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前中國居民政府信任的區域比較

2015-04-17 14:20:18
關鍵詞:研究

高 巍

(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政府信任,在概念內涵上指的是公眾在期望與認識之間對政府運作的一種歸屬心理和評價態度[1]。政府信任問題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學術界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和關注熱點。具體來說,同當前我國人民政府的層級劃分標準一樣(分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信任也可以分為兩種,即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已有的大多數研究顯示,當前中國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呈現出“央強地弱”的態勢,即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高于地方政府[2-3],并且,無論是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居民對中央政府的信任都要高于對地方政府的信任[4-5]。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市場化和工業化進程引發的區域發展差距同樣日漸加大,東中西部居民由于經濟發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也可能使得他們對政府的期望與認知出現相應的區域差別,并由此引發一種新的政府信任差序格局的出現。基于此,本研究將重點關注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政府信任的“央強地弱”格局是否也在東中西部地區存在?第二,東中西部地區居民的政府信任狀況存在何種差異?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設

(一)研究思路

國外對政府信任的社會學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不少研究結果都提到了政府信任出現下滑的狀況,這種情況在世界范圍內的很多國家普遍存在[6]。其次,政府信任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分布格局,日本人更信任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7],美國的情況同日本也有相似之處,美國人更傾向于信任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而非聯邦政府[8-9]。

我國學術界對政府信任的社會學研究大致集中在幾個方面:首先,關于信任度變化趨勢的探討,一種觀點認為當前我國居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呈現下滑趨勢[2,5],另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居民對政府的信任狀況不能簡而概括為上升或下降,而是應當分群體分情況進行探討[15-16]。其次,在關于政府信任的分布上,現有的研究成果顯示,當前中國居民的政府信任存在城鄉差異[4-5,10];并且,政府信任出現了“央強地弱”的態勢[2-3,5]。

基于此,筆者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厘清:首先,依據已有的研究可知,當前學術界對于我國居民政府信任狀況的變化有多種多樣的發現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結論,那么當前中國居民的政府信任的布局到底如何?其次,當前對于政府信任分布情況的研究多是城鄉差異的比較,但對政府信任區域性差異的研究明顯不足。

本研究將本著試探性研究的原則出發,參考其他關于中國東中西部區域比較問題的文獻并結合信任問題的特點開展研究。

首先,本研究選定李硯忠在2007年提出的概念作為解釋政府信任內涵的核心概念,李硯忠認為,政府信任在概念內涵上指的是公眾在期望與認識之間對政府運作的一種歸屬心理和評價態度[1]。本研究將政府信任進一步明確化,認為政府信任并不等同于政治信任,政府信任屬于政治信任廣泛內涵的一部分,是從信任對象的角度出發的政治信任,在本研究中,政府信任包含兩部分,即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和對地方政府的信任。

其次,民眾對不同級別政府的信任程度,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已經被證實或可以預見到的社會人口學變量包括了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等。另外,本研究并未按照慣例將戶籍作為社會人口學變量納入研究當中,取而代之的是居住地變量(即調查時被調查者所處的位置是城市還是農村),原因在于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長期持續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和迅速的城市化,使得戶籍壁壘相比從前嚴重松動,城市中出現大量農村戶籍人口,他們深受城市化影響,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與留守在農村的農村戶籍人口已有很大不同,越來越趨向于城市居民。此外,參考以往一些學者對其他問題的發現,在探討區域比較時,常常要考慮到東中西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最直觀的表現是不同區域居民的收入),加上個人其他的一些經濟地位因素,共同構成了影響政府信任的第二類自變量因素。最后,由于當前學界普遍將“信任”劃分為制度信任和人際信任兩部分,并認為制度信任是人際信任的延伸,而政府信任屬于制度信任的范疇,因此,在考察政府信任的同時,應當將人際信任納入到自變量的范疇中。

再次,文化主義觀點是當前學界解釋政府信任差異的重要路徑之一,該理論強調從宏大的歷史和文化脈絡角度來解釋政府信任的形成機制[6]。主要涵蓋以下觀點:第一,傳統觀念中對政府“善”的思維預設[11]使人們有理由相信政府,但諸如“信上不信下”固有觀念的長期存在也可能使人們對不同層級政府的信任出現差別。第二,長期以來,威權主義思想根深蒂固,但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以及不同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使得維權主義思想在總體松動的情況下,在中國不同區域的生存和發展狀態也會出現差異[12],由此引發政府信任在不同區域的分布出現差別。第三,個人人力資本的增長和經濟地位的提高使得理性主義思想日趨占據人們的頭腦,政府信任狀態相比以往可能出現變化。本文將根據最后的統計估計結果,從文化主義的路徑出發,對當前我國出現的政府信任的區域差異進行解釋和說明。

