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頻 薛明新
試論江蘇省中醫院“仁人愛院”的核心價值觀
朱 頻①薛明新①
江蘇省中醫院在醫院文化建設過程中,確立“仁人愛院”為核心價值觀,現以歷史淵源、具體內涵、實踐生根3方面加以闡述。
這一理念的提出有其悠久的歷史淵源。《禮記·中庸》提出:“仁者,人也。”《孟子·盡心上》主張:“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仁”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教導我們要抱著一顆普遍的愛人之心,凡事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懸壺濟世、妙手仁心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的期許,歷代中國傳統名中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經典名著詮釋了慈心仁術的重要性。
晉代名醫楊泉在其論著《論醫》中指出:“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贬t護人員需要有聰明的頭腦來承擔繁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有仁者愛人之心和廉潔淳樸善良的品質,唯有這樣高尚的醫德才能擔當得起病人和家屬的重托。
唐朝藥圣孫思邈在《大醫精誠》提出:“人命至重,貴于千金”,警示歷代醫者重視生命的分量,并詳細描繪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蒼生大醫應有的境界。孫思邈指出,慈悲惻隱之心是作為一個醫者必須具備的品質,醫者應當對所有病人一視同仁,以病人的煩惱為自己的煩惱,不因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有所瞻前顧后,不避艱險、不分寒暑晝夜、不畏饑渴疲勞,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孫思邈的這段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更是被后世的歷代醫家奉為行醫的圭臬。
宋代名相范仲淹在發跡之先,也曾經立下“不為良相,但為良醫”的志向,把從醫作為仕途之外最好的職業選擇,可見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和中醫文化相互影響、滲透之深。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在序里提到:“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明朝龔信的《古今醫鑒·明醫箴》提到:“今之明醫,心存仁義。 ”
清代喻昌的《醫門法律·問病論》里有云:“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于情。”清朝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華序》提出了對醫者立德立功立言的三重要求:“良醫處世,不矜名,不計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闡發蘊奧,聿著方書,此其立言也。一藝而三善咸備,醫道之有關于世,豈不重且大耶?”醫德高尚、不計名利以立德,妙手回春、治病救人以立功,著書立說、造福后人以立言,三者結合方是一個合格的良醫應有的素質。清·康熙的《庭訓格言》曰:“蓋脈理至微,醫理至深。古之醫圣醫賢,無理不闡,無書不備,天良在念,濟世存心,不務聲名,不計貨利,自然審究詳明,推尋備細,立方切癥,用藥通神。今之醫生若肯以應酬之工用于誦讀之際,推求奧妙,研究深微,審醫案,探脈理,治人之病,如己之病,不務名利,不分貴賤,則臨癥必有一番心思,用藥必有一番識見,施而必應,感而遂通,鮮有不能取效者矣。”對當時的醫者提出了醫技和醫德的雙重要求,并提出要向古代的醫圣醫賢學習。
我院提出的“仁人愛院”,所謂“仁人”,正是繼承了中國傳統中醫的要求,主張全院職工能以“仁者愛人”的心態善待所有患者,不計名利,不慕虛榮,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為第一要事,盡心竭力,解除患者的危難和痛苦。除了愛患者之外,“仁人”還要求我們以同樣寬容的心態愛同事、愛家人,只有始終保持這樣陽光的心態對待工作和生活,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普遍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進而促使我們在接待患者時更加充滿耐心和愛心。
所謂“愛院”,包含愛中醫、愛醫院。中醫是中醫院建設發展的立院之本。愛中醫,就要努力傳承和弘揚中醫藥特色,充分發揮和彰顯中醫藥優勢才能贏得患者,才有中醫院的持續發展,從而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愛醫院,就是要把科室和醫院當作我們的大家,把醫院當作我們養家事親、建功立業、立言立德的精神家園。人才是當今社會爭奪的核心資源,醫院成功的秘密在于職工的素質,特別是醫生群體的素質及人文精神。醫學的本質是人學,醫療服務說到底就是給病人的人文關懷。這就要求我們的醫生,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技術素質,更要有優秀的人文素質。其主要內容包括:獨立承擔社會責任的道德素質,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思想文化素質,淡泊名利、潔身自愛、遵紀守法,“遠離訴訟”的自律素質;善待病人,樂于奉獻的情感素質;心地善良,豁達大度的心理素質等。
