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管理會計已成為當前理論研究的熱點,但其與信息化,特別是與財務共享服務相結合的研究還非常缺乏。基于理論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提出財務共享服務新概念。從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兩方面闡述財務共享服務對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最后基于云計算等重要關注點提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五大實施策略,旨在為推動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和財務共享服務相結合的研究提供基礎借鑒與方向指引。
【關鍵詞】 管理會計信息化; 財務共享服務; 云計算
中圖分類號:F2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8-0007-03
我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會計改革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和長足進展,但管理會計發展相對滯后。有效發揮管理會計功能,必須借助信息化這一對翅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簡稱FSSC)自20世紀80年代以福特、杜邦、通用為首的大型跨國企業推出以來,憑借其在控制成本、加強內控、提升客戶滿意度等方面的積極效應,迅速贏得企業的青睞,世界500強中有超過85%的企業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FSSC。我國許多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如中興通訊、聯想、海爾、中國電信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紛紛建立了FSSC。
基于財務共享服務探討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之路,既順應管理會計發展逐漸形成的燎原之勢,拓寬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理論研究邊界,又引導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加快管理會計信息整合,促進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雙重效應。
一、管理會計信息化與財務共享服務
作為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工作萌芽于20世紀初,以1952年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年會正式采用“管理會計”來統稱企業內部會計體系,作為其正式形成的標志。管理會計工作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把會計和管理結合起來,在企業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是現代管理科學和方法運用于會計領域的結果。管理會計在西方國家發展起步早,在企業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在我國,由于歷史條件等種種原因,管理會計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廣應用,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尚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管理會計信息化作為管理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指管理會計信息系統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獲取、分析、處理,為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熊磊,2014)。我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實現全覆蓋,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
關于共享服務,具有代表性觀點的有:Quinn(1998)的觀點是把共享服務看作一項商業經營;Moller(1997)指出,共享服務必須有一個獨立組織實體提供支持,這個實體就是共享服務中心;Bryan Bergeron(2003)則更多地把共享服務看作各業務單元之間的合作戰略,其實現途徑是將各部分經營職能集中到一個新的半自主的業務單元,從而達到提高效率、創造價值、節約成本,提升對母公司內部客戶的服務質量。財務共享服務則是通過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對人員、流程和技術等核心要素進行整合,將具有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屬性的財務業務集中放到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處理,旨在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促進核心業務發展、整合資源實現戰略支撐等目標(Andersen,1997;Lusk,1999;張瑞君,2010;何瑛、周訪,2013)。張瑞君等(2010)認為:FSSC以業務伙伴的形式,為集團成員單位提供標準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務。基于理論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筆者將財務共享服務總結為:企業(企業集團)利用專業化分工和信息技術優勢,將分散在企業內部單位(企業集團成員單位)的財務業務集中到一個新建的組織——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SSC)統一處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為企業內部單位(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標準化、流程化共享服務的財務工作新模式。目前,有關財務共享服務的相關研究側重于模式構建探討、典型案例分析和未來發展展望,鮮有與會計信息化,特別是管理會計信息化相結合研究。
二、財務共享服務對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全面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對于提升我國管理會計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信息技術為重要支撐,一方面積極順應了會計職能的拓展趨勢,另一方面成為了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強有力的助推器。
一是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制定標準化的財務制度、集中財會人員辦公、建立高效率且低成本的財務管理運作流程”等三大措施,使企業大多數財務會計人員從記賬、算賬等繁瑣的日常性事務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績效評價、戰略決策等領域,從而加快企業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到重管理決策的拓展,促進企業管理會計有效發展。以中興通訊集團為例,通過十余年在財務共享服務構建與創新方面的成功探索,中興通訊集團建立了功能較為齊全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團取消了內部單位的財務部門,選址西安,建立了集團直屬、面向全球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制定統一規范的財務制度、集中財務與會計業務、再造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流程,不僅實現了會計人員集中化,還逐漸引導一部分會計人員深入一線業務單位為其提供管理咨詢、內部控制等服務,引導一部分會計人員為集團公司規劃、決策支持等提供全面且準確的信息,實現了大量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轉變,集團管理會計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作為會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會計信息化在未來會計發展歷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為服務端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客戶端(企業內部各單位、企業集團各成員單位)相分離,若要跨越地理距離的障礙,實現服務端向客戶端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服務,就得依靠于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無論是核算業務,還是財務管理、管理決策,都得借助于信息系統。目前企業常用的信息化工具有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網上銀行和銀企互聯系統,此外還包括會計基礎核算系統、網絡報銷系統、影像管理系統,以及財務輔助系統等。以報賬為例,信息系統實現了從信息采集(電子憑證、電子影像)——核算處理(財務核算、電子審批)——資金處理(資金集中、銀企直連)——信息歸檔(電子檔案歸檔)的全覆蓋,可見借助信息系統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將報銷、支付等重復性的財務業務標準化、流程化與簡單化,不僅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規避了企業內部財務風險,還推動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
三、財務共享服務下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關注點
(一)云計算
作為一種新興計算模式,“云計算”(Cloud Computing)自Google前任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上首次提出以來,憑借其具有的通用性、高效性、高可擴展性,尤其是相對低廉性等優勢逐漸滲透至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被稱為自互聯網革命以來IT產業最深刻的變革,也將深刻影響我國管理會計行業。將云計算運用于管理會計信息化是一種未來趨勢。
(二)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信息數據的安全性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關注點。信息技術再發達,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再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客戶端和網絡依然會存在各種安全風險和受到各種安全威脅。這些風險和威脅主要表現有:存放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會計資料可能遭到未經授權的查閱訪問,甚至被泄露或被篡改,會計信息在客戶端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傳遞過程中可能被第三方截取而丟失等。因此,如何全面保證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是實施財務共享模式、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三)機構調整和人員轉型
