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麗亞 王 前
引進外國專家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實踐
繆麗亞①王 前①
蘇北人民醫院近年來大力開展引進外國專家工作,通過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強化全員外語培訓,多渠道尋找合適的外國專家,做好外國專家的接待和總結評估工作,提高了醫療技術和外語水平,擴大了醫院影響力,促進了醫院發展。
外國專家 醫療技術 醫院發展
引進國外智力成果,是指通過開展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所形成的新產品、新技術或先進的管理方法等。引進國外智力,學習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技術,是關系到中國的未來和發展,關系到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戰略問題。在醫療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醫院要發展,要盡快在短時間內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最快的方法即引進外國專家,學習先進的技術,增強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我院自2009年開始,外事交流活動逐漸頻繁,醫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赴國外知名醫療機構培訓,邀請外國專家來院交流,引進了國外先進醫療技術和管理,促進了學科的發展。醫院已累計接待來院進行學習交流的外國專家近100人,在市外國專家局支持下,通過與各國高級專家組織的密切聯系,共接待來自以色列、美國、德國等國家專家來院短期工作50批次,外國專家來院后開展教學查房、示教手術、病例討論、學術講座等活動,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水平,提升了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2012年,醫院被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江蘇省引智工作示范單位”。
1.1 完善制度 加強規范管理 為了建立和完善外事工作機制,醫院先后制訂了《蘇北人民醫院外事工作管理暫行規定》《外籍醫師來華行醫管理規定》等文件,其中對國(境)外人員來訪、國(境)外專業技術人員來院短期工作(交流)、申請涉外合作意向以及涉及對外交流的費用報銷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同時規定醫務處要對外籍工作人員辦理在華行醫行政許可申請及協議書,對他們的工作質量和成效進行追蹤和評價,在協議時間結束后進行評估。
1.2 強化外語培訓 為提高醫務人員的英語交流能力,醫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外語培訓,如舉辦英語培訓班、英語沙龍、英語讀書報告會、英語社團活動等為大家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通過英語培訓的強化,提升醫務人員英語“聽”“說”能力,幫助他們突破英語聽說瓶頸,擺脫“啞巴英語”的困境,以更好地與外國專家之間進行交流[1]。
1.3 多渠道尋找合適的外國專家 自2009年以來,我院在省外專局的幫助下,共申報了60余項需求外國專家項目,先后成功接待了50多批次來自以色列、德國、美國、奧地利等國家醫療、管理專家來院進行短期工作。同時,醫院還成功接待了美國俄亥俄大學、耶魯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國外知名醫療機構專家來院訪問。通過有層次、有計劃地進行優質的“引進”工作,引進了國外的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帶動了醫院的醫療和科研工作與國際水平接軌,提高了醫院的整體水平。
1.4 做好外國專家來院接待工作 外國專家來訪前,由臨床科室做好充分的接待準備,包括事先詳細了解對方的學術背景、研究專長,制定詳細的接待計劃,包括專家的食宿、接送、參觀、學術活動等,院外事辦、醫務部、護理部等職能處室協調把關,最后經院領導審批。專家在院期間,相關部門協調,積極做好跟蹤服務工作,使他們身在異國他鄉仍感溫馨而不寂寞[1]。
1.5 做好外國專家來院評估總結工作 在專家結束工作前,相應科室會以該專家在院的交流情況作出評估總結,同時院領導會就醫院學科發展、醫院流程、技術項目等方面聽取專家的意見,并總結成文,為今后醫院工作提供借鑒。同時,醫院不定期地舉辦經驗交流會,彼此分享經驗心得,以產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2.1 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以色列婦產腫瘤專家本素山教授現場指導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和宮頸癌根治術;口腔科專家查娜教授指導內窺鏡和口腔種植牙兩項新技術;影像科專家本·巴薩特教授幫助開展了胎兒腦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腦腫瘤動態對比增強的磁共振成像、肝臟病變的1H磁共振波譜成像3項新技術,促進我院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得醫院的診療水平與國際接軌,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務。
2.2 規范醫療技術應用管理 通過規范外籍醫師來華行醫的管理,進一步完善醫療技術管理體系對從業人員資質、適應癥把握、知情同意、治療效果方面對醫療技術應用進行了全面監管,極大程度規范了醫療行為,保障了醫療安全,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2011年,美國婦產科專家 Vadim V·Morozov 來我院為1例患者行腹腔鏡子宮全切術,術中發現膀胱穿孔,行鏡下修補,病人回病房后,出現無尿的癥狀,即請泌尿外科會診,做膀胱鏡檢查和輸尿管插管,發現雙側輸尿管損傷,行輸尿管修補術,病人康復出院,未發生糾紛。因我院嚴格按照原省衛生廳的相關規范,為Morozov醫師辦理了來華行醫行政許可手續,雖發生手術意外,但因行醫手續齊全,及時補救,未造成更大的影響。
2.3 提高專業技術隊伍整體外語水平 醫院許多醫護人員無須翻譯可以直接接待外國專家,外語水平的提高,也為他們以后出國深造,在醫療、科研、教學上的進步奠定了基礎。例如甲乳外科1名年青醫生在韓國建國大學院長來訪時,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贏得了韓方院長的贊揚,應邀赴韓免費學習3個月。
2.4 加強了人才培養 通過與外國專家的交流,為培育新一代在學術思想上與國際接軌的、在科研和管理上能獨當一面的、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打好基礎。自2009年起,醫院共選派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90余人次赴美國、德國、加拿大、韓國、以色列等國家知名醫療機構培訓,建立了一支高層次的醫學人才梯隊,使醫院發展保持持久的活力和后勁。
2.5 擴大醫院影響力 通過與外國專家的交流,了
解了對方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醫院情況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友誼,為今后的互相交流與開展合作項目打下了基礎。自2009年開始,我院先后引進了35位以色列專家來我院短期工作,在交流過程中,通過學術講座、技術交流等方式,也使得國外同行了解到我國的醫療現狀,擴大了醫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連續4年在深圳舉辦的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以色列專家組織展出了以色列專家在我院工作的宣傳圖片,擴大了醫院的國際影響力。目前醫院已與美國貝勒集團、德國萊比錫大學醫院、以色列Sourasky醫療中心、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醫療中心等多家國外知名醫療機構簽訂了友好醫院合作協議。
3.1 重視英語培訓 21世紀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瞄準世界醫學的前沿,提高醫務人員的英語水平是促進醫院建設與發展的潛力與后勁。因此醫院要進一步營造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繼續加強英語培訓工作,舉辦多種形式的英語交流活動,幫助大家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推進醫院國際交流合作服務,掌握世界前沿醫療技術成果,從而在激烈的醫療服務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2 加強與外國專家的密切聯系 保持密切的溝通,及時解決技術項目進展過程中的問題。外國專家回國后要保持必要的聯系,他們會向其他同事宣傳在醫院的工作情況,而那些人可能是醫院未來需要聘請的專家,通過后續的聯系,會帶來更多的信息與新技術。
3.3 加快醫療合作平臺的建立 隨著引智工作的開展,醫院應進一步利用好外國專家資源,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合作項目,進行實質性合作與交流,共同建立合作平臺,互相交流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項目課題的研究,促進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
1 繆麗亞,王前.提高醫務人員英語水平的主要做法與成效[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6):98-99.
2 王宇鋒,陳國鈞,全玨平.淺議我院與國外友好醫院的交流合作 [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9,20(6):36-38.
·本文編校 曹家和·
2015-08-30)
①蘇北人民醫院 揚州市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