我院在醫院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還注意結合醫院自身特點、傳統文化,以及江蘇地域文化等特點,將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融入醫院宗旨、發展戰略、院訓、院歌以及行為規范、環境形象等方面加以體現。通過樹立“大醫精誠”“仁、和、精、誠”的思想,強化醫護醫務員工人文素養與職業素養;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醫療質量、優質服務為立足點,以贏得患者滿意為目標;樹立我院的公眾形象和品牌價值,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擴大醫院中醫藥服務輻射面。
無論是精神家園的構建,還是共同理想的實現,都需要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一要讓核心價值觀變成信仰。信仰就是信服就是尊崇,甚至還有膜拜的成分,只不過是認知之后的崇仰與篤信。人先有信仰,才會有奮發;醫院先有聚力,才會有強大。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觀就應該成為全院醫務員工的信仰和醫院凝聚人心的圭臬,成為相對于“家風”的“院風”。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觀是醫院最大的共識,可以疊加最大的正能量。二要讓核心價值觀蔚然成風。風氣就是風尚習氣,是崇尚的愛好和習慣。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干預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當“仁人愛院”核心價值觀成為一種院風,成了醫務人員日常工作生活的習慣,那時,“仁人”就成了瓜熟蒂落的必然,“愛院”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結果,醫院和諧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三要讓核心價值觀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對醫院核心價值觀最好地弘揚。引領醫院精神、倡導仁人愛院,都需要腳踏實地踐行,做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踐行“仁人愛院”文化核心價值觀,在知與行上,讓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情感得以迸發,成為仁人和善的因子,構建和諧幸福的醫院。
做到“仁人愛院”核心價值觀的落地生根,必須引導醫務員工行為,實現全員踐行。一是制定符合我院核心價值觀的醫務員工行為規范,約束醫務員工行為。制度的建設是弘揚醫院文化的基礎,而醫院文化又是相關制度得以貫徹實施的保障。我院大力宣傳愛病人、愛同事、愛家人、愛中醫、愛醫院的“仁人愛院”核心價值觀,梳理完善全院各類規章制度,認真實施各級從業人員行為規范,使之成為醫務員工行為層面的具體指南,形成醫院特有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促進服務價值、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提升。二是樹立模范踐行“仁人愛院”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引導醫務員工行為。開展“仁人愛院”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觀大討論,開展學習身邊德技雙馨的“國醫大醫”和“中國醫師獎”獲得者等先進模范人物活動,不斷褒揚道德楷模,使其成為引領精神的路標。三是營造蘊含“仁人愛院”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影響醫務員工行為。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影響人、感染人。舉辦“仁人愛院”為主題的征文演講比賽、滿意窗口和服務標兵評選、省中黃埔培訓班、崗位技能大比武、職工體育運動會、省中非誠勿擾、青年職工集體婚禮、省中春晚、拍攝制作宣傳中醫藥文化的電影歌曲、開播省中TV等系列活動,豐富醫務員工文化生活,陶冶醫務員工情操,培育省中醫院精神。
近年來,我院圍繞“立院在特色,核心在人才,成敗在制度,優勢在文化”的辦院理念,重視人才的培養,大力弘揚“仁人愛院”的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醫護人員構建“愛病人、愛同事、愛家人”的價值觀,做省中醫院的文化人,增強醫務員工凝聚力;以“中醫為本、福澤民生”為醫院宗旨,秉承中醫藥文化的特色優勢,堅持以中醫為主的辦院方向,救死扶傷;以“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管理精院、文化興院”作為醫院的發展戰略,以“依法治院、科技先導、人才為本、文化熏陶”為辦院方針,以“仁愛、誠信、傳承、創新”為醫院精神,最終醫院目標是“努力建設國內領先的現代化創新型綜合性中醫院,努力建設智慧醫院、平安醫院、和諧醫院、生態醫院、幸福醫院”。
·本文編校 李 敏·
2015-08-31)
①江蘇省中醫院 南京市 2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