(二)研究假設

長期以來,中國老百姓的頭腦中存在“信上不信下”的觀念,盡管近些年各地影響政府信任的事件層出不窮,但受到沖擊更大的是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信任的分布狀態同以往相比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本研究的第一個假設是:

假設1:無論是全國還是東、中、西部,政府信任的分布均呈現出“央強地弱”的態勢,即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高于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

有研究發現,很多具有社會人口學特征的變量會影響到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程度,高學德、翟學偉關于政府信任的城鄉比較研究發現,教育水平對政府信任產生負向影響,年齡因素也會在城鄉不同區域內對政府信任產生不同影響[5]。另外,考慮到社會現實狀況,我們可以預計,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居民的政府信任度有差別,政治面貌或政治身份的差別,也可能會影響到人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因此,結合以往成果和客觀現實認識,本研究認為不同的社會人口學變量對政府信任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具體來說,包含如下假設:

假設2a: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的政府信任度低。

假設2b:受男女思維方式差異的影響(男性相比女性思維更理性),男性不如女性信任政府。

假設2c:年齡較長的人更容易信任政府。

假設2d: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不易信任政府。

假設2e:相對于非黨員,黨員更容易相信政府。

個人經濟地位是影響個人對社會判斷的重要指標,李連江關于中國農村地區政治信任的研究表明,處于不同收入層次的人對政府的信任情況有所不同[13]。另外,還有研究發現,個人階層認同對政府信任的影響也是顯著的[14,5]。除此之外,本研究還認為,社會化程度(這里主要指工作年限)和自身所處的單位性質等因素也可能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個人對政府的信任判斷。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a:低收入者受制于自身條件的限制,相比高收入者,更信任政府。

假設3b:主觀階層認同度低的人出于對現實的不滿,不如主觀階層認同度高的人信任政府。

假設3c:工作年限長的人由于自身閱歷較為豐富,不如工作年限斷的人信任政府。

假設3d:身處體制內單位的人比身處體制外單位的人更信任政府

制度信任是人際信任的延伸,而作為制度信任中最重要的政府信任,同樣深受人際信任的影響。在人際信任中,根據不同類型人群與自己親疏遠近的不同,人們會對他們表現出不同的信任度,并因此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制度信任(這里指政府信任)。按照一般的邏輯,我們認為,如果一個人對他人越信任,那么他對政府表現出高信任度的可能性也更大。由此提出假設4:

假設4:越容易信任他人,越容易信任政府。

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們更加理性務實、人際間安全感較低、民主意識和訴求較強,對政府的信任可能也會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因此,提出假設5:

假設5: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經濟水平的階梯狀分布可能會使三個區域居民對政府的信任呈現出相反的格局分布,即對政府的信任會出現西部、中部、東部依次遞減的態勢。

二、數據、變量和方法

(一)數據說明

本研究所使用的原始數據來源于由香港科技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系共同主持實施的2010年中國社會綜合調查數據(CGSS2010)。此次調查覆蓋了中國大陸所有省級行政單位,采用多階分層概率抽樣設計,對全國100個縣(區),480個居(村)民委員會、12000戶家庭中的個人進行了調查,在全國共計完成11785份調查問卷。本研究計劃使用年齡分布在20-65歲之間的樣本進行統計分析,總樣本量為9948。

(二)變量說明

1.因變量: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變量為本研究的核心關注點,也是本研究的因變量。根據CGSS2010提供的信息,將政府信任分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和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兩個變量。按照調查問卷的設計,信任度分別為“完全不可信”、“比較不可信”、“居于可信與不可信之間”、“比較可信”、“完全可信”。

2.自變量(第一類):社會人口學變量和個人經濟地位變量

這一類自變量主要包括以下變量:對居住地變量(城鎮=1,農村=0)和性別變量(男=1,女=0)進行虛擬化處理;根據被調查者的出生年份計算生成新的年齡變量,并生成年齡的平方項,以觀測年齡與信任是否存在曲線關系;將教育程度轉化為教育年限變量,并將總體樣本和分區域樣本中的缺失值賦值為所有有效值的均值;對政治面貌變量進行合并處理,并生成虛擬變量,1=黨員;個人年度總收入變量,并進行對數化處理及收入對數的平方項,以觀察個人年度總收入與信任之間是否存在曲線關系,并將總體樣本和分區域樣本中的缺失值賦值為所有有效值的均值;個人等級估計變量,并生成平方項,以觀察個人等級估計變量與信任是否存在曲線關系,同樣將總體樣本和分區域樣本中的缺失值賦值為所有有效值的均值;生成個人工作年限變量,并將總體樣本和分區域樣本中的缺失值賦值為0;將原有的單位性質變量重新歸類賦值,生成個人單位性質變量(虛擬變量),除去缺失值后,其中1代表體制內單位,包含了原變量中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單位”和“集體所有或集體控股單位”,0代表體制外單位,包含了原變量中的“私有/民營或私有/民營控股單位”、“港澳臺資或港澳臺資控股單位”、“外資所有或外資控股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

