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付堯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張穎付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社會主義需求為根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研究視閾,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是高等學校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實踐、方法實踐和載體實踐,以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自我認識、職業環境評估、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和實施行動方案、職業評估反饋實踐路徑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內容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伴隨著社會職業意識的逐步增強,也呈現出職業發展途徑靈活化、創業途徑多樣化、職業發展方式多層化、職業發展觀念異質化、職業道德素養差異化等諸多表象。通過職業生涯選擇理論、發展理論、決策理論的教育,引導大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充分了解自我特性,了解職業世界特征,了解職業發展階段的特征和各個階段的主要問題和具體任務,了解職業決策的復雜性和科學性、階段性和差異性,運用不同理論視角、采取不同方法和技術指導職業選擇和職業決策。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的職業理想教育。堅持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相結合,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必須要堅持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相結合。使職業理想和社會理想相結合,社會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社會的總體的科學設想。社會理想包括對未來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科學文化制度、社會面貌等等的預見和設想。
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的職業精神教育?!白詮姴幌⑹侵钙D苦創業、奮發有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境界,是加強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加強愛國主義、自強不息和創新為重點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是職業精神教育發展的牢固根基和理念支撐,職業精神教育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調整職業精神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大學生在職業選擇中,要堅持正確的道義和利益觀念,正確處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職業義利觀;要給自己準確定位,要吃苦耐勞,親自動手,深入鉆研,任勞任怨,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職業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的艱難和暫時性的困難,認識到經歷磨難也是職業發展的一筆重要的財富,樹立正確的職業苦樂觀;在職業發展過程中,要誠實守信,老實做事做人、忠誠企業和組織、做到誠信待人、誠信發展、誠信經營、誠信管理,樹立正確的職業手段觀。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方法實踐。引導法。以職業觀念教育為落腳點,融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解放思想,突破“精英式教育”的思想壁壘和“高大上”式的職業定位模式,引導大學生的職業觀念融入社會發展大環境;正確面對就業市場中的就業競爭,引導大學生的職業能力需求融入社會需求大環境;培育大學生了解掌握專業、行業和區域發展現狀及趨勢,引導大學生的職業定位符合社會發展大規律。
滲透法。以職業理想教育為落腳點,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通過情感教育、環境教育和隱性教育培育大學生根據社會環境和自身需求及能力的變化將自身的職業理想分階段與國家及社會理想契合。通過短期、中期和長期的階段性職業目標與任務規劃和調整可以幫助大學生看到長遠的職業前景,獲得階段性成果。
干預法。以職業精神教育為落腳點,融入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通過心理咨詢、職業探索、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培育大學生將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設定為自身職業生涯規劃選擇和調整的第一優先級。
凝練法。以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教育為落腳點,融入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對短期、中期和長期職業目標與任務的階段性總結,培育大學生凝練職業價值和道德,將個人榮譽同社會主義榮譽觀融合,將大學生個人行為同社會道德要求相統一。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載體實踐。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一是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課程和職業生涯教育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始終,深入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的教育,通過課內的興趣島、生命彩虹、職業生涯幻游、價值澄清等活動,課外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人物訪談、職業能力拓展訓練等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職業發展觀念,引導大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接受正確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念。二是通過團體輔導、個體輔導及咨詢和網絡等新媒體,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職業性格、職業價值觀、職業興趣、職業特長與不足,探討與交流職業世界的認識,生涯目標的選擇、職業準備行動等。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搶占大學生的虛擬空間,讓大學生在充斥著海量信息的虛擬世界中選擇積極、科學、有益的虛擬載體,有利于大學生了解職業動態、掌握職業信息、進行職業測試和職業指導。
1.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探索自我認識。培育大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客觀認識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職業傾向及目前的能力水平,借助于專業的相關測評工具進行評價,比如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MBTI職業性格測評、職業能力測試、職業價值觀測試等,在客觀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對自身的生涯目標作出最佳選擇,進而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使自己的理想與社會共同理想一致,為個人生涯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與動力支持。
2.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評估職業環境。提高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做好創新的準備,遵守社會主義法律與榮辱觀,做好全面、準確的環境評估。環境評估主要包括職業評估與外部環境評估,職業評估側重于職業自身發展和職業所在行業的環境評估,外部環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人口環境、科技環境、政治與法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通過SWOT分析等輔助手段客觀分析各種環境因素對自己目標職業發展的影響,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確定大學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和實施行動方案。將職業目標的階段性制定為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并將目標按照時間軸進行規劃,按內容進行分類,設定客觀科學的評估指標,定期實現量化管理,促進職業目標與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
4.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職業評估反饋。評估和反饋過程是大學生對自己和社會的不斷認識過程,是使生涯規劃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為了使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與社會發展同步,要關注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與社會的不斷變化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就業創業競爭能力,調整自身的職業目標與職業理想,不斷吸取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實現人生的職業目標。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訴求,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源泉之一,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內涵和方法途徑,更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保障。豐富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內涵,探索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路徑,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只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充分融合,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促進大學生培養職業能力和提升創新創業素質,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質量和促進大學生職業發展,促進職業生涯教育創新,化解大學生就業創業困境,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哈爾濱理工大學)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