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
(四川盛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淺談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及對策
張海軍
(四川盛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國家加大對建設市場的投資力度,特別是房屋建筑、市政公用、道路橋梁、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與日俱增,其中安全生產管理的難度也逐漸加大。在目前建設工程施工中,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尤其是重大事故死亡率的形勢不容樂觀,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現狀與對策
1.1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較低、人員綜合素質差
(1)我國的建設施工企業數量眾多,從業人員數量也比較多,但是優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還是比較缺乏。建設工程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由于一般安全事故隱患發生的類別比較少,因而導致在工程中往往會忽視安全問題,進而形成一種重質量、重生產、輕安全的觀念。對于近年來的工程安全檢查和現場的監管情況來看,建設工程建設中存在一些不規范或不標準的操作行為,如施工企業的現場施工人員對安全檢查標準、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范以及施工現場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操作安全技術規范等相關的技術規范或安全標準不重視、不熟悉以及不了解,特別是一些安全管理人員對工程施工中的各類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也并不太清楚,這也將導致安全管理人員在安全管理中不到位、不深入,進而不能很好的消除或制止安全事故隱患,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建設施工企業在安全管理機構設置上也比較薄弱。隨著建設主管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要求的規范,很多建筑企業已經設置了安全生產管理部門。但也有少數企業,為節約工程成本,不配置安全管理員,或者是設置了安全管理員也不能為其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這樣就導致其安全管理部門不能發揮其作用,僅僅只是為應付上級檢查。缺乏安全管理機構,會導致其安全管理文化意識的缺失,項目安全管理脫節,進而導致安全監管不及時,項目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情況無法及時反饋及處理。
1.2安全生產管理意識匱乏,安全教育不到位
安全管理意識的缺失是導致安全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在項目安全管理中,必須從“人、機、料、法、環、測”這六個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缺失或缺乏控制,都有可能會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通過對施工單位現場安全管理的調查法相,其在上述六方面的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都是其安全管理意識匱乏導致的。
雖然我國工程建設主管部門非常重視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工程實際中,安全教育形式上、內容上、對象上以及時間上都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僅由建設部門組織的安全教育培訓所達到的效果是非常一般的。在工程建設中,企業三級安全教育臺賬,一般包括現行的法律法規、安生生產責任制以及安全操作規程這三個方面。而現場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以及安全技術交底等安全教育對安全生產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企業在這方面的落實還存在較大的問題。
1.3建設市場不規范
在目前的建筑行業,特別是要承擔一個工程確實不易,需要花很高的成本和代價才有可能中標。招投標市場的不規范,招標機制也不夠健全,由于參與競爭的施工企業較多,造成施工企業為了中標,不惜工程成本,降低投標報價惡意競爭。致使中標后為了盈利違反相關承諾,安全管理上不肯投入、少投入,有的分包給資質不符合要求、管理差的施工隊伍。施工總承包單位對分包隊伍在安全生產管理上,甚至是整個施工生產都存在不聞不問的普遍現象。
1.4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產管理缺少不了建設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隨著工程量的大幅增加,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現有人員從數量、素質上講,已無法承擔日益繁重的監督任務,一些安監部門由于經費、人員問題,安監隊伍不穩定,安監人員專業素質較差,在安全監督管理上肯定是不到位的。
2.1加強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建立安全生產考核制度。對施工企業的內部安全管理進行考核評價,并將考評結果與市場和企業資質掛鉤,將有效地促進企業自發、主動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企業內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從而使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監督部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和培訓教育得以接軌,使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能在施工現場得以充分體現。
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嚴格以《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為標準,認真按照相關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制度和管理辦法,結合公司自身情況,把安全生產納入施工組織重點管理工作和日常工作中,使安全生產與施工生產緊密結合,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人員為副組長,專業施工工長和班組長為組員的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各盡其職。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將嚴格執行三級交底和教育制度,即公司向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交底,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向施工工長交底,施工工長向班組交底。
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有現場施工用電安全防護、現場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現場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現場防火措施及安全生產教育等。
2.2強化政府職能,加大獎懲力度
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安全生產法》增加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分級分類和按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實施監管監察執法的制度。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分類分級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法第八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著實加強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領導作用,有力支持并有效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本條是履行第八條規定職責的具體化。根據本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下列要求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1)全面了解、掌握本行政區域安全生產狀況。這是組織好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的前提,決定著組織檢查的頻次、規模、范圍以及參加檢查的部門和人員數量、專業等。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分布區域、人員結構等情況分析可能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途徑、危害程度以及影響范圍。
(2)按照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組織安全檢查、職權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國務院關于印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通知》(國發[2004]10號)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本法第九條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和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作出了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組織相應行業、領域的安全檢查。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政府的組織安排,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安全檢查。
(3)確定安全檢查的重點。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一般來講,這些生產經營單位既包括性質上比較危險的單位,如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經營單位等,也包括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重大人身傷亡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如客車客船運輸企業、游樂場、歌舞廳、大型商場等公眾聚集經營場所,還包括在保障安全生產上存在重大問題的生產經營單位。
(4)檢查必須嚴格,禁止搞形式、走過場。應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進行檢查,做到“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應當采取“四不兩直”(那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接待和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暗查暗訪的方式嚴格檢查,不能降低檢查的標準和要求,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應當采用相應措施: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分類分級監督管理;制定本部門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計劃實施監督檢查。
及時處理事故隱患,對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的最重要的目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時,對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本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及時處理,不能久拖不決,也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熟視無睹、不了了之;事故隱患沒有得到依法妥善處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堅決不能放過。
我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于建筑工程中建設各方的安全責任均給予了明確的規定,同時對有關違規行為甚至提升到刑法的處罰高度。這對于工程建設有兩方面的左右:①有利于建設各方提高安全管理意識,慎重施工,依法管理;②有效的規范了建設市場,為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提供了執法的依據和保障。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記錄可以作為企業信用記錄到其檔案,監管部門也可以將其不良的安全生產行為在網上公示,有利于對企業安全監管起到警示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安全檢查工作的開展。
2.3規范建設各方主體的安全行為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工程建設中相關方的安全責任均給予了明確規定,但監管機構必須依據條例規定對相關各方的安全生產給予高度認識和清晰的判斷。同時,必須對條例中的相關責任內容進行進一步深化分解,切實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對各建設方的安全行為規范化,保證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及制度做保障,企業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為了使建設行業水平能夠更上一個臺階,任重而道遠。
[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訂).
TU714
A
1673-0038(2015)17-0176-02
201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