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薇
“三會一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支部的制度之一。上好黨課是“三會一課”中的重要內容,是黨員學習黨的章程、黨的方針、政策,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在狠抓“三會一課”制度落實的同時,創新黨課教育形式,結合新形勢,把黨課辦成黨員受教育,群眾喜歡聽,干群鼓士氣的思想宣傳教育陣地。
1.1 落實黨課教育不夠重視 有的基層黨組織對落實黨課制度重視不夠,雖然“三會一課”制度也上了墻,但對堅持黨課制度的意義認識不清,或者說是認識有誤區,想起來就上,想不起來就放。客觀上,黨支部書記集行政、業務、黨務工作“一肩挑”,日常事務多;主觀上,部分支部書記把黨課看成“軟”任務,上面要求什么講什么,缺乏中心,沒有重點。
1.2 黨課教育內容不夠規范 黨課教育沒有專門的書籍,但這并不是上不好黨課的理由。教育內容距離黨員的思想實際,缺乏針對性。黨支部在黨課教育前,不注意分析黨員的思想情況,沒有緊密聯系黨員的實際認真備課;對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行為不敢觸動,缺乏針對性、斗爭性,影響了黨課教育的效果。
1.3 黨課教育方法不夠靈活 一些基層黨組織黨課教育形式單一,照本宣科的比較多,一張報紙或一份文件,從頭念到尾或是斷章取義念一念,不管你愛不愛聽、愿不愿記,反正念完結束;有的授課人凌駕于聽課人之上,不能很好地引導黨員敞開思想,組織平等的民主討論。
1.4 黨課教育層次區分不清 對領導干部、老黨員、新黨員“一鍋煮”“一刀切”,根據不同層次黨員實施不同內容的黨課教育還不夠,客觀上也造成一些老黨員不愿參加黨課,或是應付黨課教育。
2.1 高質量的黨課教育是堅定黨員理想信念、增強黨員黨性觀念的客觀需求 進入新時期,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黨員這個特殊的群體與其他群體一樣,黨員個體的價值觀、人生觀等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對某些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看法和分析有時則反映出黨員的覺悟不高、觀點庸俗,甚至片面過于偏激。因此,提高黨課教育質量,在課程設置和授課方式上,應著重加強黨員的價值觀、人生觀、權力觀教育,樹立基層全體黨員的共同理想。通過集中教育,統一思想,堅定黨員加強黨課教育的示范性,充分發揮黨課教育的引領作用,增強基層黨員黨性。
2.2 黨課制度是黨員之間相互學習提高黨員素質的重要形式 黨課教育活動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是基層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基層黨員交流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能力的重要途徑。黨課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的集中授課模式,不是針對某一黨員群體,而是全體黨員的基本義務與權利。在基層單位由于工作面寬泛、工作繁瑣,部分基層黨員總以各種理由拒絕參加黨課活動,使得基層黨組織活動長期處于松散狀態,呈現人員難集中、活動難組織、教育難開展的被動局面。因此,基層黨課教育活動,應加強強制性,使是否參加黨課教育活動作為基層黨員年底評先評優等考評的重要參考依據。
2.3 黨課制度是全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的重要形式 黨課制度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必須放在全體黨員就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與方針政策等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上來,只有集中全體黨員的聰明才智,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與戰斗力。堅持黨課制度,是對黨員進行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一種形式。組織好黨課教育,建立黨課制度是黨支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衡量一個支部黨內生活制度是否健全的一個重要標志。
3.1 要進一步強化制度意識 黨課是對黨員進行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一種形式,組織好黨課教育,堅持黨課制度是基層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醫院工作的特殊性,一些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工作較忙,難以集中;另一方面,每到黨課教育,總有一些同志借故不參加,有的雖然參加了黨課,也常常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因此,基層黨組織要高度重視黨課教育,切實把黨課教育作為培養合格黨員的基本途徑,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過程,以黨課教育的高質量帶動基層黨建水平的提高。
3.2 要突出黨課教育的“黨味” 部分基層黨組織把黨課教育等同于一般的政治教育,忽視了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正如一些黨員所說的黨課“黨味”不濃。黨課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無論是教育對象,還是教育的內容和要求,都比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高、深、嚴,那種把黨課教育等同于一般政治教育的做法,實質上是模糊了黨的先鋒隊性質。
3.3 要積極探索和改進黨課教育的形式 在具體教育實踐中,要堅持以黨課教育為主要形式,對黨員進行系統理論教育,但也要注意從醫院實際出發,本著把道理講實、講活、講透的原則,注意形式多樣性和手段靈活性,力求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單一的講課型向綜合型轉變。根據形勢的不同,組織黨員有計劃地通過網絡、電視、醫院網站等平臺學習黨的知識,比如觀看黨的十八大盛況,學習十八大報告精神。還可以根據教育的內容,組織黨員參觀周恩來紀念館、劉老莊82烈士陵園、蘇皖邊區舊址紀念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或者請老黨員講傳統,請地方干部做形勢報告等,進一步拓寬教育渠道,創新教育方法,增強教育效果。二是由“滿堂灌”向啟發方式轉變。要注重引導,力求把大道理講透。支部書記要敢于講大道理,還要善于講大道理,力求把大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努力增強講課的可接受性,使黨員自覺地、經常地對照黨員標準、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調整自己的行為。關鍵是要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三是由單向灌輸向雙向交流轉變。單向教育,比如念文件、讀報紙,缺乏情感和生動性,不利于黨員敞開思想、解決問題,因此,特別要注意采取研討、座談等教育形式。以對話的方式開展黨課教育,是黨課教育的新形勢。直接與普通黨員、年輕黨員打交道,面對面與他們進行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更易于掌握黨員們的思想動態,以民主平等以及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問題大家擺、是非大家辯、答案大家找”,實現雙向感情交流,激起教育對象的情緒體驗,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