3.自變量(第二類):人際信任變量

第三類人際信任變量主要以CGSS2010問卷中對9種人信任度的問題為基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處理。由于CGSS2010中對9種人的信任度考察方式同對政府信任度的考察方式一致(都使用五分法,信任度由“完全不可信”至“完全可信”),因此對五個信任程度分別賦值1-5,1代表最低的“完全不可信”,以此類推,5代表最高的“完全可信”,賦值之后將9個變量相加形成一個新的變量即人際信任變量,信任度的值分布為9-45。

4.自變量(第三類):地區變量

依據我國區域劃分的常見標準,將全國31個省份劃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并生成新的地區變量。

(三)方法說明

由于本研究的因變量是定序變量,因此采用Ordinal Logistic Model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結果與分析部分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統計,主要反映的是各個變量的均值和標準差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Ordinal Logistic Model的統計估計結果,在這一部分中,全國情況的展示采用的是嵌套模型的方式,即首先將社會人口學變量納入模型中進行分析,其次將個人經濟地位變量和人際信任變量加入模型中進行觀測;而分地區情況的展示出于節省頁面和方便對比的需要,僅僅展示了將所有變量都納入模型后的結果。

(一)描述統計

表1顯示的是全國和東中西不同區域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信任的百分比分布。這里信任度的劃分分為五類,出于觀察的需要,在此可將前三類合并,看作“低信任度”,將后兩類合并,看作“高信任度”。

可以發現,在對不同層級政府的信任方面,無論是全國還是東中西部分區域比較,民眾選擇對中央政府表現出高信任度的比例都要高于對地方政府表現出高信任度的比例,分別是88.43∶63.46、82.39∶63.69、91.73∶61.11、94.70∶67.53,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高于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在此概括為“央強地弱”的態勢。由此可以證實本研究的假設1成立。

另外,分區域結果顯示,在對中央政府的信任方面,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高信任度比例分別為82.39、91.73和94.70,也即中央政府的信任呈現出“東中西遞增”的態勢;在對地方政府的信任方面,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高信任度比例分別為63.69,61.11和67.53,也即地方政府的信任呈現出“東西高、中部低”的態勢。由此可以發現,假設5僅得到了部分驗證。

表1 不同區域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描述統計表

表2是按照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順序顯示的三類自變量的基本情況,主要反映的是三類自變量的均值和標準差。

表2 各自變量的描述統計表

(二)Ordinal Logistic Model結果分析

1.全國情況

表3的結果顯示,居住地方面,在對中央政府的信任方面,在城市生活的人相比在農村生活的人總體來說對政府的信任度要低,但在對地方政府信任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性別因素對政府信任產生的影響非常有趣,具體來說,男性比女性更傾向于信任中央政府(系數為正),但是比女性更傾向于不信任地方政府(系數為負);年齡上,經過嘗試(嘗試平方項不顯著),年齡與政府信任間的關系不存在曲線關系,而是正向的線性關系,即年齡越大越傾向于信任政府,基本與常識相符;反映人力資本因素的教育年限方面,教育年限越長的人越傾向于不信任政府;政治面貌上,黨員比非黨員更傾向于信任中央政府,但這種效應在加入人際信任變量和地區變量的情況下,在地方政府信任方面消失。

收入與政府信任的關系呈現出倒U型的曲線關系(系數先正后負),中央政府方面,模型(3)顯示,在4.929(收入的對數值)達到峰值,地方政府方面,在4.866(收入的對數值)達到峰值。主觀階層認同與政府信任呈現出正向的線性關系。工作年限對政府信任的影響是負向的,但僅對地方政府的信任發揮負面效應。此外,身處體制內單位的人比身處體制外單位的人則更傾向于信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人際信任方面,對他人越信任,越容易對政府表現出高的信任度,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

