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穎莉
企業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法治文化,借助法治文化建設將“依法、合規、公平、誠信”的法治文化理念播種到每一名石化員工心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依法治企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法治文化作為推動依法治企的內在動力,其本身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顯現。樹立“依法、合規、公平、誠信”的法治觀念是實現依法治企的根本保障。
與本單位本部門業務所適用的法律法規相結合。動員廣大員工圍繞本單位本部門業務工作和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收集、整理、提煉警言警句、典型案例等文化資源,把法律知識通俗化,把法律規范直觀化,提高對法治文化建設的認識。
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以重大事項全程參與、規章制度法律審核、重要決策法律論證,項目合同管理、公司事務管理、法律風險防控、糾紛訴訟管理、法治宣傳教育等法治實踐相結合,把這個過程作為普及法律知識、提高依法治企能力的過程。把具體的法律業務作為法治文化建設的支撐點,將法治文化建設融入每一件法律工作中。
與員工文化生活相結合。以身邊人說身邊事的方式寫法治、演法治、唱法治、講法治、畫法治,增強法治宣傳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完善組織領導體制。建立普法機構,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在推進法治文化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形成權責明晰、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為深入推進法治文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完善協調聯動機制。按照“誰的業務誰負責”原則,各業務部門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積極性,法律部門發揮好協調聯動作用,建立健全各個層面的溝通、協調、配合機制,分工協作,集思廣益,形成合力。
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辦法中加入法治文化建設考核辦法,明確考核要求、量化考核指標,嚴格落實責任和獎懲,推動油田法治文化建設深入持續開展。
重點培養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理念。通過領導干部季度學法、領導干部專家講壇、總法律顧問培訓、領導干部警示教育、領導干部學法考試等形式,增強領導干部的守法意識、合規意識、誠信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牢固樹立法治信仰。

□ 中原油田普法宣講員到基層井隊為休息的作業員工普法。趙奕松 攝
重點加強企業法治文化的制度執行保障。補充、完善與企業業務發展相適應的法律管理制度體系,重點加大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把企業法治文化的理念、方法、規則固化為制度,形成穩定可靠的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如月度簡報、季度例會、中期檢查、年中考核等方式進行監督,及時公布法治文化建設開展情況。
重點加強企業法治文化的人才培養。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各類有創作專業優勢和特長的人員及組織的優勢,引導其深入基層開展各項法治文化的創作。樹立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的人才戰略理念,積極培養、發掘企業法治文化的組織運籌、策劃指導、長于創作的創新性人才。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利用基地定期開展普法工作研討、法治文化工作研討、普法講座、法律知識培訓、法治文化成果展示等,充分發揮陣地優勢,強化法治文化的影響力。
抓好法治作品創作。通過組織人員編寫普法知識系列手冊、案例匯編、標準合同文本庫、國別投資貿易法律指南等書,以及法治工作論文、劇本等各類貼近工作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法治作品,擴大法治文化的影響面。通過法治作品把法律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優秀文化成果固化并傳承。
用足用好各類傳媒。充分利用國家、集團公司、企業層面的傳統宣傳媒體,如電視新聞、報紙、網站、宣傳欄、展板、電子屏等,同時要加強對新興媒體的使用,如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及時傳播國家立法動態,集團、企業層面的法治信息,提示法律風險等等,通過各類媒體增強法治文化建設的互動性、廣泛性、影響力和滲透力。