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軍 洪堅平 閆雙堆 黨晉華
為了探索在不同pH值條件下腐植酸對土壤中砷形態(tài)轉化及生物毒性的影響,本研究應用油菜盆栽試驗,檢測砷加入土壤后15天、45天、90天土壤中AE-As(水溶態(tài)、可交換態(tài)和碳酸鹽結合態(tài)),F(xiàn)e,Mn-As(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O,S-As(有機物及硫化物結合態(tài));Res-As(殘渣態(tài))的含量及油菜生物量。試驗結果表明,外源水溶態(tài)砷加入土壤后均迅速向相對穩(wěn)定的形態(tài)轉化,15天時,A3H1(pH值9.5,腐殖酸用量0 g/kg)和A3H4(pH值9.5,腐殖酸用量20 g/kg)處理的AE-As含量分別為13.40 mg/kg、9.23 mg/kg,轉化率分別為78.7%、82.51%;90天時,A3H4處理AE-As和Fe,Mn-As含量分別為6.28 mg/kg、1.23 mg/kg,僅為處理A3H1處理的53.9%和10.7%;O,S-As和Res-As含量分別為20.24 mg/kg、41.21 mg/kg,是處理A3H1的165%和127%。說明腐植酸更有利于土壤中AE-As向其他相對穩(wěn)定的形態(tài)轉化,主要體現(xiàn)在O,S-As的增加。外源砷在堿性條件下對植物的毒害作用更大,而在高pH值土壤條件下,腐植酸可以顯著降低溶解性砷的含量,當腐植酸用量為10 g/kg土時,可以有效降低砷對植物的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