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生
對院前急救人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
國立生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引導院前急救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推動院前急救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者結合院前急救工作實際,從注重思想教育、知行統一、規范約束3個方面引導院前急救人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院前急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引導院前急救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凝聚力戰斗力,發揮積極性創造性,推動院前急救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結合院前急救工作實踐,談談對院前急救人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幾點思考。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以“以人為本”為價值基點,轉換到院前急救體系就是救死扶傷,救死扶傷是醫學領域所應倡導的生命觀,是醫生對待生命所持的價值觀[1]。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的自序中明確指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生命具有最高價值,離開生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無從談起。
院前急救是指對急、危、重傷病員在事發現場及轉運至醫療機構過程中的緊急醫療救護行為,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保障和社會安定。如何更快、更多、更好地救治病人是院前急救人員始終追求的目標,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具有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精、服務優、作風硬的院前急救隊伍。
院前急救雖然是醫療行為,但與院內的醫療工作有很大區別:一是工作要求高。院前急救過程中病情變化快,檢查條件有限,要求急救醫師具備較強的獨立完成搶救任務的能力和寬泛的知識層面。二是工作風險大。現場急救的特殊性決定了施救環境差、難度大、診療時間短、選擇余地小、病人及其家屬心理狀態復雜,難以理解急救效果,容易導致醫療糾紛。三是專業發展受限。院前急救僅局限于患者現場與途中的短暫醫療救治,沒有上級醫師指導和醫療團隊的技術支持,完全僅憑急救醫師自己的臨床經驗和現場處置能力,客觀條件決定只能以對癥處理為主,難以向院內高、精、尖專業方向發展。四是院前急救工作缺乏對優秀醫務人員的吸引力,由于院前急救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大,缺乏相應的退出機制,導致各院前急救機構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直接影響了急救隊伍的整體素質。
由于上述工作的特殊性,導致院前急救人員隊伍不穩定。這就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引導院前急救人員行為,明確工作價值和意義,激發工作潛能。因此,對于院前急救人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是做到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合一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緊密聯系,呈現為由表層向深層不斷發展的狀態,最終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重在積極培育、貴在自覺實踐。作為管理者,如何引導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認為可以結合院前急救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實踐:
3.1 注重思想教育 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實實在在、持之以恒的行動,不能光說不練,搞“花架子”。 應主動將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塑造靈魂。積跬步乃至千里,積涓流方成江海,匯聚起強大正能量,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每個職工共同遵守,成為推動院前急救事業發展的助推器。一是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只有理論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堅定。要將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教育培訓納入到職工日常教育管理中,做到思想教育培養常態化,讓每位職工都能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精神實質,自覺將其作為理想信念來追求,作為道德情操來修養,作為行為準則來恪守。二是搭建平臺,強化溝通。有效溝通是增進理解的最佳方法,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真誠友好感情的開始,更是工作中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基礎。要做到交流談心常態化,構建雙向談心制度,包括管理者與外勤工作人員之間的縱向談心和職工之間的橫向交流,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解決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釋放職工心理壓力,使職工始終保持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三是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身教勝過說教。黨員領導干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為職工樹起一面旗、一面鏡。要做到言傳與身教相一致,用自身的模范行動教育影響普通職工。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 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引領者、示范者、推動者。
3.2 注重知行統一 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于形 在實踐中,應引導職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情感、意志轉化為日常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融入生活、融入院前急救各項工作。一是堅持立足崗位。本職崗位是踐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平臺,用敬業精神帶動身邊人,使愛崗敬業成為工作常態。要引導職工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牢固樹立“時間就是生命,崗位就是責任”的工作理念,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因此,要教育職工立足本職,把“時間就是生命,崗位就是責任”的工作理念落實到院前急救各項具體工作中,成為職工的自覺行為。二是堅持素質提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歸根到底要靠院前急救人員能力素質來支撐。針對目前專業發展受限,待遇偏低,院前急救隊伍不穩定的現狀,應積極創造條件為院前急救醫護人員提供專業發展平臺。通過加強學科建設,鼓勵職工接受高層次學歷教育,積極選送優秀業務骨干到國內外一流的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學習深造等途徑,構建職工發展平臺,讓職工看到專業發展方向和事業發展空間,認同自己所從事的急救工作價值,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3.3 注重規范約束 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固化于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復雜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完整的制度規范,從制度上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持久鞏固。一是規范職工行為。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和職工行為規范,南京市急救中心重新修訂了《南京市急救中心規章制度匯編》,使職工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找準努力的方向。二是建立獎懲機制。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各項管理工作中,強化紀律約束,使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鼓勵,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約束和懲戒,同時利用“雙十佳”等身邊先進典型,大力表彰先進事跡,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知行合一,成為職工的自覺行為。三是完善文化熏陶機制。注重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充分利用報紙、網站、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通過張貼“善行義舉榜”,開設“道德講堂”等形式[2],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積極和諧、奮發向上的環境氛圍。通過建設“職工之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增進職工之間相互了解和溝通,營造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工作氛圍。
1 付廣發.培養醫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J].繼續醫學教育,2014,6:28.
2 林海波 張培勇.對職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針對性、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職工教育,2014,14:53-54.
·本文編校 朱 毅·
2014-06-12;
2014-11-14)
①南京市急救中心 南京市 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