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
2014年11月26日,在“2014土壤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論壇”上,腐植酸構建土肥和諧新關系、腐植酸修復土壤生態環境、腐植酸標準化組織建設等交流成果,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共鳴。2014年12月17日,農業部《關于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的公報》發布,四等至十等的耕地占比超過72%,意味著國內耕地質量總體偏低,中低產田占七成。2015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施行,從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對霧霾等大氣污染的治理和應對、完善行政強制措施、排污費和環境保護稅的銜接、加大環境違法責任等方面提供了法制保障。為此,面對嚴峻的土壤形式,腐植酸作為構建生態文明的美麗因子,應當充分發揮其在恢復、治理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為了打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戰,開啟“十三五”規劃的新航程,協會擬定于2015年第三、四季度組織召開“2015土壤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論壇”“第十三屆全國綠色環保肥料(農藥)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讓腐植酸綠色環保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等成為建設土壤生態環境的主力軍,成為守住耕地紅線和基本農田紅線的抓手。現將兩個大會論文征集通知發布如下。
本次征文涉及腐植酸在土壤生態環境和肥料、農藥等農資產品應用的各個領域,重點突出腐植酸的功能、作用和應用效果。
1、土壤改良劑、調理劑開發與應用
2、土壤保育劑開發與應用
3、鹽堿地及沙漠化治理
4、中低產田改良
5、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
6、土壤營養元素激活與再生
7、土壤理化性質影響
8、土壤水分、溫度調節
9、土壤團聚體促進劑開發與應用
10、土壤修復微生物菌劑開發與應用
11、面源污染防治
1、深入開展腐植酸肥料“三大創新理論”(土壤生態環境控制理論、作物根際環境調控理論、植株葉面環境控制理論)研究成果
2、深入開展腐植酸肥料“三化效應”(低碳化、生態化、優質化)應用的研究成果
3、腐植酸綠色環保肥料產品開發應用
(1) 水溶性肥和水肥一體化
(2) 復混肥、螯合肥、緩控釋肥
(3) 有機肥、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
(4) 大田作物專用肥、經濟作物專用肥、蔬菜花卉專用肥、瓜果類專用肥
(5) 微量元素、特種元素肥
(6) 微生物菌肥
(7) 保水肥
(8) 納米肥
(9) 藥肥
4、腐植酸綠色環保農藥產品開發應用
(1) 有機農藥、無機農藥、植物性農藥、微生物農藥
(2) 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殺線蟲劑
(3) 除草劑、脫葉劑
(4) 抗枯萎病、黃萎病制劑
(5) 植物生長調節劑
5、腐植酸(黃腐酸)抗旱劑應用成果
6、腐植酸可降解地膜技術與產品升級換代
7、腐植酸保水劑、吸水樹脂產品開發
8、腐植酸生根粉、蘸根劑、拌種劑應用效果
9、腐植酸育秧劑、營養基質應用推廣
10、腐植酸食品源頭安全生產新模式
11、腐植酸(黃腐酸)獸藥、飼料添加劑、動物生長素等新產品研發
1、腐植酸標準化工作模式和內容探討
2、腐植酸環境保護與涉農產業政策建議
3、腐植酸氣候智慧型產品開發應用
4、腐植酸生態家園規劃與設計
5、腐植酸農資生產模式、腐植酸產業發展模式、腐植酸技術服務模式的經驗交流
以上(一)至(二)項相關主題的譯文。
以上投稿論文和譯文將作為會議學術交流和討論之用。經作者、譯者同意,專家評審后,優秀論文和譯文將推薦刊登在《腐植酸》雜志上。
1、征文應是未正式發表的文章。
2、文章標題不超過20字,摘要不超過500字,關鍵詞為3~5個,全文不超過6000字。
3、征文要素包括中英文兼備的文章標題、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城市及郵編、摘要和關鍵詞,以及正文、參考文獻、課題基金項目等;第一作者性別、出生年份、職稱、職務、主要從事工作或研究方向、地址、電話;科研論文最好配有圖、表,圖、表要符合統計要求,圖題和表題要有英文翻譯。
4、征文電子文本用word錄入,投稿時請注明“會議征文”字樣。來稿一般不再退修,文責自負。電子文本請發至:chaia@126.com。紙質文本請寄至: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外大街36號樓(德勝凱旋大廈)B座1513室,《腐植酸》雜志編輯部收;郵編:100120。
1、截稿日期:2015年9月30日。
2、聯系方式
聯系人:韓慧英
電 話:010-82784950
傳 真:010-82784970
誠摯歡迎全行業新老朋友積極投稿!
特此通知。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六日
(自中腐協〔2015〕2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