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該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環保法》貫徹了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面共識,從理念先進、模式創新、科學民主、手段硬實、責任嚴厲等諸多方面,明確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我們“既要青山綠水,也要金山銀山”;在特殊保護地區,堅持“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作為環境保護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25年來首次進行重大修改,將政府“堅決向污染宣戰”的決心落到了實處,也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腐植酸產業是集綠色、節能、低碳、環保于一體的環境友好型產業,新《環保法》的實施,讓腐植酸產業發展更具著力點。
新《環保法》首次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法律,這是本次修法的一個重大突破。新法指出: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紅線范圍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采取措施予以保護,嚴禁破壞。
腐植酸是自然界的一類生態因子,具有生態文明(環境)建設的美麗基因。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們在自覺利用中取得了共識,那就是“利用自然反哺自然”。腐植酸物質的生態性與生態文明(環境)的物質性,充分表達了腐植酸物質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相融合,即利用腐植酸物質構建腐植酸環境友好型產業開展腐植酸生態文明(環境)建設,使得二者相互交融、永續發展。
“關注農業環境”成為新《環保法》的另一大亮點,有關農村、農業環境保護的條文更為細致詳盡。新法專門在農業生產和科學合理用肥用藥方面做出了嚴格要求。該條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農業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種植和養殖,科學合理施用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科學處置農用薄膜、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防止農業面源污染。該條同時指出,禁止將不符合農用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固體廢物、廢水施入農田。施用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的投入品及進行灌溉,應當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農業生產環境。新法還對生物多樣性、農業環境保護明確地做出了約束。
腐植酸與食品生產源頭諸要素(土壤、水、肥料、農藥、種苗等)之間關系密切。與土壤:腐植酸是土壤有機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活躍的部分。與水:腐植酸在水生體系中普遍存在,是轉運大多數生命必需物質甚至毒性物質的一種非常好的工具。與肥料:腐植酸在改良肥料、增加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協調各種營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農藥:腐植酸具有提高農藥藥效、降低農藥毒性、保護農業環境的基本條件。與種苗:腐植酸是孵化種苗的“保育劑”。在此基礎上,由腐植酸開發的涉足改土、活水、制肥、制藥、種苗處理及其他衍生制劑等,完全可以構筑起食品源頭安全生產立體防護體系,以實現“腐植酸→土壤→農田→農業”的良性運轉。
大量研究表明,腐植酸可直接或間接參與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在提質增效、防污治污、儲碳控碳等方面效果顯著。
【例1】腐植酸提質增效化肥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趙秉強等(2014)研究了腐植酸增值尿素對德州小麥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腐植酸增值尿素增產效果顯著,畝產小麥701公斤,為創世記錄。
【例2】腐植酸解毒農藥
福建師范大學湯鳴強等(2014)研究了腐植酸葉面肥對芥藍菜農藥殘留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效應。結果表明:腐植酸葉面肥能促進芥藍菜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殘留的降解。與對照相比,腐植酸葉面肥可使芥藍菜葉片毒死蜱殘留量下降47.5%~65.8%,能顯著提高高效氯氰菊酯脅迫下葉片SOD與CAT活性和吡蟲啉脅迫下葉片POD活性。
【例3】腐植酸可降解地膜
內蒙古農業大學高靖(2014)等研究了腐植酸液態營養地膜對土壤和小麥作物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該地膜具有保溫保墑作用。與無膜相比,可使土壤中放線菌數量增加1.63×107Cfu/g,土壤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含量分別提高0.685%、0.048%、0.076%、0.063%。小麥的平均株高增加3 cm左右、穗長增加l cm左右、每穗實粒數增加2~4粒,千粒重增加0.3~0.8g。
【例4】腐植酸農業廢棄物轉化
山東泉林紙業集團采用“秸稈廢液精制有機肥技術”,生產腐植酸有機肥產品,實現了“制漿-造紙-農業”的巧妙鏈接。每生產1噸草漿將節約4方木材(4方木材生產1噸木漿),年處理20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每年節省的木材量是320萬立方米,相當于保護10.1萬公頃森林植被,構建了農業和造紙業的良性循環。
【例5】腐植酸鈍化重金屬
農業部農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候月卿等(2014)研究了腐植酸對豬糞堆肥重金屬的鈍化效果。結果表明:添加腐植酸對重金屬鉛(Pb)和鎘(Cd)表現較好的鈍化能力,可使還原態Pb和Cd向著對植物生長沒有毒性的氧化態和殘渣態轉化,轉化率可達29.51%和65.72%、33.90%和17.24%。
【例6】腐植酸水污染防治
首都師范大學朱先芳等(2014)研究了腐植酸對去除密云水庫水環境中重金屬的影響。結果表明,腐植酸能有效去除水環境中的重金屬,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以平均值為參考,密云水庫表層沉積物中腐植酸絡合金屬容量大小的順序為:Zn>Cu>Cr>Ti>Ni>Mn>V>Pb>Cd。
【例7】腐植酸肥料儲碳控碳
施用腐植酸有機-無機復混肥對化肥的節能減排有顯著影響,每施用1 kg腐植酸,節能約62.5兆焦,折合2 kg標煤,相應少排放5.6 kg CO2。影響最大的是,因施用腐植酸增加綠色植物產量(相當于增加種植面積),從而增加吸收CO2數量,每千克腐植酸吸收240 kg CO2,這還未包括提高植物本體的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功能因素。
新《環保法》規定:每年6月5日為環境日。這一天,腐植酸產業率先垂范,擲地有聲。曾憲成理事長在聯合國紀念第43個“世界環境日”·“農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做了《讓腐植酸水溶肥普惠全人類》的主題報告,向世界人民展現了中國腐植酸產業為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新《環保法》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腐植酸產業”“腐植酸人”更是責無旁貸。對此,我們要學法、守法,勤勤懇懇興業,讓腐植酸新產業成為環保行業的排頭兵;我們要履行社會責任,把保護環境變為腐植酸產業的自覺行為;我們要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打造腐植酸行業環保升級版;我們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常態化。讓腐植酸產業在新《環保法》的有力約束下,更好地用自然的方式提升自然,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使生態環境的容量不斷增長升級,在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美好家園的進程中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