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華 葉長青
高校醫院是隸屬于高校教育系統行業的衛生醫療機構,為全體學生、教職工及職工家屬提供預防、醫療、保健等服務。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 Care,PC)是藥師所提供的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的,以合理藥物治療為中心的相關服務,開展藥學服務也是提高醫院合理用藥水平的必要手段[1]。本文通過借鑒社會醫院藥學服務的開展方式,分析高校醫院藥學服務之現狀,結合我校醫院的實際,促進我校醫院更好地進行藥學服務,以期與同行交流。
我國自1978年提出在醫院開展藥學服務工作[2],經過30余年的發展,多數三甲醫院設置了臨床藥學部門,不少高校設立了臨床藥學專業;臨床藥師培訓和畢業后再教育計劃得以實施;臨床藥師積極參與藥物治療、藥學監護、用藥咨詢和用藥宣教工作[3]。
2.1 藥學工作主要為藥品調劑 高校醫院基本以門診藥房工作為主,僅約20%的高校設有住院病房,藥學工作主要為藥品調劑,臨床藥學工作、處方點評、抗生素的使用管理、藥品不良反應等方面開展的都很少[4]。
2.2 藥學技術人員編制不足 高校醫院多屬于醫務室、衛生所,藥學人員大多編制不足,部分學校醫院還出現非藥學技術人員從事藥師工作。
2.3 藥學人員知識和技能有待提高 高校醫院藥學人員高學歷、高級職稱人員相對較少,外出進修學習機會也很少,同時由于高校醫院的工作業績未與績效掛鉤,藥學人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
2.4 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高校以相關專業領域教學科研為主,而醫院附屬于高校,工作不受學校領導重視。高校醫院的領導大多是醫生出身,因其專業限制,往往只注重藥品采購、供應、藥品調劑,而忽視藥品質量管理和藥學服務工作。
3.1 藥學服務開展的基礎 (1)藥學人員的引進與培養。引進部分臨床藥師,更新藥學人員隊伍。加強對現有藥學人員的培養、考核和管理,制定培訓計劃,組織藥學人員學習《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等新的醫藥政策法規。我院藥學人員每年須參加南京市藥監局主辦的執業藥師培訓和南京市醫學會主辦的繼續醫學教育,將完成學分情況作為考核指標。同時,藥學人員也應加強自我學習和培訓,以提高藥學服務水平。(2)規范處方管理制度,促進合理用藥。藥師須認真執行四查十對,在配方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發出藥品的準確、無誤。改進藥學服務方式,提高學生用藥依從性。藥師應遵循每種藥品的說明書,交代患者注意事項。
3.2 藥學服務的進一步開展 (1)結合高校特點,加強合理用藥宣傳。高校醫院服務對象主要是在校師生,其文化水平較高,接受能力強,居住相對集中,利用開展健康教育課、專家講座等,強調用藥的安全性,幫助患者在使用藥物時能夠規避藥物不良反應和不良事件的發生。結合學校醫院現有藥品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宣傳教育工作。(2)利用學校網絡平臺,提供藥學咨詢服務。利用學校網站建立專業的醫藥服務平臺,把收集、整理藥學情報資料作為常規工作,開辟藥學咨詢欄目。使廣大師生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方便快捷地進行藥物咨詢。(3)針對不同患者,實施個體化藥學服務。
我校醫院每年組織教職工體檢,對本科生、研究生進行入學體檢,體檢檔案在學校醫院進行歸檔,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實施個體化藥學服務,進行用藥指導,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4.1 不定期進行處方抽查點評 我院患者包括全公費醫療、醫保、自費等多種形式,醫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處方有時會存在超量、不合理聯合用藥現象。應當建立處方點評制度,填寫處方評價表,對處方實施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登記并通報不合理處方,對不合理用藥及時予以干預[5]。高校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進行抽查點評。
4.2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 高校醫院由于人員配備不足,工作繁忙,多數未成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小組,但現在藥害事件越來越多,不良反應監察工作不容忽視。高校醫院可通過在處理患者退藥、藥學咨詢服務、醫生診斷過程等日常工作中,進行藥品不良反應監察工作,提高學校患者用藥安全性。
4.3 抗菌藥物使用監測 抗菌藥物是臨床最為廣泛應用的藥物之一,抗菌藥物正確合理應用能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減少或延緩細菌耐藥性發生。
高校醫院在高校的建設和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藥學服務是醫療服務的重要環節和有力補充,只有改變服務理念,轉換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為高校的發展保駕護航。
1 宋兵芳.高校醫院開展藥學服務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11):948.
2 梁海珊,張新平.我國藥學服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0,23(5):43-45.
3 劉皋林,李曉宇.臨床藥學的現狀與發展[J].上海醫學,2014,37(3):206-209.
4 朱玉芬,王玉.高校醫院藥學服務開展現狀調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7):296 -297.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S].20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