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大海 林燕飛 夏艷杰
細節決定成敗。這次大修讓TnPM有了一個全面展示自己的機會。為了讓TnPM理念深入人心,所有入廠的施工人員一律要接受TnPM規范施工教育。
3月9日,一場蓄力己久的大修攻堅戰在茂名石化打響。當2號裂解裝置穩穩當當的停下,人們發現,這套已經安穩運行1373天的“龍頭”裝置,在春風的吹拂中,依然是那么神采奕奕。
4月25日,在裂解裝置中控室,當時針指向19點20分,一條喜訊傳來:2號裂解裝置一次開車成功!這場持續46天的艱苦奮戰,在每一個參戰單位和個人的頑強拼搏下,實現了“安全大修、優質大修、綠色大修、科學大修、文明大修、陽光大修”。
大修現場,一眼望去,天空依然那樣明凈,喜鵲時不時在頭頂飛過,4根火炬像往常一樣,偶爾會點起小燈。道路兩旁,花兒迎春怒放。
“美麗,車間的金嗓子喉寶還夠嗎?”檢修第5天,化工分部工會陳彤彤就給裂解車間林美麗打電話詢問藥品的需求情況。按照以往的經驗,在裝置停車階段,金嗓子喉寶是搶手貨。
“彤姐,車間準備的金嗓子喉寶幾乎沒用到。”林美麗回答道。
“綠色大修不僅僅對環境好,職工們都是受益者。以往停車階段,經常出現異味,嗓子會不舒服,所以都配備有金嗓子喉寶。而這次,很少有人用它。”說到這次大修,在裂解車間工作了20年、負責急冷系統檢修的黃琪深有感觸。
綠色,是這次大修的主色調。“我們的工作服就是最好的證據。過去,每次大修都會把工裝弄得臟兮兮的,甚至要報廢兩三套。現在好了,與平時沒有什么區別。”黃琪指著自己干凈整潔的工裝說道。
提起零排放,黨的十八大代表、新鮮出爐的感動石化人物張恒珍感受深刻。張恒珍從頭到尾參與了零排放方案的編寫。她說:“從2013年10月開始,就著手編寫第一版方案。在之后的1年多時間里,經過大大小小不下30次討論,不斷完善和修改,才形成最終方案。”最終方案細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指標,閥門和導淋的開關一一在列,溫度、壓力以及流量等參數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
“剛開始實施零排放的時候,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照著方案干就行。”一名老班長深有體會地說。
為了實現零排放,化工分部把檢修裝置的物料送到生產裝置,充分回收和利用。他們全面優化回收流程,利用閑置容器全力回收塔、罐等設備里的殘液以及溶劑,做到不浪費一滴物料。
全密度車間主任梁戈介紹說:“綠色大修大有文章可做。停車前,我們主動降低系統壓力,減少不必要的排放。停車后,及時將乙烯通過尾氣系統返回到裂解裝置。”
芳烴車間通過優化溶劑退料流程,采取不降溫循環退溶劑,使溶劑含油量由30%降至9%。
“如果下次再出現這種情況,加倍考核,一顆螺栓考核一千元,一個手套考核一千元!”3月20日15點,在2號裂解裝置精餾塔旁,一向脾氣溫和的工藝員吳金輝,爬了一趟乙烯精餾塔后,整個人都變得兇巴巴的,逮著負責拆裝乙烯精餾塔塔盤的某建設單位管理人員一頓訓斥。
吳金輝為什么發這么大的火呢?原來,2號裂解裝置乙烯精餾塔系統改造是這次大修的一個重點。為了保證塔盤的安裝質量,吳金輝負責檢查監督。20日中午,他放棄午休,爬到了110米高的乙烯精餾塔頂部,然后再從塔內逐層檢查塔板的安裝情況。吳金輝發現,有幾顆塔內件的螺栓沒有擰緊,更嚴重的是,在已安裝好的塔盤間留有雜物。看到這些,吳金輝火冒三丈,忍不住痛罵一頓,并嚴格實施考核。
3月16日,3號聚丙烯裝置D火炬動第一把火。“我們每一步都非常小心,我得親自到現場監督施工。”化工分部安環處科員張小強話未說完,就急忙往現場趕。他與車間、茂化建人員交底對接,上午9:00組織生產、技術、機動人員到現場進行動火條件確認,在對D火炬盲板進行再次確認后,11:20終于順利簽出D火炬管線的第一張一級動火票。
這是化工分部嚴格落實帶班制度的一個縮影。為了做到精細大修,主管領導到現場監督作業,確保每一項作業萬無一失,嚴格把好每一道施工關,確保不出事。
善于抓重點、難點,是這次大修的又一大亮點。化工分部副經理張悅介紹,2號裂解裝置裂解氣壓縮機CB-301和乙烯塔TB-440脫瓶頸改造項目是本次大修的主線。現場作業空間狹窄、交叉作業多,而且這個塔足有110米高,光搭設的腳手架就重達400噸,施工難度很大。
聰明的乙烯人經過周密部署,以72米和54米兩個高度為節點,采取由高到低的辦法,完成一個節點拆除此節點以上的架子,避免腳手架過重影響施工。與此同時,安排人員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測量,避免出現偏差變形。嚴格控制上架人員并進行登記。