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質是對企業進行一次財務管理流程再造。新建一個獨立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撤銷企業內部各單位(企業集團各成員單位)的財務部門,或仍保留機構、但只保留少數會計人員從事對接工作,企業的財務機構將面臨大的調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運作流程,使會計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大為提高,更多的財務會計人員面臨從核算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型。機構調整得當與否,以及財務會計人員崗位的轉型成功與否成為能否實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目標,能否提升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
(四)現有會計信息系統
近年來,財政部門多措并舉,著力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一是于2009年4月發布了指導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二是創新信息化標準體系,于2010年發布了基于XBRL國家標準的《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三是于2011年9月發布《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系統規劃了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具體措施;四是于2013年印發《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進一步規范了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效,多數企業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會計信息系統。在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進程中,如何對待現有會計信息系統,成為一個重要的關注點。
四、財務共享服務下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一)基礎前提:全面保障會計信息安全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堅實的大數據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使得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績效評價等能夠更加高效地運行和開展,最終實現創造價值目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數據存儲于電子化介質之上,借助網絡往返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客戶兩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必須全面保障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一是要合理確定數據訪問權限。對于企業而言,有的數據可以在全企業范圍內共享,而有些數據因涉及商業機密或是其他保密原因不能在全企業范圍內共享,因此對于此類數據必須依據使用需要設定訪問權限,以保障數據的安全性。二是加強對用戶的管理。用戶操作不當或用戶蓄意為之均有可能導致數據被泄露或被篡改而使企業遭受損失,加強對用戶開展技術培訓和加強對用戶實時監控,減少人為引起的信息安全事故。三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技術支持方要從設備維護、軟件升級、網絡通訊等方面保障信息安全。
(二)關鍵環節:注重與現有會計信息系統結合應用
新建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花費較大,鑒于國內信息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建設了較為完備的會計信息系統的現實,基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不能對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盲目否定后再另起爐灶,而要注重與現有會計信息系統結合,引導企業加快管理會計信息整合。例如,國內許多企業已經建成ERP系統,新成立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借助ERP系統來收集經營數據并且獲得業務支持服務(張慶龍、張春喜,2012)。對于無法實現統一的信息系統,至少要做到互相兼容。
(三)重要保障:創新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我國會計人才隊伍面臨結構失衡的問題,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占據了大多數,而真正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高級管理型會計人才缺口將近300萬;另一方面,企業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后,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面臨從核算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型,可以預見,未來人力資源市場對于核算型會計的需求將會出現大幅度的降低,而對于高端管理會計人員的需求將更加高漲。如何應對市場對會計人才需求出現的這一變化?創新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成為一條必然路徑。高等學校在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更加注重與政府、企業、國內外會計行業協會合作,構建多維度的協同體系保障卓越會計人才培養(熊磊,2014),從而適應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
(四)有力支撐:支持會計軟件開發、中介機構開發管理會計服務領域市場
企業在依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可能會選擇服務外包的模式。因此,財政部門在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同時,要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補貼和技術支持等多種手段,支持國內會計軟件開發、中介機構開發管理會計服務領域市場,共同推進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蓬勃發展。
(五)未來趨勢:拓展云計算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用
云計算運用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具有三大優勢。一是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企業引入云計算平臺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按需向云計算服務供應商購買服務,按實際使用量付費,云計算服務供應商全面負責軟件的安裝、系統的維護,相比于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此類模式必將大大降低企業建設成本。二是實現企業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借助云計算平臺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不僅可以滿足企業建立“核算共享服務、業務支持與戰略決策支持”三方協同財務管理模式,使企業內部的財務和業務高度協同,還可憑借云計算具備的廣泛接入功能,使企業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與外部的銀行、證券市場、客戶、供應商的協同辦公,從而實現企業的外部協同。三是云計算高效、準確、靈活等諸多優勢必將進一步提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效率。在現今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較低的現實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先行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再逐步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引入至云計算平臺,是一條科學可行的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路徑(熊磊,2014)。
【參考文獻】
[1] 熊磊.云計算在管理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初探[J]. 財會通訊,2014(12):99-100.
[2] Quinn. The benefits of sharing[J].HR Focus. 1998,73 (9):15-16.
[3] Moller,P. Implementing shared services in Europe[J]. Treasur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1997(7).
[4] 布萊恩·伯杰倫.共享服務精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 Andersen,A. Insights on European Shared Services Opera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10 (2):253-256.
[6] Lusk,J. S. and M. J. Harmer. Shared Services: Adding Value to the Business Units[M]. 3rd Edition. New York,NY: John Wiley & Sons Inc.,1999:61-76.
[7] 張瑞君,陳虎,張永冀.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再造關鍵因素研究[J].會計研究,2010(7): 57-64.
[8] 何瑛,周訪.我國企業集團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關鍵因素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3(10):59-66.
[9] 張慶龍,張春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6):48-52.
[10] 熊磊.基于學科競賽的卓越會計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