地區方面,該因素無論對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的信任都會產生顯著影響,在以東部地區為參照組的情況下,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居民的政府信任均與東部地區居民產生了顯著的差異(經檢驗,在以中部地區為參照組的情況下,西部地區居民的政府信任也與中部地區居民產生了顯著的差異,在此不再具體展示)。不同的是,在中央政府信任方面,呈現出“東中西遞增”的分布,而在地方政府信任方面,則表現出“東西高、中部低”的態勢,即再次部分的驗證了假設5,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東部和西部的發展先后被納入國家層面的戰略引發的中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后,政府進取力相對較弱,民眾滿意度和信任度相對不足。

表3 居民政府信任影響因素的Ordinal Logistic Model(全國情況)

2.分地區情況

表4是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居民政府信任影響因素的Ordinal Logistic Model。居住地方面,無論哪個地區,生活在城市的人不如生活在農村的人信任中央政府,但在地方政府的信任方面則有所不同:東部地區的城市居民比農村居民更相信地方政府,中部地區的城鄉居民沒有顯著差異,西部地區的城市居民不如農村居民信任政府。結合全國情況,可知假設2a得到了部分驗證。

性別與政府信任的關系同樣復雜。首先,在對中央政府的信任上,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性別差異,但西部地區的男性相比女性更相信中央政府。其次,在對地方政府的信任上,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男性都不如女性更信任政府,而西部地區則無顯著性別差異。結合之前的全國情況,假設2b部分成立。

在年齡與政府信任的關系上,同全國的整體情況一致,年齡與政府信任(無論中央還是地方政府)表現出正向關系,即年齡越大的人越信任政府。由此證明假設2c成立。

受教育年限與政府信任的關系也基本同全國的情況一致,即受教育年限越長,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越強,這一現象僅在中部地區的地方政府信任方面不存在。也即假設2d基本得到了驗證。

作為衡量政治忠誠度的政治面貌,在分區域的情況下,其與政府信任的關系也不同于全國情況。黨員與非黨員的差異僅僅在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部分情況下有顯著的差異。結合全國情況,可知假設2e部分成立。

表4 居民政府信任影響因素的Ordinal Logistic Model(分地區情況)

收入方面,收入與政府信任的倒U型曲線關系在東部地區成立,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區部分成立。結合之前的全國情況,可知假設3a“低收入者受制于自身條件的限制,相比高收入者,更信任政府”沒有得到驗證。

主觀階層認同對政府信任的影響是正向的,但是并非所有地區都顯著。這種效應僅在中部地區居民對地方政府的信任以及西部地區居民對中央政府的信任方面發揮作用。聯系全國的情況后發現,假設3b“主觀階層認同度低的人出于對現實的不滿,不如主觀階層認同度高的人信任政府”的說法僅在部分地區成立。

分區域后,工作年限因素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僅在很小的范圍內發揮顯著作用,結合全國的情況后可以下定結論,二者的關系不是很大,假設3c基本不成立。

單位性質因素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在東部地區發揮的作用明顯大于中部和西部,身處體制內單位的人更易信任政府,全國的情況同樣如此。因此假設3d得到基本的驗證。

在分區域比較后,人際信任方面,人際信任分數越高,代表越信任他人,那么其也會更加信任政府。這一點同全國的情況保持一致。因此假設4得到驗證。

3.小結

通過以上全國、分地區政府信任情況的模型展示發現,政府信任的“央強地弱”格局和地區差異明顯。居住地、性別、年齡、教育年限和政治面貌等社會人口學變量以及收入、主觀階層認同、工作年限、單位性質等個人經濟地位變量等在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對不同層級的政府信任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而人際信任則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發揮正面效應。

四、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通過考察中國東中西部居民對當前政府的信任狀況,試圖盡量客觀的呈現出當前中國政府信任在不同區域的樣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

第一,政府信任的差序格局明顯。政府信任的“央強地弱”形勢較為顯著,東中西部地區政府信任的狀況呈現出中央政府信任“東中西遞增”、地方政府信任“東西高、中部低”的態勢。

第二,不同的社會人口學變量對不同層級政府的信任產生的影響有差異。城鄉居住地的差異對政府信任的影響有別,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普遍不如生活在農村的居民信任政府。政府信任的男女性別差異在部分地區的部分情況下存在。年齡因素和受教育年限因素分別是提高和降低居民政府信任度的兩大社會人口學因素。黨員身份在部分地區,對政府信任的提高有正向幫助。

第三,不同類型的個人經濟地位變量在東部、中部和西部的不同區域會對政府信任產生不盡相同的影響。無論是全國情況還是分區域情況,收入因素在影響政府信任的情況下,總呈現出與政府信任倒U型的分布關系。而作為衡量個人經濟地位的另一大指標,個人的主觀階層認同因素則基本只在全國和中西部的部分情況下對政府信任產生一定的正向影響。工作年限因素基本不對居民的政府信任產生顯著的影響。最后,全國、東部和中部的情況顯示,身處體制內單位的居民相比身處體制外單位的居民而言,往往會對政府更加信任。

