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鐘 晨
黑魚汪油庫的安全“三字經”成為員工嘴邊的順口溜:“儲油罐,勤檢尺;防溢罐,控污染。”沒有了以往生硬枯燥的安全教育方式,代之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將崗位安全注意事項串在一起,好記、實用,更管用。
2015年5月10日,江蘇石油宿遷分公司黑魚汪油庫的電子提示板上顯示:“安全運行5470天。”自2000年5月完成技改投用以來,這個油庫創造了連續15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佳績。
黑魚汪油庫以優美的庫容庫貌、昂揚的員工風采和突出的管理成效,獲得過多種榮譽稱號,是中國石化對外展示的一個亮麗窗口。幾十年來,這個庫堅持將安全文化理念融于日常經營管理之中,以安全文化建設推動全員安全意識增強,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氛圍。
黑魚汪油庫超越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用具有時代特色的安全文化制度去塑造員工,激發他們“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本能意識,努力實現本質安全。
油庫實施的員工操作“雙卡制”,既賦予安全制度以威嚴,也賦予安全以文化。“雙卡制”,即安全提示卡和操作指導卡,將操作規程上的文字描述,改為直觀、具體的圖形展示。安全提示卡的正面是違章后果,背面是生產工藝流程走向;操作指導卡的正反面是啟停設備的操作流程。實行“雙卡”的目的是及時糾正員工的不良習慣性操作。
油庫特制的手機、火種存放箱,也是安全制度與安全文化融合的體現。油庫在門衛處設立了60個手機、火種存放箱,一人一箱,外來人員有專箱。存放箱的設立,充分體現了安全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人性化。
“制度使其不能,文化使其不為”。新制度的實行,讓員工逐漸接受并開始成為自覺行為。

□ 對發貨棧臺管道進行安全檢查。
黑魚汪油庫把建設安全文化作為重點,突出安全文化的人文性,實現員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會安全”的自覺轉變。
走進黑魚汪油庫,就會看到電子顯示屏上“安全運行××天”的字樣,安全生產成為員工頭腦中時刻緊繃的一根弦。在油庫開展的“情系安全,一封家書”活動中,這個有50多名員工的油庫共收到員工家屬來信46封。“我和兒子等你平安回家”“你的安全是咱全家的幸福”等等,每封家書中最樸實、最感人的語句被摘錄出來,配上員工的“全家福”,制作成宣傳板,張貼在各崗位值班室的宣傳欄上,讓家人的關愛和警示時刻陪伴員工。在“安全教育進家庭”系列活動中,油庫致員工家屬的一封信和征集家庭安全祝辭、聘請家庭安全小監督等內容,在員工和家人之間架起親情的橋梁,亦使家庭成為構筑油庫安全的又一道防線。
如今,黑魚汪油庫的安全“三字經”,已成為全體員工口中的順口溜:“儲油罐,勤檢尺;防溢罐,控污染”沒有了以往生硬枯燥的安全教育方式,代之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將崗位安全注意事項串在一起,好記、實用,更管用。
近年來,黑魚汪油庫不斷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以豐富、靈活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全員的安全素質。
在開展“小練兵,大比武,爭當金牌員工”活動中,油庫的員工人手一冊“每天一練答題卡”。為方便員工熟練操作,油庫專門修建了可實際操作的練兵室。每周一次的理論培訓課也變了模樣:從專題講到系統講,從領導講到員工講,從一人講到多人講,從室內講到室外講。培訓方式的變化,進一步增強了員工對安全教育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安全培訓的新思路、新做法,給油庫帶來了新氣象。在江蘇石油開展的崗位技能比武大賽中,該庫消防班連續3年獲得團體第一名以及消防員個人單項特別獎、化驗員個人單項第二名等榮譽。消防班長尚雁冰代表江蘇石油參加銷售公司舉行的消防技能大賽,獲得個人第三名。在濃厚的安全文化氣息熏陶下,“安全”二字已深深植于油庫員工的腦海,安全行為逐漸轉化為安全習慣。大家自覺學習安全知識,做到“天天練”;爭當義務消防隊員,每次的消防演練員工參與率在80%以上;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涉及安全生產方面的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