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怡 夏順珍 許 蕾*
婦幼保健院服務的對象多為孕產婦,護理安全質量影響著男女雙方甚至數個家庭的幸福。近年來,人們在就醫過程中,對護理的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國家生育政策(單獨二孩)的放開以及國家對生育管理要求的提高,對孕產婦護理理念及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醫療技術發展的局限性,導致護理工作中還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因此,必須不斷進行技能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加強護理服務,規范護理制度;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消除護理安全隱患,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本文就孕產婦的護理安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
1.1 孕產婦病理生理及護理特點 根據圍生醫學多年的統計,高危孕產婦及高危嬰兒約占總數的20~30%[1]。住院分娩產婦中,高齡、多胎、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胎位異常、貧血病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嚴重威脅著孕產婦的安全,醫護人員身系母嬰兩條生命的健康和安全。在護理過程中,產前胎心的聽診、羊水破水判斷、宮縮、產程進展等護理觀察,產中由助產士操作的會陰側切縫合、產鉗使用等助產技術,以及產后新生兒復蘇、新生兒護理、新生兒疾病篩查、產婦產后子宮復舊、惡露情況、母乳喂養、呼吸機使用、新生兒靜脈穿刺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求護理人員有過硬的技術,準確判斷,協助醫生處理病情,同時也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多巡查病房,及時發現異常產兆及新生兒病情的變化,避免導致處理救治不及時,失去最佳搶救時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1.2 科室管理不到位 產科病房病人周轉快,圍產期孕婦、新生兒病情變化快,涉及工作面多且繁雜,有些護士長經常忙于應對日常治療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沒有時間定期對護理過程進行梳理、分析、總結、制定相應的操作規范和應急預案流程,未能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1.3 基本功不扎實、護理技術操作不熟練 科室內護理人員學歷、工作經驗等有較大差別,同一操作,不同的護理人員熟練程度不同,特別是一些見習期護理人員,她們容易忽視一些細節,容易導致病人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不滿情緒,進而引起護理投訴甚至護患糾紛。
1.4 護患溝通欠缺或不妥 護患關系是護理人員在治療、護理工作中與病人之間建立起來的一定聯系的人際關系[2]。護患溝通的前提是有效,其溝通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有對話、文字、圖片、視頻等。健康教育可以采用這些形式,反復多次將對疾病正確的認識傳達給病人及家屬,從而建立友好和諧的護患關系。實踐中,護患糾紛大多由于護患溝通欠缺或不妥導致。護理人員語言表達不嚴謹、態度不端正、回答解決問題不及時等,易引起病人和家屬的不滿而致護患糾紛。
1.5 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 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 國家在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方面有要求,醫護人員對于保護孕產婦安全的責任重大。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操作可能會觸犯法律法規,責任和風險較大。如果忽視危險因素和潛在的隱患,將導致護患沖突與糾紛。
1.6 護理文書記錄不規范風險 護理記錄不及時、不全面、不準確,有涂改或更改;執行醫囑代簽或隨意簽字;搶救病人結束后未及時補記;醫護記錄相符性差,有時內容缺少連貫性。非搶救時下口頭醫囑,造成書面醫囑滯后,漏、改醫囑導致護士執行醫囑在前,記錄時間不相符合等。
2.1 增強護理人員風險及安全理念 醫院的規章制度是護理安全的基礎。建立健全相應的職責、制度、常規和流程等,便于護理人員按規范執行。經常進行院內外培訓,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法制意識、護理核心制度、護理安全防范意識、護理應急預案等內容。護理部在強化專業技能培訓的基礎上,安全管理、法律意識和溝通能力培訓并重。加強風險管理,培養護士防范風險因素的意識和能力,把風險管理融入到每項護理工作中。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范自身執業行為。產科護理高風險,關系著母嬰兩條生命的安危,嚴謹的工作作風及高度負責的責任心是減少護理安全隱患的必備條件,嚴格執行護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操作流程是護理安全的保障。護理部建立健全護理安全標識牌、警示牌,指導臨床護理人員根據病人個體特點,制定個體化的護理計劃并實施。
2.2 加強產科護理管理 婦幼保健院應不斷完善具有專科特色的護理管理規定,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評價措施。這就要求護士長除了處理日常護理及行政管理工作外,還需要根據醫院實際,制定符合產科特點的各種操作流程并加以培訓,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在緊急情況下啟動預案,將損傷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保障病人的安全。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方案并組織實施,督促護理人員重視護理安全隱患的危害性,時刻將護理安全牢記心中。
2.3 動態進行高危病人病情護理評估 高危病人病情重、病情變化快,加強對高危病人的巡視查房,動態評估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反饋病情變化,協助醫生及時處理。針對病人可能發生圍產期風險及意外傷害進行評估,按照規范制作相應護理安全標示牌、警示牌,時刻提醒護理人員動態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意外傷害的發生。交接班時對重點觀察病人做到床前交接班,采取預防性防護措施,避免安全隱患發生,減少護患糾紛。
2.4 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學習 產科護士必須精通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產科常用藥物及助產器械的使用,掌握新生兒呼吸道護理、呼吸機使用,具備產房、手術室、兒科、外科等綜合性護理技術,并具備對緊急狀態的洞察能力,反應敏銳,動作迅速地處理緊急事件。常態性地進行科內、院內外業務知識學習,積極參加醫院的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培訓考核制度。通過不斷努力學習,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術能力。
2.5 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 建立風險管理告知制度 據有關專家統計,在醫療糾紛中,有60%以上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不良導致,醫患有效的溝通可以使病人及家屬對病情更加理解,并配合治療。病人及家屬的文化水平、地方方言等都影響著有效的溝通,護理人員應用非專業的語言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解釋清楚。特別是在做健康教育時,反復多次的溝通可以獲取病人及家屬的心理狀態信息,加深其對病情的理解,樹立康復的信心。通過語言、動作、文字等鼓勵病人,消除病人的緊張心理,建立與病人之間的信任感、親切感,從而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
2.6 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和服務質量的監管 規范護理文件書寫,做到“寫我所做,做我所寫”。在護理文件書寫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及時、準確、詳細的填寫[3],減少事后補記的現象,并加強對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落實情況的監管。督查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落實和執行情況。堅持出院患者電子觸摸屏及“12356”回訪電話的滿意度調查。
產科護理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健康,關系到醫院的社會形象。安全護理是醫療質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安全、可靠、優質的護理服務是護理人員努力的目標。建立健全、合理的產科護理管理規章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訓練護理人員規范的操作流程,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和解決各種護理安全隱患,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1 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7):385 -388.
2 黃瑋,張祖儀,李田.我國護患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3,26(11):61 -63,74.
3 陸文靜,趙丹鳳.護理文件書寫潛在的法律問題及管理對策[J].護理學報,2008,15(6):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