第四,人際信任對政府信任的正向效應顯著。居民的人際信任度越高,越容易信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對于本研究所發現的結果,從文化主義的角度來看,可以做出如下解讀:

首先,傳統觀念中對政府“善”的思維預設[14]以及“信上不信下”的思維定勢使得人們有理由信任政府,并且更容易信任高層政府。

其次,區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導致以“對政府權力的絕對服從”為標志的威權主義觀念在不同地區的分布狀態出現差異。隨著中國市場化、城市化和民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東中西部地區的社會發展狀況出現了明顯的階梯狀分布,東部社會經濟發展最快,民主自由思想對人們的沖擊最大,中部和西部地區依次次之。威權主義觀念也在這三大地區內出現了分化,由此導致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差序格局。

再次,個人人力資本的增長和經濟地位的提高使得理性主義思想占據人們的頭腦。個人人力資本豐富或經濟地位較高的人相比人力資本較少或經濟地位較低的人,更容易質疑政府,對政府的信任度相對較低。

本研究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政府層級的區分過于籠統,由于數據資料和自身水平的限制,本研究僅將政府層級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級,無法更加詳細具體的描述不同層級政府的信任度差異,這是以后研究需要改善的。第二,原因解釋的途徑較單一,本研究對結果的解釋僅限于從文化主義的視角入手,而當前關于政府信任的主流解釋路徑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制度主義觀點,單一的文化主義路徑必然無法全面的分析出當前中國政府信任出現區域差別的全部原因。第三,自變量的選擇方面不夠全面,導致模型的解釋力不強,虛擬決定系數不高,在現有自變量之外,一定還有導致當前中國政府信任出現如此之大區域差異的更為關鍵的自變量存在,這也是未來研究當中應當竭力突破和發掘的。

[1] 李硯忠.論政府信任的概念內涵、形成因素與政治功能[J] .晉陽學刊,2007(3).

[2] 胡榮.農民上訪與政治信任的流失[J] .社會學研究,2007(3).

[3] 鄒宇春,敖丹,李建棟.中國城市居民的信任格局及社會資本影響——以廣州為例[J] .中國社會科學2012(5).

[4] 胡榮,胡康,溫瑩瑩.社會資本、政府績效與城市居民對政府的信任[J] .社會學研究,2011(1).

[5] 高學德,翟學偉.政府信任的城鄉比較[J] .社會學研究,2013(2).

[6] Nye,J.S.,P.D.Zelikow&D.C.King(eds.)Why people Don’t Trust Government.Cambridge[M].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7] Pharr,S.Public Trust and Democracy in Japan[M]//In Nye,J.S.,P.D.Zelikow&D.C.King(eds.)Why people Don’t Trust Government.Cambridge,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8] Jennings,M.K.Political Trust and the Roots of Devolution[M]//In V.Braithwaite&M.Levi(eds.),Trust and Governance.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8.

[9] Tyler,Schario&David Konisky.Public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Trust and Responsiveness[J] .Report 09-2008.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University of Missouri.2008.

[10] 謝秋山,許源源.“央強地弱“政治信任結構與抗爭性利益表達方式——基于城鄉二元分割結構的定量分析[J] .公共管理學報,2012(4).

[11] Tong,Y.Morality,Benevolence,and Responsibility:Regime Legitimacy in China from Past to the Present[J]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2.2011.

[12] 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對亞洲8個國家和地區的比較研究[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5).

[13] Li,Lian Jiang.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J] .Modern China 2.2004.

[14] 劉欣,朱妍.中國城市的社會階層與基層人大選舉[J] .社會學研究,2011(6).

[15] 王向民.U型分布:當前中國政治信任的結構性分布[J]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4).

[16] 肖唐鏢,王欣.中國農民政治信任的變遷——對五省份60個村的追蹤研究[J] .管理世界2010(9).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a网站| 在线播放91|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极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欧美极品|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jizz在线免费播放| 青青青草国产|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亚洲最新地址|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夜夜爽免费视频|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日韩v|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欧美|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色婷婷成人网| 自拍偷拍欧美|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日韩美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网站|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成人午夜久久|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在线a网站| 欧美激情福利|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九色91在线视频| 99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狠狠干| 激情成人综合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视频| 色首页AV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 九九视频免费看|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99热亚洲精品6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久久成人免费| av天堂最新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