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平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福建 福州350122)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轉變的時候,護理的理念也在改變。“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成為護理服務的核心內容。糾正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管理,使病人有一種溫馨感、親近感和家庭感,更有利于患者康復。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結合患者各自的特點,深入開展優質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系統原因 絕大多數護理缺陷不是孤立的,是眾多環節因素中的1個或幾個發生改變所致這是系統原因。
1.2 教育培訓原因 有安全意識觀念的缺乏,缺少正確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缺少相應的培訓,如特殊藥物的使用、新藥配伍禁忌、相應專科理論、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專科應急處理能力及防患者跌倒等有關知識的宣教,這些護理缺陷的發生與缺乏相應的培訓有關。
1.3 溝通因素 主要發生在輸液、發放口服藥、特殊檢查等方面,因與患者溝通不足,語言使用不當,專業術語過多,導致病人不理解,與護士的態度、溝通經驗及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文化程度有關。
1.4 工作任務因素 包括工作負荷、人員數量、人員結構等因素。因病人多、護理人員少,工作量大,人為的或非人為的因素,在工作過程中發生錯誤率高現象。夜間護理人員少,患者疾病處于復發的危險期也易發生差錯。
2.1 轉變服務理念 開展優質護理的管理模式,整體護理,努力為患者提供“溫馨、優質、便捷”的服務,推行微笑服務,使每位護士在操作中充滿愛心,視病人如親人,使患者感到如家般的溫暖,使人性化護理變成每位護士的自覺行動。
2.2 加強全方位業務素質培訓 以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① 中醫基礎知識的培訓。要求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都參加中醫基礎知識的培訓。通過學習提高中醫技能,將所學的中醫基礎理論運用于臨床實踐,更好地體現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特色。② 開展三基訓練活動。院內開展了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為主的三基訓練活動,護士長定期抽查,使護士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都大幅提高,真正減輕患者的痛苦。
2.3 開展星級服務 組織護士進行禮儀培訓,要求護士舉止文雅、端莊大方、動作輕巧、著裝整齊,與患者交往面帶微笑,態度和藹,使護士外在形象與內在修養相結合。規范護士行為和語言,從日常細節著手,進行規范禮儀培訓,要求護士注意禮儀,禮節儀表整潔、大方、端莊,具有良好的職業特點。將獲得的知識內化后,自覺地付出情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如患者進入病區,護士根據其年齡、職業給予親切而適當的稱謂,同時送上一杯熱開水、一張溫馨的住院提示卡。與患者進行雙向交流的服務指導,將住院環境、探視陪護、飲食、查房、安全等制度一項項為患者進行耐心的介紹。需做檢查時,主動與醫技部門聯系,合理安排檢查時間,使患者在短時間內以最便捷的線路完成各項檢查,得到及時治療護理。開展星級護士評選活動,在護士骨干中選拔星級護士,樹立為患者服務的典范。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星級”的服務,感受到人性化服務的優質與溫馨。
2.4 注重護患溝通 增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始終將人際溝通技巧貫穿于健康教育之中。在護理健康教育中,人際溝通技巧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功。開展學習、評比、考核,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護患溝通的重要性。這要求護士必須掌握談話的技巧,要使用對方能夠理解的語言和能夠接受的方式,談話的內容要明確、有針對性,重點突出,語言通俗易懂,語速適中。注重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護士長每天早晨查房帶領全科護士向患者問好,向患者了解晚間的睡眠情況,適時進行疾病的康復指導。
2.5 延伸護理服務 護理服務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醫院內,而是不斷向外延伸。建立出院患者電話回訪制度,當患者康復出院時,叮囑患者注意身體,提供出院患者溫馨聯系卡,卡上注明醫生、護士的姓名、電話、復診時間,告知患者如有不適及時聯系,及時來院就診。并送患者到電梯口,出院1周護士進行電話回訪,關注患者出院后健康狀況,囑咐患者注意事項、復查時間等。
2.6 強化健康教育指導 在提供優質護理中,針對臨床科室建立針對專科病種的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手冊,制定了中醫藥膳方,開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教育形式靈活多樣,通過各具特色的語言、圖文、形象化、電教化以及實踐教育等形式進行。例如:照片、實物、個別談話、咨詢、講座、宣教材料、科普讀物、模型、工休座談會、母嬰同室的電視宣教等,使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現,使健康教育真正落實,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1 整體護理水平大幅度上升,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高。自從本院實施優質護理后,使護理質量大幅度上升,護理糾紛為零。實行人性化護理后,患者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無一例因護理不當而發生褥瘡,護理工作受到患者及家屬的廣泛贊揚,全年無投訴。
3.2 轉變服務理念,提高了職業素質和業務水平。開展優質護理后,護士轉變了服務理念,提升了護士主動服務患者的意識,主動幫助患者翻身、拍背、擦身、洗頭等,使病人得到全面、及時、滿意的護理。患者稱贊護士“技術精湛,服務一流”。激發了護士的智慧、潛能和創新精神,消除或減輕了患者的恐懼心理,有利于對疾病的治療。
3.3 出院后的進一步康復有保障。本院護士對每一位出院患者講解出院后功能鍛煉的目的、步驟、方法、注意事項、飲食搭配,根據病情作出針對性的指導,將醫院內的各項治療和護理延伸到家庭,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較明確的判斷,患者的疾病恢復有明顯改善,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完成疾病的康復工作。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要求護理人員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實踐中,明確了護理的服務方向、服務要求,在護理人員中形成了主動服務患者的工作風氣,用愛心和責任心去關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嚴,加強溝通,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提供溫馨、細心、耐心、愛心的服務,贏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了和諧的醫患關系。同時,要求護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及專業的護理水平,加強自身學習,幫助患者轉變對自身疾病的不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促進身體盡快盡早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