成衛生監管的良性局面,迫切需要依據現有裝備標準,加大科技設備投入,現場監督科室如若配備執法手持機、便攜式打印機,將能實現案件調查取證、信息上報、文書制作等現場制定,徹底改變目前“一支筆、一張紙”的檢查方式,使案件調查和材料數據處理更加準確、規范,可以明顯減少衛生監督員實際工作中不必要的重復,將有限的時間精力投在提高工作效率上。
3.3強化基層完善網絡基層衛生監管盲點多、風險大,現行的執法模式和執法力量都不能全面覆蓋基層,如何保障基層衛生監管質量,努力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唯有加強基層衛生監督隊伍的建設,強化衛生監督業務技能培訓,設立基層衛生監督分所。“縱向到底”,就是要求對工作職責全面梳理、細化責任,消滅空白地帶,使得衛生監督執法標準統一,規定要求統一。“橫向到邊”,就是要求新組建的監督分所認真履行新職,不折不扣完成分派的任務。只有做到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才能真正形成立體全面的監督網絡。
3.4緊抓重點突破創新比如現在大型綜合體、超市不斷出現,大批人員涌入這些場所,這些場所的環境是否就符合相關要求與標準,如把所有標準都列出,老百姓有幾個看得懂?筆者認為,不如從中抽出一個兩個數據,講明這些數據的危害以及實際存在情況,設置固定檢測點,不間斷展開檢測,定時發布數據,發出警示,與全社會一起面對和解決這些危害,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衛生監督部門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影響力。
衛生監督部門應根據自身實際,從打造學習型衛生監督隊伍、打造優秀服務窗口單位、打造能力型衛生監督隊伍等方面入手,在工作中勇于創新。努力做到每一項任務的開展有計劃、實施有內容、完成有總結、事后有提升,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與完善,最終形成工作亮點不斷涌現的有序發展局面。
·本文編校朱毅·
2015-01-16)
①揚州市邗江區衛生監督所揚州市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