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白
【摘 要】化學是高中生眾多必修課程之一,學好化學不僅是學生獲得優異成績的保障。同時,化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感到一定的壓力,很多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化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化學思維模式等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學好化學,是很多學生的愿望,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于高中化學學習的困難成因及對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困難;學習對策
一、前言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高中化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疑會碰到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耐心、有愛心,時刻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心理都有很大的變化,處于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更需要老師的關愛。作為高中階段重要又有難度的課程,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并幫助學生分析困難的成因以及解決的方法,為學生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保駕護航。
二、求醫問診——剖析高中生化學學習困難成因
高中化學自身的相對復雜性使得許多學生對化學課程產生恐懼心理,當然,造成學生學習化學感覺有困難不是一個原因造成的,它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總體來說,分為內外兩種因素,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教師、教材本身的缺陷。
1.化學教材本身具有難度
高中化學與其它高中學科不同,它既需要有好的記憶力,又需要有較好的理解力。如高中化學(蘇教版)必修1專題一第一單元《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的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等重要概念,還需要熟練掌握微粒數、氣體體積、物質的量之間的相互運算、正確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運用等,還需要在思維上實現宏觀和微觀的轉變,這對于高一新生來說不論在學習內容還是在學習方法上難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沒有良好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只能對化學產生畏懼。
(下轉第63頁)
(上接第62頁)
此外,蘇教版化學學習中還需要牢記元素周期表、各元素的代表符號、化學方程式等等,這都需要有較強的記憶力。很多學生對化學符號不敏感,當一大堆化學符號、化學規律襲來的時候,很多人感覺很迷茫,教學知識的枯燥難懂,使得許多學生在教師上課時機械聽課,既不動腦也不動手。可想而知,長此以往高中化學學習效率的低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富有吸引力的知識點才能提升自主學習的熱情。
2.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不合時宜
優秀的老師,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課程產生濃厚興趣。所以,要想讓學生學好一門有難度的課程,教師教學需要因人而異。
如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專題1中《物質的分類及轉化》這一課時,這是學生高中化學課程的開端,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沒有什么難度,主要目的就是要努力讓學生對化學這一課程充滿興趣,通過例舉生活中的常見的一些事物,讓學生明白化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情人節大家都喜歡送巧克力,這是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甜蜜的象征,那么為什么它能成為甜蜜的代表?化學家們致力于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原來巧克力中含有一些物質讓人食用后感覺到愉悅。這就是化學的魅力之處,可以讓我們明白許多事物的奧妙。高中化學本身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理解、思維方面會產生一些問題,教師巧妙地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輕松中學到許多知識,真正做到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高中化學教材的編排充分體現了學生認知能力的循序漸進性,教學內容由淺至深,由易到難。然而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對教材進行不合理整合,由于學生缺乏相應的化學知識,不僅不能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而且使學生覺得枯燥難懂,久而久之會對化學失去興趣和信心,所以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對教材也得因“材”施教。
3.教學硬件設施不夠完善
學習高中化學我們知道,需要有一個好的實驗環境。化學是一門需要學生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學科,很多化學原理、公式都是在實驗過程中得出來的。如必修1專題2中《溴、碘的提取》,就必須在實驗室中才能有效地進行。一般來說,化學實驗器材較為昂貴,一部分學校由于資金有限,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很多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無法進行。這樣,學生在理解知識點方面會比較抽象、模糊,就會出現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
三、對癥下藥——優化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策略
化學學習是一項有難度的工作,而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針對以上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我將結合教學工作經驗,簡要談談自己對學習這門課程的看法。
1.不斷完善教材內容
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總體難度較大,知識點比較多,習題選編存在缺陷。蘇教版高中化學與傳統教材在習題的選編上差異較大,如必修1、2兩冊給出“練習與實踐”,傳統教材我們稱之為“習題”,這其實是對化學教材的一個提升。但是如何利用好蘇教版教材的習題需要教師對“練習與實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現在很多年輕教師不注重教材中補充的各項練習,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大量的課外資料上,使得課后習題與教材內容“脫節”。例如,蘇教版高中化學1專題1的第一單元的“練習與實踐”第9題:“在無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組成的植物營養液。已知某植物營養液的配方為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和1LH2O。若以KCl、K2SO4、ZnCl2和1LH2O為原料,能否配得相同組成的營養液?若能,請寫出配制步驟。”這種類似的習題設計每個單元都出現,但仍不能引起一些教師的注意,這就需要教材選編者們在選編教材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完善教材設計,在教材前言部分詳細介紹每一部分設計的用途,讓教師、學生充分重視教材。
2.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應依據課程標準,實施教學,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目前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整體設計比較合理,教材設計多元化,有許多需要學生自己實際操作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創造性地備課,將知識有效的傳遞給學生。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中,教師通過在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情境中教授二氧化硫知識進而再學習硫酸的性質、作用等等。然后借助教材,對含硫化合物知識進行梳理,并鞏固以前的知識。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設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確保學生學習的質量。
3.不斷優化硬件設施
高中化學既是高中必修課程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所以,學好高中化學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感覺到了化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壓力,比如內容太抽象,跳躍性較大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就需要強化教學硬件設施,試試直觀化教學,如此,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專題1《元素周期律》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幻燈片等方式來展現元素電子層結構,并用制圖軟件制作示意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分析1-18號元素的電子層數,最外層電子數和核電荷數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畫坐標的形式,得出元素核外電子排布具有周期性變化:隨著核電荷數遞增,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由1逐漸增加到8(H→He為1→2)。
這些生動課程的設計,離不開各種性能良好的電教設備及實驗環境,只有以優質的教學硬件設施為基礎,化抽象為形象,進行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如此,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在此過程中,學校要不斷加大對教學設備,實驗室的經費投入,加大設備購買,更新換代力度,為優質的教學創造堅實的硬件環境。
四、結束語
高中化學既是一門有點復雜,也是一門充滿趣味性的學科,它能讓我們明白世界上許多看似神秘的事物,當然它的趣味性必須在我們學懂、理解的前提下才能顯現。當前許多高中生對化學學習有一定的壓力,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需要我們明白其中的根源。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解決困難,為高中生的化學學習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包朝龍,任志強.新課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學設計探微——以蘇教版高中化學新課程“從鋁土礦中提取鋁”一節的教學為例[J].化學教育,2008,29(4)
[2]朱維熙.試論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之優缺點及改進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3,(20)
[3]孫媛媛,王后雄.蘇教版高中化學新教材中練習的分類及特點[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7)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