精細無處不在。“這次大修盡管改造項目增加了不少,但實際上整個大修的開蓋率反而降低了。”張悅介紹說。化工分部對每一個開蓋項目編寫“開蓋原因分析”,并對開蓋設備進行“后評估”,做到不輕易開蓋,做到“應修必修不失修,修必修好不過修”。
細節決定成敗。這次大修讓TnPM有了一個全面展示自己的機會。為了讓TnPM理念深入人心,所有入廠的施工人員一律要接受TnPM規范施工教育。整個大修現場讓人耳目一新。大修物件整齊地擺放著,地面上見不到油污,車輛有序停放,生活垃圾定點回收,就連過去上廁所難的問題,也通過流動廁所得以解決。
新理念帶來新變化。現在,施工人員自覺把自行車定置擺放,改掉了隨便放置的壞習慣。零配件拆卸下來后,施工人員第一時間進行維護保養,定點擺放實現橫堅一條線

□ 茂名石化大修夜景。柯裕清 攝
“TnPM確實很神奇,它讓每一個施工現場井然有序。”聚丙烯車間主任馮家盛深有感觸地說。在這個車間,職工自己動手制作了50個廢舊螺栓墊片收集箱,均勻擺放在3套檢修裝置的各個區域,有效杜絕了廢螺栓墊片亂擺亂放的現象。
這是一場異常艱苦的硬仗。走進這座現代乙烯熱土,每一天、每一刻都能聽到忘我大修、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
“嚴師傅,你回家休息一天吧!”裂解車間黨支部書記黃亮略帶命令的口氣說道。
“爸爸不要我,我也不要爸爸,你是誰呀?”在大修現場,張悅掏出一個筆記本,上面記滿了大修以來的感人事跡,他講述了其中的一個。
那天,有著“爬塔王子”美譽的裂解車間工藝主任陳錦豐滿心歡喜地去幼兒園接女兒,卻不想遇到了這樣的尷尬。
皮膚曬黑了,衣服也有些臟,好多天沒見的女兒沒有認出爸爸來。盡管老師認得陳錦豐,但女兒就是不愿意跟他走。沒有辦法,老師只好聯系上陳錦豐愛人才把女兒接走。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等大修結束了再給大家講吧。”張悅揚了揚手中的小本子,還真不知上面記錄了多少令人感動的故事呢。

□ 職工與檢修單位人員檢查檢修質量。柯裕清 攝
大修造就英雄,江流杞就是其中的一位。2號丁二烯裝置停車吹掃置換期間,循環溶劑系統的倒空是最艱巨的一項任務,管線堵塞致使清堵異常困難。這時,江流杞站出來了,只見他戴上膠手套,用手指一點一點地摳,并用鐵絲一段一段地捅,直至200多米的管線清通。“沒啥,這是我的責任。”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江流杞當時的想法。
化工分部深入開展“安全大修、責任在我”勞動競賽,每周評選“最負責任黨團員監督衛士”、大修標兵、宣傳之星并進行現場頒獎,發動全員為大修出力,爭做最負責任的員工。
“我們乙烯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在給“最負責任黨團員監督衛士”現場頒獎時,化工分部經理謝維新肯定了干部職工的艱苦付出。邱洪強是全密度車間設備員,也是一名黨團員QHSE監督隊員,由于及時發現高密度擠壓機行星輪組支撐架缺失6個小孔的重大缺陷備件,被授予“最負責任黨團員監督衛士”稱號。
化工分部黨委全面開展“黨團員QHSE監督崗”活動,為各黨支部劃分監管區域,各黨支部再根據車間實際為每一個黨團員劃分監管“地盤”和監管內容,做到哪里有施工項目哪里就有“紅衛士”。流動的“紅衛士”宛如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紅細胞,流淌到裝置的每一個角落,保障著鋼鐵軀體的本質安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見到沖鋒隊員。2號裂解裝置急冷系統倒空是整套裝置的難點。急冷檢修小組長黃琪與組員們24小時輪流值守,確保流程確認到位,管線不留死角,每一處彎管不殘留重油。還有裂解爐系統、壓縮系統以及分離系統,各檢修小組六天六夜堅守現場,吃住在現場,系統不交出決不回家。
大修期間,總經理余夕志、黨委書記丘仲宜多次來到檢修現場,給參戰人員鼓勁加油。韓建宇、尹兆林兩位副總經理靠前指揮、蹲守現場,及時解決大修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工會及時啟動“安全大修,責任在我”主題勞動競賽和“服務大修、服務職工”后勤服務活動,開通24小時熱線服務電話,隨時接聽職工的訴求和建議,努力做好后勤服務工作,最大限度為職工解決困難和問題,確保大修職工全身心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